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康复理疗科专业副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香港康复理疗科专业副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
一、基本条件一、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自觉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协作精神、敬业精神和医德医风。
二、身心健康,心理素质良好,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
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医疗类、护理类职称,应取得相应职业资格,并按规定进行注册,取得相应的执业证书。
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各层级职称,除必须达到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应分别具备以下条件。
二、初级职称
医士(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区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可视同取得医师职称;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可视同取得医师职称。按照《中医药法》参加中医医师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可视同取得医师职称。
护士(师):按照《护士条例》参加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可视同取得护士职称;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一年,可直接聘任护师职称。具备大专学历,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3年;或具备中专学历,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5年,可参加护士资格考试。
药(技)士:具备相应专业中专、大专学历,可参加药(技)师资格考试。
药(技)师:具备相应专业硕士学位;或具备相应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年;或具备相应专业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或具备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取得药(技)士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可参加药(技)师资格考试。
三、中级职称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具备相应专业学历,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报名参加考试 :
临床、口腔、中医类别主治医师: 具备博士学位,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或具备硕士学位,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6年;或具备中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7年。
公共卫生类别主治医师 : 具备博士学位并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或具备硕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2年; 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6年;或具备中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公共卫生执业活动满7年。
主管护师: 具备博士学位并注册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或具备硕士学位经注册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注册并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经注册并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6年;或具备中专学历,经注册并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7年。
主管药(技)师: 具备博士学位;或具备硕士学位,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6年; 或具备中专学历,取得药(技)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7年。
四、副高级职称
1.副主任医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治(主管 )医师职务满5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在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受聘担任主治( 主管)医师职务满7年。
(2)评审条件 : 专业能力要求
临床、口腔、中医类别 :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具有较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熟练正确地救治危重病人,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强化病案作为评价载体,采取随机抽取与个人提供相结合的方式,提供5-10份申报人主治或者主持的、能够反映其专业技术水平的抢救、死亡或疑难病案,加强对临床医生执业能力的评价。
基于病案首页数据,重点从技术能力、质量安全、资源利用、患者管理四个维度,利用诊治病种范围和例数、手术级别和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单病种次均费用等指标,科学准确评价医生的执业能力和水平。其中,中医专业还应基于中医病案首页数据,重点围绕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中药饮片处方比、中医治疗疑难危重病患者数量、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等中医药特色指标,评价中医医师的中医药诊疗能力和水平。具体指标见附表2。
公共卫生类别: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推广应用,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具有较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
基于参与的业务工作内容,重点考核公共卫生现场能力、计划方案制定能力、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南制定能力、业务管理技术报告撰写能力、健康教育和科音能力、循证决策能力、专业技术成果产出、科研教学能力,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能力等方面,包含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分析预警 ) 报告、制定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案和风险评估报告、业务工作计划、技术指导方案制定等内容。
2.副主任护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管护师职务满5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受聘担任主管护师职务满7年;
担任主管护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工作时间总计不少于40周,病历首页责任护士和质控护士记录累计不少于480条(急诊、重症、手术室、血透、导管室等科室从相应记录单提取护士记录 )。
(2)评审条件 : 专业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推广应用,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能够正确按照护理程序开展临床护理工作,熟练掌握本专科病人的护理要点、治疗原则,能熟练地配合医生抢救本专业危重病人。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护理人员的能力。
3.副主任药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管药师职务满5年;或具备大专学历,受聘担任主管药师职务满7年;
