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农村三资管理问题
一、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三资”管理不规范
首先,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管理与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不相一致,在实践中,集体收入被当做私人财产,个人中饱私囊,随意滥用,或者对集体收入不入账,进行隐匿。同时“三资”收支情况对群众不公开,并且缺乏群众监督,一些村的民主理财流于形式,对此群众意见很大。
其次,集体固定资产权属并未公示。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基层并没有建立健全的登记制度,导致了农村集体“三资”存在的产权不清晰,长期闲置浪费,流失严重,被挪用占用等诸多问题。
最后,资源性资产问题。有的村集体对零星土地在账上显示不完整,甚至隐藏。
(二)民主管理和村务公开不规范
一些村的村务公开走过场,对集体发包事项、农村集体建设项目、强农惠农政策等公开不全面,发包不按照民主程序,村务公开也只强调财务公开,[3]“三资”管理公开的不注重,导致村民对“三资”管理不信任。
二、规范农村“三资”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宣传力度和范围,统一认识
首先,领导要统一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要注重宣传中央相关农村政策,使群众充分认识和学习最新的政策动向,并运用到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并切合当地实际制定农村“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方案;其次,村民要提高自身素养,加强政治觉悟,召开村民代表会,统一群众思想认识,积极参与村集体的“三资”管理决策。
(二)规范制度,加强管理
1建立完善“三资”台帐,加强档案管理
开展清产核资工作,彻底摸清家底,对“三资”的动向及时登记入账,建立规范的档案管理,便于查询、监督。
2完善议事程序规则,实行民主理财
对“三资”的管理使用,各地采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实现“三资”的使用彻底透明,公开。
(三)强化监督,保障“三资”运行
1强化相关职能部门监督
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即有权力必须有监督,否则就会产生腐败,在各地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委会的权力进行约束,监督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村里的资金往来收支和资产资源处置,并建立健全相应的惩罚机制,保障农村“三资”得到有效管理。
2强化审计监督。
农村“三资’监管机制的“三驾马车”是村级民主监督、乡级民主监督和县级审计监督。审计监督要分清重点,对于群众关心的集体财产和资源管理使用情况进行重点审计,并且加大对审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惩处。
3强化群众监督
群众可以通过财务公开的情况对“三资”实行全程监督,通过民主理财的方式对“三资”进行监督,并且保障群众监督的效益,真正使群众参与其中。
作者:田季平 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