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科技论文 > 农业科技国际合作趋势

农业科技国际合作趋势 

日期:2018-02-01 07:00:36人气:1538

一、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是我国“十二五”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国际科技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过去单纯派出学习到现在以需求为导向,主动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开展协同创新。目前已与97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向46个国家派驻了科技外交官,参加了200多个国际组织。国际科技合作带动了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以及在清洁能源、深海探测、疾病防治、轨道交通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科技外交在深化大国关系、增强我国和发展中国家关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刘延东国务委员去年指出,要深刻领会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充分认识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的要求,同时也是创新全球化趋势的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充分利用全球资源,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产生一批重大成果,取得一批关键突破,集聚一批高层次人才,为我国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及建国100周年成为科技强国做贡献。万钢部长去年在全国科技外事工作会上也指出,我国科技投入占全球6%,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就是要利用另外94%的科技资源、成果,大家要深刻认识当前国际科技合作的新趋势,一是当前科技发展十分活跃,科技正深刻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生产模式等,二是以争夺发展领导权的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三是科技发展面临日趋加大的压力。“十二五”我国科技工作的重点是“创新、机制、合作”,国际科技合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知识需要流动,只有流动的知识才具有生命力,科学的灵魂在于开放,我们要抓住科技全球化及科技发展东移的契机,大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提升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关键,是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开发布,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强调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科技进步已成为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从当前和未来发展看,中国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业用工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逐渐减小。尽管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增长,去年已达11424亿斤,但我国农业与建设现代农业的新要求相比,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不高,跟踪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复式研究还较多,类似杂交水稻等重大成果多年少见。中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尤其是种业创新,着力解决制高点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根据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将科技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支撑。

三、国际合作是促进安徽省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成为我省近年来农业科技进步的新引擎

秉持开放合作,协同创新的理念,国际科技合作已经成为推动安徽省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安徽省农业国际科技合作特点和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广泛开拓国际合作渠道。安徽省农业科技部门、研究机构、企业已与世界上110多个国家、20多个农业国际组织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合作。从西欧、北美到西非、南美,从澳洲、东南亚到中东、北欧,安徽省农业科技合作已经遍布世界各个地区。

二是积极建设国际合作平台。安徽省通过与境外合作伙伴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在境外建设研发基地,引进国外研发机构等模式,积极为国际科技合作搭建平台。如省农科院与智利建立的联合研发中心,德国KWS公司在合肥设立研发中心等。

三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成果显著。“十一五”以来,安徽省共立项农业国际合作项目100余项,总经费超过1.5亿元。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和国家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如省农科院承担的“水稻抗病抗倒新基因的引进与利用研究”,项目组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院合作,引进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7,通过杂交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其导入到我国水稻主栽品种亲本“扬稻6号”和“皖恢125”中,创制了一批抗病抗倒伏新材料,丰富了我国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资源。选育抗病抗倒伏新组合4个,创建抗病、抗倒伏、优质、高产等多基因聚合材料8份,其中两个新株系Zl01和Pi335申请新品种权保护。引进高效水稻转化体系和无标记转化Cre_Lox系统,经过技术改进和优化,转化周期缩短为原方法的1/2,转化效率大幅度提高,形成了年生产3万个转化子的能力。

四是农业科技“走出去”战略初见成效。目前,安徽省在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瓜菜新品种、彩色桑蚕、水产养殖等领域正在走出国门,积极推广到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区。我们的农业专家也活跃在津巴布韦、安哥拉、马里、泰国、巴基斯坦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当地农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也为我国外交和农业产业的拓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依靠国际科技资源,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我省农业科技跨越发展的几点建议

应始终坚持开放、合作这个大方向不动摇,以开拓的精神和创新的思维大力推进安徽省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是创新农业科技合作方式。从制约安徽省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出发,在农业生物技术等领域实现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创新思路,形成合作研究、互利双赢、系统长效的合作机制,找准切入点,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和农业现代化管理模式,实现在更高起点上的自主创新和跨越发展。

二是加强人才的引进、交流与合作。积极实施海外高层次农业人才引进计划,鼓励海外专家和优秀团队以合作研究或学术交流、工作任职等形式回国服务。鼓励国内农业科技人员参与国际合作研究,支持更多的农业科技人员到国际知名的研究机构进修。

三是加大实施农业科技“走出去”战略。通过科技援外、人才培训等方式,为欠发达国家输出技术、推广良种、培养人才。鼓励科研院所和农业企业加强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努力做到保护有力、合作有效、发展有序,切实维护农业安全和农业产业发展优势。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