担任主管药师职务期间,平均每年参加药学专业工作时间不少于40周。
(2) 评审条件: 专业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推广应用。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能够参与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对临床用药结果做出准确分析,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处方和医嘱中出现的各种不合理用药现象,及时提出临床用药调整意见。具有指导下级药师的能力。其中中药专业还应具备中药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中药药学服务能力,能够提供中药药物咨询服务,具有中药处方点评工作能力,提供合理使用中药建议。
4.副主任技师
(1)申报条件 :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主管技师职务满5年; 或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受聘担任主管技师职务满7年;
担任主管技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工作时间不少于40周。
(2)评审条件: 专业能力要求
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推广应用,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具有较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里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技师的能力。
五、正高级职称
1.主任医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主任医师职务满5年。
完成规定的工作数量要求(详见附表1)
(2)评审条件: 专业能力要求
临床、口腔、中医类别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里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强化病案作为评价载体,采取随机抽取与个人提供相结合的方式,提供5-10份申报人主治或者主持的、能够反映其专业技术水平的抢救、死亡或疑难病案,加强对临床医生执业能力的评价。
基于病案首页数据,重点从技术能力、质量安全、资源利用、患者管理四个维度,利用诊治病种范围和例数、手术级别和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单病种平均住院日、单病种次均费用等指标,科学准确评价医生的执业能力和水平。其中,中医专业还应基于中医病案首页数据,重点围绕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中药饮片处方比、中医治疗疑难危里病患者数量、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等中医药特色指标,评价中医医师的中医药诊疗能力和水平。具体指标见附表2。
公共卫生类别: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医师水平的基础上,系统拿握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医师的能力。
基于参与的业务工作内容,重点考核公共卫生现场能力、计划方案制定能力、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南制定能力、业务管理技术报告撰写能力、健康教育和科普能力、循证决策能力、专业技术成果产出、科研教学能力.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能力等方面,包含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分析预警 ) 报告、制定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案和风险评估报告、业务工作计划、技术指导方案制定等内容。
2.主任护师
(1)申报条件 :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主任护师职务满5年。
担任副主任护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工作时间总计不少于35周,病历首页责任护士和质控护士记录累计不少于240条(急诊、重症、手术室、血透、导管室等科室从相应记录单提取护士记录 )。
(2)评审条件: 专业能力要求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护师水平的基础上,精通护理学某一专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临床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护理人员的能力。
3.主任药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主任药师职务满5年。
担任副主任药师职务期间,平均每年参加药学专业工作时间不少于35周。
(2) 评审条件: 专业能力要求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药师水平的基础上,精通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药师的能力。其中,中药专业还应具备中药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中药药学服务能力,能够提供中药药物咨询服务,具有中药处方点评工作能力,提供合理使用中药建议。
4.主任技师
(1)申报条件: 学历、资历及临床工作量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受聘担任副主任技师职务满5年。
担任副主任技师期问,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工作时间不少于35周。
(2)评审条件 : 专业能力要求
在具备所规定的副主任技师水平的基础上,精通本专业某一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有所专长。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实践。具有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具有指导本专业下级技师的能力。
六、工作业绩要求
以下业绩成果可作为代表作 :
(一)解决本专业复杂问题形成的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护理案例、应急处置情况报告、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
(二)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形成的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专利。
(三)结合本专业实践开展科研工作形成的论文等成果。
(四)向大众普及本专业科学知识形成的科普作品。
(五)参与研究并形成的技术规范或卫生标准。
(六 )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包括带教本专业领域的下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所承担教学课题和所获成果等)。
(七)其它可以代表本人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标志性工作业绩。
护理安全管理在康复理疗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讨论且分析在康复理疗科护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抽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结合患者进入医院的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划分成15例对照组和15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就护理满意度来讲,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表示p<0.05。结论:通过将护理安全管理合理应用在康复理疗科护理中可以使护理人员有更强的专业能力,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帮助患者身体康复,所以值得在我国临床上普遍应用以及大力推广。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康复理疗科护理;应用
