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口腔科专业初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重庆口腔科专业初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
一、基本条件一、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自觉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协作精神、敬业精神和医德医风。
二、身心健康,心理素质良好,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
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医疗类、护理类职称,应取得相应职业资格,并按规定进行注册,取得相应的执业证书。
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各层级职称,除必须达到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应分别具备以下条件。
二、初级职称
医士(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区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可视同取得医师职称;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可视同取得医师职称。按照《中医药法》参加中医医师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可视同取得医师职称。
护士(师):按照《护士条例》参加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可视同取得护士职称;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一年,可直接聘任护师职称。具备大专学历,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3年;或具备中专学历,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5年,可参加护士资格考试。
药(技)士:具备相应专业中专、大专学历,可参加药(技)师资格考试。
药(技)师:具备相应专业硕士学位;或具备相应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年;或具备相应专业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或具备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取得药(技)士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可参加药(技)师资格考试。
三、中级职称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具备相应专业学历,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报名参加考试 :
临床、口腔、中医类别主治医师: 具备博士学位,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具备硕士学位,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6年;或具备中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7年。
公共卫生类别主治医师 : 具备博士学位并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或具备硕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2年; 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6年;或具备中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7年。
主管护师: 具备博士学位并注册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或具备硕士学位经注册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注册并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经注册并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6年;或具备中专学历,经注册并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7年。
主管药(技)师: 具备博士学位;或具备硕士学位,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6年; 或具备中专学历,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7年。
四、副高级职称
1.副主任医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治(主管 )医师职务满5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在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受聘担任主治( 主管)医师职务满7年。
(2)评审条件 : 专业能力要求
临床、口腔、中医类别 :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具有较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危重病人,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强化病案作为评价载体,采取随机抽取与个人提供相结合的方式,提供5-10份申报人主治或者主持的、能够反映其专业技术水平的抢救、死亡或疑难病案,加强对临床医生执业能力的评价。
基于病案首页数据,重点从技术能力、质量安全、资源利用、患者管理四个维度,利用诊治病种范围和例数、手术级别和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单病种次均费用等指标,科学准确评价医生的执业能力和水平。其中,中医专业还应基于中医病案首页数据,重点围绕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中药饮片处方比、中医治疗疑难危重病患者数量、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等中医药特色指标,评价中医医师的中医药诊疗能力和水平。具体指标见附表2。
公共卫生类别: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推广应用,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具有较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
基于参与的业务工作内容,重点考核公共卫生现场能力、计划方案制定能力、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南制定能力、业务管理技术报告撰写能力、健康教育和科音能力、循证决策能力、专业技术成果产出、科研教学能力,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能力等方面,包含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分析预警 ) 报告、制定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案和风险评估报告、业务工作计划、技术指导方案制定等内容。
2.副主任护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管护师职务满5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受聘担任主管护师职务满7年;
担任主管护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工作时间总计不少于40周,病历首页责任护士和质控护士记录累计不少于480条(急诊、重症、手术室、血透、导管室等科室从相应记录单提取护士记录 )。
