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矛盾日益明显。提升农业经济管理质量、优化农业经济发展体系,通过各种措施来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分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
1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稳固农业发展、强化农业管理对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农村经济管理是依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对农业生产进行有序合理的管理,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高。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措施,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以此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国民经济水平稳步提高。由此可见,农村经济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要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出一条符合我国农业基本国情的特色道路,努力提升我国农业发展水平。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与模式落后
在农村农业发展过程中,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落后经营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需求。现有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下所需的经济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现有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农业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而且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较低,不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2基层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度不足
国家对于农业经济管理极为重视,关于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较为完善。但是,基层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于相关管理法律法规、政策的了解不足、重视度不够,未能有效落实相关政策,农业经济管理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2.3管理人员能力不足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虽然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被广泛宣传,并把农业发展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且制订了科学的发展方案,但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却因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其中,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低、能力不足是阻碍农村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于农业经济管理政策认识不足、管理意识欠缺,无法形成符合政策要求的精准管理措施,故我国整体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性极低。
2.4基础设施与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对农业产业的基础设施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农产品生产效率较低。就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来看,缺乏有效、完善的经济投入规划措施,影响了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导致农业发展后续资源支持力度不足。另外,农业生产量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灾害天气易于导致农产品减产、农民收入不稳,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此外,农业发展中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不利于农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和生产链条的优化,不利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3.1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指导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条件,是各项农业经济管理业务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强化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需要优先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首先,需要大力进行市场调研,确保农业经济管理机制的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其次,优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为了适应农村经济管理的要求,地方政府要在切实抓好农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登记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农村实际发展状况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土地承包档案的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合理有序进行。此外,鼓励农业生产企业的发展与土地流转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带动农业发展。而且要注意农村资金资源的整合,积极引进、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和骨干,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2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度
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于经济管理的重视度。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通过政策宣传、演讲宣传等多种形式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于自身工作的重视度,加强其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了解及认知,从而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
3.3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发展特色农业项目
3.3.1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水平均日益提升。为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农业经济管理方式需要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因此,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力推进机械化生产的发展。站在基础设施层面,加大农村农耕电网、防护林网等的建设力度,提供硬件基础保障,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此外,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力度,在农村区域定期进行农机工具的知识讲座,让更多的群众能正确使用农机具,保证农机作业安全可靠。此外,还要确保农机维修市场的运作更加规范,以保证农业经济高效发展。3.3.2根据地域特点发展特色农业项目。政府应优化政策,创建服务型政府,为民众提供惠民政策,引导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发展竞争力和自身发展优势。同时,创建自主创新品牌,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具体来看,一方面,深化并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拓宽农业产业链。同时,要拓宽农产品的深加工市场,确保农业产业链的完整性。单纯简单化的农产品生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市场的需求。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优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农产品多元化发展的重视度。争取从单一的农产品生产转变为多元化的农业深加工产品的生产,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经济发展[1]。另一方面,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经济,增加农业金融扶持比例,促进农业产业良性循环。政府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为本地经销商出台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为农业发展引入资金,从而实现农业经济长远稳定发展。此外,促进科技与农业发展相结合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从而促进农业产量大大提高,提高农业经济收益。
3.4加强人才培育,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经济管理队伍是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基础。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及管理能力,是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进行农业经济管理变革的首要要点是对农业经济管理者加强培训。首先,可采取定期培训指导的方式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学习指导及技能培训。聘请相关专家或者高素质经济管理者开展讲座,提升农业经济管理者的素质以及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技术的了解和熟悉程度,拓宽管理者的眼界,提升其管理创新水平,增强其管理责任感。其次,调动农业经济管理者的积极性,督促其打破常规管理的条框约束,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鼓励管理者发散思维,将日常经济管理与农业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通过调研的形式提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农业经济管理新思路。同时,给予提供有实用价值、创新价值管理思路的人员一定程度的奖励,通过奖励提升管理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而且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应及时了解国家颁布的“三农”政策,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将相关政策有效落实到日常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切实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2]。最后,可组织农业管理人员定期参与专业机构的学习活动,或通过阅读和网上学习等方式,提高其技术水平。并且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农村实地考察和农户访问,以便了解农村实际发展状况,便于管理制度的有效制定,保证管理方案最优化实施,以助于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
4结语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是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与生产力的重要措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问题是目前农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采取健全农业管理体制与加强人才教育、加大资金与现代科技投入等措施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促进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增加农业经济收入,促进国家农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作军,曹霞.探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8(21):212.
[2]张瑞琴.新农村建设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策略探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8(18):160.
作者:熊蕾蕾 单位: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