对于医疗质量来说,患者安全是主要内容。最近几年,患者安全的重要性受到高度重视。在康复理疗科的患者中多数都是老年患者,年龄超过60岁,为了确保患者住院安全,防止出现纠纷,本次研究抽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在康复理疗科护理中合理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抽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结合患者进入医院的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划分成15例对照组和15例观察组。其中,两组患者中男性分别是5例、7例,女性分别是10例、8例,最小年龄分别是59岁、61岁,最大年龄分别是79岁、83岁,平均年龄分别是(64.8±1.8)岁、(65.3±2.3)岁;病程最短是1年、2年,病程最长分别是4年、5年,平均病程分别是(2.5±0.8)年、(2.6±1.0)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这就表示p>0.05,可比性相当强。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将用药时间和用药方式告知患者;等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管理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2.2.1转变理念,加强护士的护理安全意识以及法律意识
需要定期对护士开展护理安全教育,以怎样保护工作人员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为出发点,仔细分析不安全因素和安全因素出现的原因[1]。让护士意识到护理工作的潜在危险性以及风险性,使护士具有更强的安全观念,让其自己主动工作,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护理。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所有护理操作常规以及护理规章制度,注意每个细节,提高护士安全防范意识,紧紧抓住安全护理,形成自我保护以及安全护理意识观念。
1.2.2.2合理制定关于护理安全管理的制度
护理安全容易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还有不能落实安全管理监督等等,对患者生命安全有严重的威胁,所以必须要合理制定关于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科室结合医院现行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采取适合的护理安全策略,使护理人员在平时工作中任何时候都始终坚持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以免出现护理不安全事件。
1.2.2.3加强理疗中的安全管理
康复理疗科的患者通常都必须要借助仪器设备实施物理治疗,结合各个理疗项目找到相应的安全隐患,而且吸取和学习原来的教训,明确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其主要原因[2]。比如:高频治疗过程中的灼伤以及中频治疗过程中电流击伤造成的安全问题;采用运动治疗方法时出现肌肉拉伤造成的安全问题;按摩过程中用力偏大容易出现骨折造成的安全问题。利用全面分析这些原因,可以及时找到安全隐患,让工作人员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性,明白不管哪里都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从本质上尽早使不安全因素得到有效预防,禁止出现安全隐患。
1.2.2.4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乎到护理安全质量,所以护理人员不仅要参与医院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而且要求护理人员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比如:心理学,还有人文科学等等,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3]。护理安全与护理人员以及患者有密切的关联,必须要使患者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创新传统的护理观念,形成全新的护理安全理念,将护理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样才可以从本质上将安全隐患彻底消除,才可以确保护理安全效率,才可以防止出现各种不良事件。
1.3观察指标
使用本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参与此次研究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总分值是100分,超过90分是非常满意,65分到90分之间是基本满意,少于60分是不满意,计算护理满意度的公式是将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患者例数相加,再除以总患者例数,最后乘以100%。
1.3统计处理
对于本次研究收集的资料信息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来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率、均数±平均差表示,检验手段分别用t、X2进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表示p<0.05。
2.结果
就护理满意度来讲,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表示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
护理满意度 |
对照组 |
15 |
2 |
4 |
9 |
40.00% |
观察组 |
15 |
10 |
3 |
2 |
86.67% |
3.讨论
就康复理疗科护理工作来讲,护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高患者护理安全质量,另一方面是帮助患者临床恢复。许多患者因为年龄相当大,机体功能慢慢衰退,所以很有可能出现不良事件,比如:跌倒,还有坠床等等。而将护理安全管理应用在康复理疗科护理中,对患者护理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视,也在科室内营造出良好的护理安全氛围,护理人员热心投入到工作中,而且患者也纷纷参与到护理安全文化中[4]。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之间的纠纷和矛盾。此外,通过将护理安全管理应用在康复理疗科护理中获得不错的效果。首先,确保患者住院安全。在开展护理安全活动后,将最主要的问题放在患者至上、安全第一上,科室建立和谐的安全文化环境,患者都主动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而且提升患者的综合素质,改善医患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患者住院安全,防止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然后,加强患者护理安全意识以及服务理念。利用护理安全管理活动,让所有护士都形成安全管理理念,提高安全护理服务意识,从原来的护理安全隐患被动向主动预防转化[5]。最后,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在康复理疗科病房中应用护理安全理念后,很多患者及其家属都将锦旗送到科室作为感谢,而且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都大幅度提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就护理满意度来讲,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表示p<0.05。
综上所述,在康复理疗科护理中科学应用护理安全管理,不光是可以促进护理安全内涵建设,也可以使患者形成正确的护理安全观念。结合患者合理制定护理措施,有效解决患者住院期间容易出现的问题,避免患者存在许多护理安全风险,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使患者及其家属更加的满意,大大的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海美.日间手术护理安全管理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02):65-67.
[2]熊志家.中医针灸配合康复理疗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J].中国误诊学杂志,2020,15(12):554-556.
[3]徐应倩.风险防控前移在康复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22):151-152.
[4]叶剑琳.根因分析法在康复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2):171-172.
[5]上官红,李凯莉.浅谈康复理疗科病房中的护理安全管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0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