(2)评审条件 : 专业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推广应用,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能够正确按照护理程序开展临床护理工作,熟练掌握本专科病人的护理要点、治疗原则,能熟练地配合医生抢救本专业危重病人。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护理人员的能力。
3.副主任药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管药师职务满5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受聘担任主管药师职务满7年;
担任主管药师职务期间,平均每年参加药学专业工作时间不少于40周。
(2) 评审条件: 专业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推广应用。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能够参与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对临床用药结果做出准确分析,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处方和医嘱中出现的各种不合理用药现象,及时提出临床用药调整意见。具有指导下级药师的能力。其中中药专业还应具备中药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中药药学服务能力,能够提供中药药物咨询服务,具有中药处方点评工作能力,提供合理使用中药建议。
4.副主任技师
(1)申报条件 :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管技师职务满5年; 或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受聘担任主管技师职务满7年;
担任主管技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工作时间不少于40周。
(2)评审条件: 专业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推广应用,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具有较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里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技师的能力。
五、正高级职称
1.主任医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满5年。
完成规定的工作数量要求(详见附表1)
(2)评审条件: 专业能力要求
临床、口腔、中医类别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里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强化病案作为评价载体,采取随机抽取与个人提供相结合的方式,提供5-10份申报人主治或者主持的、能够反映其专业技术水平的抢救、死亡或疑难病案,加强对临床医生执业能力的评价。
基于病案首页数据,重点从技术能力、质量安全、资源利用、患者管理四个维度,利用诊治病种范围和例数、手术级别和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单病种次均费用等指标,科学准确评价医生的执业能力和水平。其中,中医专业还应基于中医病案首页数据,重点围绕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中药饮片处方比、中医治疗疑难危里病患者数量、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等中医药特色指标,评价中医医师的中医药诊疗能力和水平。具体指标见附表2。
公共卫生类别: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系统拿握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
基于参与的业务工作内容,重点考核公共卫生现场能力、计划方案制定能力、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南制定能力、业务管理技术报告撰写能力、健康教育和科普能力、循证决策能力、专业技术成果产出、科研教学能力.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能力等方面,包含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分析预警 ) 报告、制定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案和风险评估报告、业务工作计划、技术指导方案制定等内容。
2.主任护师
(1)申报条件 :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主任护师职务满5年。
担任副主任护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工作时间总计不少于35周,病历首页责任护士和质控护士记录累计不少于240条(急诊、重症、手术室、血透、导管室等科室从相应记录单提取护士记录 )。
(2)评审条件: 专业能力要求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护师水平的基础上,精通护理学某一专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临床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护理人员的能力。
3.主任药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主任药师职务满5年。
担任副主任药师职务期间,平均每年参加药学专业工作时间不少于35周。
(2) 评审条件: 专业能力要求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药师水平的基础上,精通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药师的能力。其中,中药专业还应具备中药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中药药学服务能力,能够提供中药药物咨询服务,具有中药处方点评工作能力,提供合理使用中药建议。
4.主任技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主任技师职务满5年。
担任副主任技师期问,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工作时间不少于35周。
(2)评审条件 : 专业能力要求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技师水平的基础上,精通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技师的能力。
六、工作业绩要求
以下业绩成果可作为代表作 :
(一)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形成的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护理案例、应急处置情况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
(二)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专利。
(三)结合本专业实践开展科研工作形成的论文等成果。
(四)向大众普及本专业科学知识形成的科普作品。
(五)参与研究并形成的技术规范或卫生标准。
(六 )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包括带教本专业领域的下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所承担教学课题和所获成果等)。
(七)其它可以代表本人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性工作业绩。
口腔科门诊疫情常态化防控探讨
摘要:现阶段,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口腔科门诊应根据本地疫情状况优化门诊就诊流程与布局,门诊体温检测实现闭环管理。在患者进入门诊进行诊疗前实行严格的预诊分诊,全面落实预检分诊制,及时筛查发热患者并引导发热患者至发热门诊就诊。下面本文就口腔科门诊疫情常态化防控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口腔科;门诊疫情;常态化防控;
1 口腔科门诊运行的基本情况
