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职称新闻 > 襄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襄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中华智刊网 网络日期:2023-07-12 11:46:00人气:217

襄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1.职称评审条件

  科研单位职称评审分为高级、副高级和中级三个级别,评审条件如下:

  (1)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a. 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具有硕士学位并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员;

  b. 在本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高的创新能力;

  c. 在本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较高的社会影响力;

  d. 在本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成果和较高的科研经费支持。

2)副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a. 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具有硕士学位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

  b. 在本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高的创新能力;

  c. 在本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较高的社会影响力;

  d. 在本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成果和较高的科研经费支持。

  (3)中级职称评审条件:

  a. 具有硕士学位或者具有本科学位并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

  b. 在本领域内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c. 在本领域内有一定的学术声誉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d. 在本领域内有一定的学术成果和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

  2.职称评审材料

  科研单位职称评审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

  (1)个人基本情况表;

  (2)个人学习、工作简历;

  (3)学位证书、职称证书、荣誉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

  (4)学术论文、著作、专利等学术成果材料;

  (5)科研项目承担情况、科研经费支持情况等相关材料;

  (6)学术评价、社会评价等相关材料。

  3.职称评审流程

  科研单位职称评审流程如下:

  (1)申报:申请人提交职称评审材料;

  (2)初审:由评审机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核;

  (3)复审:由专家对初审合格的申请人进行综合评审;

  (4)公示:对复审合格的申请人进行公示;

  (5)审定:由评审机构对公示期内无异议的申请人进行审定;

  (6)颁证:对审定合格的申请人颁发职称证书。

   

 二、申报流程

  科研单位职称评审的申报流程如下:

  (1)申请人登录海南省科技厅网站,下载并填写个人基本情况表;

  (2)申请人准备职称评审材料,包括个人学习、工作简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荣誉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学术论文、著作、专利等学术成果材料,科研项目承担情况、科研经费支持情况等相关材料,学术评价、社会评价等相关材料;

  (3)申请人将职称评审材料提交至评审机构进行初审;

  (4)初审合格的申请人将进入复审环节,由专家对其进行综合评审;

  (5)复审合格的申请人将进入公示环节,公示期为7天;

  (6)公示期内无异议的申请人将进入审定环节,由评审机构对其进行审定;

7)审定合格的申请人将颁发职称证书。

三、学术成果怎么体现

  在科研单位职称评审中,学术成果是评审的重要指标之一。学术成果的体现方式包括:

  (1)学术论文:包括发表在核心期刊、SCI、EI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

  (2)著作:包括出版的学术专著、教材、译著等;

  (3)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

  (4)科研项目:包括主持或参与的国家级、省部级、企业委托等各类科研项目;

  (5)学术奖励:包括国家级、省部级、行业协会等各类学术奖励。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混合式生产实习模式探索


摘要:机械工程和控制工程领域是一个将机械,材料,处理和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专业领域,并与铸造,润滑,注塑和焊接技术的实际生产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习是材料建模和控制领域的重要实习。它是处理材料制造和控制的学生的重要学习单元。任务是加强和扩大学生的理论联系,分析和解决问题,了解铸造,冲压,焊接,模具等工艺的特点以及加工的主要设备和装配设备,材料。生产实践在提高学生和学生的质量,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能够以敏感性和经验来满足他们未来的专业活动。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混合式生产;实习模式;

引言

深入传统制造业一线的生产实习方式因受到场地、条件、设备等限制,难以使学生全面了解最新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因此,如何使本专业学生在生产实习中既能深化对传统成型方法及其相关基础理论的认识,又可获取材料成型技术最新进展在生产实际中应用的关键信息,在如今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尤为重要。混合式教学是将“互联网+”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发展出的新型教学手段,目前已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取得成功,本文旨在探讨混合式教学在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应用的可行性,探索新型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式。

、传统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习形式较为单一

传统的生产实践主要是为企业实习和现场学习而设计的。但是,企业现场的生产实践比学校教学更依赖于企业的实际生产绩效。例如,疾病防治局或公司生产计划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企业在生产实践中暂停生产,直接取代现有的实习计划。此外,作业场所经常吵闹,当更多学生在集中实习时,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好的实习机会。出于安全考虑,许多企业只能远远地访问学生,远远超出安全的黄线,使学生很难深入了解铸造设备的内部结构和操作。

