天津国际政治专业初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天津国际政治专业初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一)政工员
1.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 有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定能力,胜任本岗位工作。
3.高中(中专)毕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满3年;大学专科毕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满1年,均可以确认为政工员资格。
(二)助理政工师
1.比较熟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能自觉地在自己工作范围内加以运用和贯彻。
2.比较熟悉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知识和中国革命史,具有从事本职工作的实际能力和经验。
3.有一定的工作业绩。
4.高中(中专)毕业,担任政工员职务累计满3年;大学专科毕业,担任政工员职务累计满2年;大学本科毕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满1年;取得双学位、研究生毕业者,均可直接确认为助理政工师资格。
(三)政工师
1.熟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能结合实际较好地加以运用和贯彻。
2.掌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基础知识、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和相关的知识,熟悉本职业务,有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经验,并有较突出的工作业绩和贡献。
3.密切联系群众,能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组织指导、教育疏导、培训辅导、调查研究、专业文字能力。
4.大学专科毕业、大学本科毕业,受聘担任助理政工师职务累计满4年;后取大学专科毕业,受聘担任助理政工师职务累计满5年;取得双学位或研究生毕业担任助理政工师职务累计满2年。硕士学位获得者,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累计满2年;博士学位获得者,均可直接确认为政工师资格。
高级政工师
1.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结合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处理思想政治工作中比较重大的问题。
2.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优良传统及国内外有关新情况、新理论、新经验有较深入的研究,具有比较系统的历史、社会、伦理、心理、法律、科技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有比较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工作,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
3.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组织指导、教育疏导、培训辅导、调查研究、专业文字等方面的能力,有突出的工作业绩和贡献。
4.大学专科毕业,受聘担任政工师职务累计满7年,取得电报高级政工师专业能力评价良好等级分,业绩、资历加分20分以上;后取大学专科毕业,受聘担任政工师职务累计满8年,取得申报高级政工师专业能力评价良好等级分,业绩、资历加分 20分以上;大学本科毕业或后取研究生毕业,受聘担任政工师职务累计满5年;后取大学本科毕业,受聘担任政工师职务累计满6年;双学位、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受聘担任政工师职务累计满4年;博士学位获得者,受聘担任政工师职务或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累计满3年。
国际政治资源与国际政治动力
摘要:政治的本本质,是权力的斗争。而为了获取这场斗争中的决胜优势,各国家和政权之间会动用一切有利于斗争获胜的资金、人脉等有利因素,达成自身的政治目的。这些有利的因素,就是所谓的政治资源。而达成目的后获得的人脉支持和资金资源等利益,也就是国际政治的动力所在。两者之间形成了微妙的闭环。本文针对国际政治资源和动力的关系,就如何发挥政治资源优势实现我国政治目标展开讨论。
关键词:国际政治资源;国际政治动力;国家和政权
前言:国际政治讲究权衡。初中历史课上老师就曾经说过“各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仅有永远的利益”这样的话。各国首脑和政治家们追求的,也不过是利益最大化。今天,两国之间可能会因利而聚,形成结盟。明天,也会因为利益冲突成为竞争对手或冲突关系。也正因如此,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三千余年,依然没有在欲望与和平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这世上每一天发生的国际冲突和战争,都是国际政治资源分配不均衡的产物。
一、国际政治资源与国际政治动力的关系
政治动力可以有效地推动国际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国际社会发展的诸多动力因素和政治主体行为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同时,政治动力支配着国际政治局势的发展和走向,也明确了政治主体对政治资源的具体要求。在需求不断形成并得到解决的循环中,政治主体才得以收获持续发展前进的原动力,维护自身的稳定发展[1]。
因此,执政者必须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政治动力,并通过循环实现目标和发掘动力的过程,在政治主体内部形成科学的运营和管理机制。只有合理地配置各项政治资源,充分发挥其效力,才可以使主体的政治行为充分发挥作用。
二、我国政治资源如何为政治目的发挥出最大作用
(一)发挥权力资源的积极作用
中国共产党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考验,始终坚持维护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成为深受百姓爱戴、具有绝对话语权的共产主义政党。自建党、建国直至改革开放三十余年后的今天,我党始终保持较高的信念感和执行力,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综合地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我国应始终坚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推行廉政政策等内部管理系统,凭借严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不断完善的法律制度,将我国打造成群众基础庞大、国民信念感超强的社会主义国家。未来,党和政府也将发挥权利资源的积极作用,通过持续优化我国的管理手段和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公平公正,全面约束公民合法行为,保障每一名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发挥公信资源的积极作用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以及力量之源。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中国共产党也绝不能在短短的七十年里,将我们的祖国建立程现如今先进、强大的盛世中华。我党始终坚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国家发展理念,脚踏实地听取群众意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也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攻克了一次又一次难关。未来,我国也将凝聚群众的力量,帮助人民群众行使国家主人翁的权利,同心同向地推动祖国的发展,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三)发挥精神资源的积极作用
无论是在08年汶川地震,还是去年河南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我们都既看到了消防武警官兵不惧生死、奔赴前线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大无畏精神,也看到了人民群众自强不息、互帮互助的温馨场面。华夏民族刻在骨子里的团结、友善、自强、勇敢,也世世代代薪火相传,化成火炬和星光,照耀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正因国家和人民坚定的民族信仰和昂扬的精神风貌,我国才得以走向如今的强盛和辉煌。未来,我国也必将加强民族传统文化建设,呼吁年轻一代以发展的眼光和充沛的热情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鼓励年轻人传承民族文化,勇于革新发展,以更加自信的精神面貌拥抱未来[3]。
(四)发挥国际社会的相关作用
中华民族在百年前,曾经经历过无比屈辱和动荡的年代,我们通过数万万同胞的坚持抵抗,才换回如今独立、自主、富强的空前盛世。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自我国加入联合国以来,始终坚持求和平、促发展、互利共赢的睦邻原则。坚持反对霸权和军事战争,勇于为遭到战争迫害的国家发声、提供战后重建的技术和资源。
还通过发起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力求帮助所有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国力提升。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观念,帮助和我们一样的全球发展中国家从被动接受支援转变为主动谋求发展出路,努力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政治力量。通过开展国际贸易,不断提高自身和周边国家的经济水平,实现全球资源的共享和均衡分配。大力发展经济、科技和医疗创新,在解决气候变暖、环境保护和公共医疗卫生等领域,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总结:本文结合我国一心谋求经济发展,反对战争和霸权的政治目的和政治目标和政治动力,针对实现我国国际政治的美好愿景,分析讨论出一系列资源分配和应用方案,希望对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局势转向和平稳定发挥积极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超, 程亚文, 李舟.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国际体系嬗变的全球挑战与应对[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0, 36(1):7.
[2] 冯旺舟. 论全球化本质与新型国际关系体系的建构——基于"政治马克思主义"的分析[J]. 理论探讨, 2022(5):9.
[3] 杨渊浩. 民生:后发展国家构建国家认同的政治资源[J]. 新华文摘, 202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