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我院在积极参与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的同时又全力参与本地防治,制定防控措施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由于医院开展正常口腔科门诊诊疗活动受到影响及部分患者响应国家防控措施减少外出,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人次锐减,2020年1月至3月门诊就诊人次同比下降23.81%、80.68%、62.41%。随着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就医意愿提高,口腔科门诊就诊患者逐渐增多。以我省调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应级别时间划分,我院门诊就诊患者人次分别为 86 人次(1 月 24 日-2 月 24 日,一级响应)、107 人次(2 月 25 日-3 月 27 日,二级响应)、170 人次(3 月 28 日-4 月 28 日,三级响应),受疫情发展相关因素影响,门诊就诊人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3.615,P < 0.001)。2020年 4月至 12 月门诊就诊人次同比平均下降 9.04%,基本恢复往年平均水平。
2 口腔科门诊疫情常态化防控现状
2.1 就诊前
全面实行门诊预约就诊制,提供电话咨询,就诊信息包括预约时间、交通路线、出入路线、诊室信息、取号流程、就诊流程等。目前大型口腔医疗机构基本可以通过在线挂号流程做到,但是信息完善程度和人性化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安全信息包括提醒佩戴口罩、乘坐电梯方式、与其他院内患者保持距离、候诊注意事项、离院后注意事项等。除儿童或体弱者外,应告知患者尽量不要带陪同人员。
2.2 就诊时
2.2.1 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
当患者到达口腔科门诊时,应进行强制预检分诊,安排医务人员询问症状体征和流行病学史,查验健康码,在门诊、急诊入口对所有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对于预检分诊中发现的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患者,要安排专人按照指定路线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除急诊或特殊情况外,全面落实按时段就诊制度,为控制院内人员数量,患者可以提前半小时进入门诊,未到就诊时间的患者应在院外等候。口腔科门诊的工作人员需要相应的流行病学风险评估,开展流行病学日报制度,到院时应进行体温测量。如有发烧或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暂停门诊。如果工作中出现发烧或呼吸道感染症状,应立即下班,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并尽早就医。
2.2.2 理顺院内就诊流程,保持社交距离
原有就诊流程中,对陪伴人员的数量没有严格限制。在常态化疫情状态下,除了预约好的患者及特殊患者的陪同者,无关人员不允许进入诊室。再造流程强调当患者进入口腔科门诊后,除治疗外的其余时间均需全程佩戴口罩。强调减少人员聚集,应设立科室外二级分诊流程进行人员控流,一台牙椅治疗空间内只能接受一位患者治疗,候诊患者应在诊室外候诊区等候。候诊室座位设置应保持至少1 m的间距,减少临床环境中不必要的身体接触或其他接触。可以使用明显的地板标记,提醒患者保持社交距离。工作人员进入诊疗区后全程佩戴口罩,按照防护级别穿戴防护措施,尽量不在工作场所聊天。
2.2.3 诊室通风设置
目前口腔医疗机构,尤其是口腔专科医院均采用中央空调制冷或供暖,应定期对中央空调进行消毒和清洁。新建口腔诊室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天窗和窗户,保持诊室自然通风。自然通风不良时可采用机械通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其他合格的空气消毒器。患者治疗时,诊室人员应打开诊室窗户或者使用通向外部的排风扇,稀释气溶胶浓度,降低感染风险。
2.2.4 环境管理
常态化防控下特别需要强化诊疗机构环境管理。口腔科门诊需设置3区2通道,3区即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2通道是指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通道要分开,入口和出口也需要分开。候诊室及职工休息室的椅子应间隔1~1.5 m,应为医务人员设置特定的通道及更衣室穿脱个人防护服,中间设置缓冲区及洗手区。移走接待区和等候区的玩具、摆设等非必需品,所有家具、配件和地板都应使用易于清洁和去污的材料。接触表面应每天至少清洁一次,厕所需要至少每天清洁2次。确保在适当、便利的地方放置手消毒剂和纸巾。开展口腔治疗时首选单治疗室,若同一个房间内有多台牙椅开展治疗,应保持椅位之间应有足够的空间,以确保患者或在不同椅位工作的牙医之间没有身体接触,且彼此能独立开展诊疗工作。
2.3 就诊后
口腔诊室环境清洁消毒原则应根据患者评估和社区传播风险,严格医疗废物的处理及监管流程,选择常规使用两步或二合一方法清洁消毒,清洁时注意避免灰尘飞扬,并严格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从安全性、诊疗设备材料兼容性、经济性和使用便利性考虑,含氯消毒剂、75%乙醇和复合季铵盐类是适于口腔诊疗环境物体表面使用的表面消毒剂。
3 口腔科门诊常态化防控的建议
3.1 加强口腔科门诊常态化防控
领导力建设:口腔科门诊必需具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团队和领导层,引领其工作人员提升口腔常态化防控意识和能力,时刻绷紧防控这条弦,重视防控策略和措施的制定和落实,防止院内感染发生,保证安全医疗服务的提供。
3.2 再造口腔科门诊诊疗流程
由于新冠病毒传染性较强,应根据口腔科门诊内结构设置单向就诊流动线,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开展科学管理,根据口腔患者就诊特点,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断优化预约诊疗、院内就诊、缴费等流程,缩短患者院内停留时间。
3.3 做好人员和物资储备
组建口腔科门诊防控专家团队和会诊团队,对一线医务人员加强感控和传染病防治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警惕性,确保一线工作人员能及时识别、报告和处理新发传染病。开辟专门区域,科学储备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以应对疫情爆发。
3.4 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
定期培训全体工作人员的防控知识、标准防护内容和流程,建议采用通俗易懂的图画标识讲解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物品的穿脱、使用方法及流程,也可以做成视频进行人员培训及宣传。将医用防护面罩、医用外科口罩和隔离服的正确使用纳入口腔医学培训课程和实践常规中,加强对口腔医生的传染病相关知识学习和培训,未来的科研领域需要加大口腔诊室气溶胶控制方面的研究,探索利用唾液样本在口腔诊所快速检测传染病的方法及价值,对疫情下常态化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并进行防控效果及经济效益的评估,重视对COVID-19及其他传染病对口腔健康的影响研究等。
结论
总之,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口腔科门诊接诊流程需要牢记以下要点:莫大意、熟程序、勤通风、重防护、量体温、问症状、查旅居、快报告、严消毒。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常态下疫情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1] 赵 敏,葛海霞,徐计德,等. 新冠肺炎疫情下某三甲医院儿科普通门诊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依从性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11):1134-36.
[2] 秦涵书,胡 磊,肖明朝,等. 重庆市三甲医院新冠肺炎互联网诊疗服务开展情况研究[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20,17(05):637-640.
[3] 许 敏. 医院门诊自助挂号系统对医疗服务的改善情况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0(06):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