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推广论文 > 印度农业推广中信息传播技术的运用

印度农业推广中信息传播技术的运用 

日期:2019-05-22 06:46:18人气:1485

摘要印度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充分利用信息和传播技术来推进国家农业的发展。文章试图列出迄今为止印度在进行农业推广中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技术运用的实际情况以及农业研究教育机构将信息和传播技术用于农业生产和农业技能的发展中产生的作用,从而总结出印度运用信息传播技术推广农业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信息传播技术;印度;农业推广

1印度的广播媒介及其传播

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信息传播技术被运用在印度农业推广的试验中。试验首先在全国各地建立全印广播电台,用方言来播放农业节目。其次让农村社区通过从政府至村务委员会提供的收音机收听广播。最后是举行活动,通过与国家农业和畜牧业部门以及新成立的国家农业大学电台建立联系,进行广播讲座、专家访谈等。这种技术在农业推广上的用法许多没有被完全记录下来。首先,媒体宣称自己是民主的,但实际上却又是由政府控制的。印度曾经是封建国家和殖民地,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一直以来都是由政府控制着传媒。其次,20世纪60年代,距特伦甘纳邦的首府海德拉巴市约25km的村庄观察发现,一个社区里的低种姓的人是不能坐在一起听广播的。同时,来自“国外”的晶体管收音机非常昂贵且质量不好,在没有电的村落里,这些靠手电筒电池或AA电池工作的晶体管收音机是很珍贵的。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国外公司如美国等同本地制造商电讯公司的技术联合,才生产出更耐用的“晶体管收音机”电池。广播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一些矛盾,并促进国家在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等农业研究和推广方面的投资。国家农业大学为广播节目提供内容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并且广泛培养学生使用广播进行农业推广的能力。而地方广播台则使用方言进行广播,有效地解决了这个有16种官方语言和上百种方言的国家的语言问题。独立后,印度广播电台逐步发展了149个中波广播和128个调频发射机的网络,覆盖全国98.82%的人口及89.51%的区域。所有的播控中心通过转接国家或区域项目的卫星而连成网络。全印广播电台为超过9000个农场和家庭播放节目,印度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广播或用于农业发展的调频广播的潜能,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受到了政策和政治的限制。