(二)现代教学技术在实习中的应用偏少

在现代教育进程中,在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通信基础上全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促进教育改革和适应新出现的信息社会的新要求、进行深刻的教育改革和全面应用优质教育至关重要。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在专题或实验课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在实习期间很少使用。扩大现代教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混合式生产实习模式

(一)做好实习的准备

制定生产实践指南,详细说明生产实践的内容、方法和具体步骤。其基础是工程和工程科学的实际特点,以及根据专业课程编制生产实践教程。进入生产实习前一个月,将向学生提供相关实习,包括实习路线,使他们能够审查实习目的和任务要求的信息,并及早了解生产情况。实习开始前,必须通过介绍性研讨会和研讨会等形式,培养合格、经验丰富的教师,向学生传授铸造、润滑、焊接和热处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提高安全意识,以便更好地说明学生的内容和任务。

(二)以毕业要求为导向,合理设计生产实习方案

在制定新的生产实践培训计划时,以下指导方针适用。首先,技术专业培训和控制委员会根据实际生产条件进行纪律调查,分析了理性社会中学生和学生的需求,并制定了符合学生和公司期望的实际生产实践。其次,在确定生产实践时,必须强调专业化,利用学校对天然气和天然气行业的巨大科学优势,加强学生对综合实践基础和能力的知识,通过学生在材料科学和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通过重型机械行业的紧密结合。最后,学校必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同时与企业合作,建立良好和积极的相互关系。

(三)混合式生产实习途径多样化

传统线下生产实习,需要到固定单位开展为期一个月左右的生产实习活动,学生能够直接深入生产一线。然而,任何一家制造型企业,其产品都是有限的,使用的材料成型方法及相关装备也相对单一。传统生产实习方式很难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先进材料成型技术及装备。针对上述问题,基于雨课堂则可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利用在线直播、在线专家报告等形式,让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认识并掌握更多材料成型新技术。线上直播方式可让学生了解到更多先进材料成型方法。由于直播不受地域、场地等限制,生产实习任课教师可以到相关制造企业,开展在线直播教学。例如,在生产实习中,任课教师联系相关生产制造企业,采用生产一线线上直播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激光3D打印、热等静压粉末冶金、复合材料注塑成型等多种先进成型技术的实际生产过程。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线上直播形式的实习方式极为感兴趣,对以这种方式学习的知识印象也最为深刻。

(四)引入新的实习模式

计算机仿真技术目前是生产环境中的一项重要价值,正在融入生产实践的学习阶段,以便在实习期间更好地利用学生的实用手机。与现场生产设施相类似的实用仿真软件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练习了解生产设备并提高应用技能。该过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生产实践的兴趣,促进学生参加实习,并符合实践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意识。此外,学院举办金相大赛、新材料设计大赛等专业技能比赛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加强生产实习的管理工作

(1)具备实际经验的导师,作为整体生产实践,负责联络、组织和审核整个生产过程。实习人员1: 30的人数比确保实习的纪律要好,确保学生在当地的问题随时都能由老师解决。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在实践中积极学习新的程序和设备,以便从理论上为学生打开桥梁。(2)生产实践的严格流程管理完全脱离学校环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生活条件和个人关系比学校更复杂的社会联系,有发生意外情况的危险,如:多年来由于粮食不安全、采购欺诈等原因而出现的医院。因此,在整个生产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控制学生,制定出勤安排,规定进入车间的服装要求,为学生干部制定工作报告,努力窒息摇篮里的所有呼吸不良现象。

结束语

模具和材料控制工程是一门非常实用的专业学科,生产实习完全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从而实现二者的统一结合和相互支持。因此,以专业认证为背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课程基础上,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以创新为目标,不断探索最佳生产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也是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徐志超,王迪,曹新鑫,等.新工科背景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与专业实践的初步探索[J].广东化工,2020,428(18):236-239.

[2]许建文,顾永华,朱来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探索[J].科教文汇,2020(25):89-91+94.

[3]龚攀,王新云,樊自田,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导入式”生产实习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337(9):123-125.

[4]周涛,刘西陲,宋明强,等.疫情背景下大学生认识实习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20,392(10):51-52.

[5]魏刚.改革生产实习模式,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3(2):39-39

[6]赵雪妮,葛正浩,王少伟,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15):37-38.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