2印度的电视传播技术

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是首批将电视运用于教育的国家之一。1975年至1976年,印度政府也是首批将电视用于农村地区的农业推广,但它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该媒体优势来促进发展。1959年,首都新德里开始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援建的试点电视中心,利用黑白电视将教育内容传递至印度较贫困地区。1984年预选时,政府启动了提升印度电视网络覆盖率这一项目,将较低功率的信息传达器与印度国家卫星相连。在1986年,乔西委员会对印度电视网络发展方向提出了许多质疑,尤其指出偏离了用媒介促进发展这一目标,委员会的报告同时也表达了对节目内容的关注,特别是对包括农业在内的农村发展节目。电视节目中有关农业推广的节目,需要更大的财政支出和多种传播技巧。支持农业电视节目和运用广播播放技巧的信息接入单元模式并不适用于电视,因为资源很少,无法为学生提供用电视进行推广的训练。一些公立大学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处获得投资并用于视听研究中心的建立,但它与全印电视台、国家电视网的联系非常少。再比如国家农业研究学院,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农业人力资源和国家农业科技项目的培训,只粗略地用来提高电视节目内容和制作技巧。现在用于农业推广的节目内容很有限,这类节目每天下午6:00-7:30在国家频道和地方频道播送,节目带着旧式广播的怀旧和无趣感,荧幕中仅仅是主播在念稿。因此农业大学也未能成功地创建视频对象库,失败的原因关键在于对将电视用于农村发展的实际操作缺乏明确和清晰的策略。1990年代初期,在古吉拉特邦的科达地区,印度航天研究组织的项目用到了低功率的信息传达器来进行电视节目的播送,但最终中央政府并未允许这个项目继续下去。同一时期,由于有线电视成本较低,本土的接收器技术在印度发展起来了。由于它的非组织性质,且拥有当地地方政治家的支持,因此政府可以控制和规范它。同时电视台也进行了一些窄播实验,用卫星和已快不存在的打印终端来播送单向的声讯和双向的视频。从印度用广播电视来推广农业、发展农村的经验中发现,如果不具备本土节目的生产能力,这样的传播系统是不能持续用于农业推广的。而本质上,农业传播的所有任务中,建立传播网络是最简单的任务。将其运用到社会、政治和经济中,让目标受众获益。使用收音机和电视时,社区中会出现拒绝访问。拒绝访问,不仅归因于广播和大众传播的国家政策,还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比如缺乏电力、接入点的设计、接收器的费用、经济和政治公平、教育和文化等。农业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在生产和技能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传播环中若忽略他们,就会限制国家农业推广系统推动农业发展的能力。印度用于农业发展的信息传播技术主要服务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包括电子政务在内的农村服务;三是与农业相关的信息传播技术,包括:销售、社区动员以及农业推广。而用于农业项目的信息传播技术主要由政府或公共部门、私人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提供支持。全国农民所需信息是多样的,通过在北安、北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这三个州展开的研究表明。第一,农民需要知道农作物的种类、种植时间、如何科学种植及成熟后应该如何储存,并在恰当时间售卖出去。第二,政府在农业相关政策的出台和通知上要准确及时。第三,在运用高产化肥时应预防作物疾病以及病后的治疗措施等。第四,保持土壤质量并进行粮食循环播种,预防全国多地因种植甘蔗而对土壤产生的不良影响。第五,种蔬菜的时候,要了解播种的时间、品种以及特殊作物种植的区域;在灌溉时,要格外注意疾病的预防措施,农药的用量以及储存时间。第六,要了解在国际市场上农作物出口的潜力是、国际市场的作物标准。第七,要在纸媒上增加农业相关活动的报道。在农业产品的选择和技术经济的可行性上,为工厂提供关于原材料、信贷融通、激励机制、支持方式的信息。影响农业信息传播技术和市场营销信息扩散的关键原因在于:其一,农村地区缺乏可靠的连接线路;其二,农村市场极度缺乏购买力,这需要寻找赞助方,通过打广告、创造商誉或实现某些目的来使赞助方获利;其三,选择何时在各地区建立电子政务,这将大大影响着投资成本;其四,针对电脑操作能力较低且文化较少的受众而言,要在传播中高频率使用图片和解说。从信息技术发布方面,农民从技术信息中获益和技术服务的有效性应由用户需求来判定。在信息技术发布地点方面发现。首先,信息入户的方式使用有限,因为大量农户家庭既没有收音机也没有电视机,很多甚至连日报也无法获得;对大多数家庭来说,电脑或手提设备更是不可能。其次,在大型集市上传递这些信息,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一部分农户会在既定时间去市场上做生意,他们会专注于买卖而不会把时间花在接收市场信息上。鉴于以上情况和农民的高文盲率,小摊、诊所、联合采购中心以及服务中心成为关键的信息接入点。

3结论

本文研究发现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是不平衡的,由于缺乏有效的内容,政府和大部分公共部门的积极性也难以持续。印度花了50年的时间来普及广播,但广播媒介在农业推广中也没能获得明显利益,除非大大提升其建设能力和内容生产。在网络技术的使用方面,印度应该向韩国学习如何运用互联网来进行农业推广,从以下几点进行提高:第一,广泛建设宽带的连接,这是解决文盲问题的关键;第二,尽快充实内容,没有内容宽带连接也是没用的;第三,加大对信息生产的投资。现在的农业研究系统,需要对其结构进行大调整才能生产出有效有用的内容。由于传播内容的公益性,私营组织难以参与投资。因此,必须尽快巩固和重建公共研究部门,尤其是国立农业大学,促使其与各种公共或私营组织以及社区组织合作进行内容生产,以便在农业推广和农村发展中更加有效地运用信息传播技术。

作者:罗晟丹 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