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地质水源环境治理措施探讨
[摘要]文章主要结合内蒙古西辽河平原概况,分析该区域的地质环境问题,并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方式进行探究,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辽河平原;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
前言
内蒙古西辽河平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而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区域,西起翁牛特旗,东至科尔沁左翼中期;北起科尔沁右翼中旗,南至奈曼旗。该区域的总面积为57469.76km2。其中,耕地面积为35万hm2,草地面积为74万hm2,属于内蒙古自治区特别重要的产粮基地。但在多年的发展中,当地的地质环境出现恶化,同时对地下水产生了不良影响,直接影响生产与生活。因此,必须采用恰当的方式实现地下水开发。
1内蒙古西辽河平原地质环境问题
1.1沙漠化问题
(1)在本世纪初期,内蒙古西辽河平原的风蚀荒漠化面积达到3766232.14hm2。而到了2018年,面积增加至387.1万hm2。(2)根据大量的研究结果,能够对风蚀荒漠化的原因进行简单总结。其中,出现此种问题的根源是人口压力过大,对土地资源产生了不良影响。(3)具体而言,当地居民存在过农、过牧等行为,对地下水的开发方式缺乏合理性,导致天然植被被大大破坏,土地荒漠化趋势仍不能能被有效遏制。(4)除此之外,还存在大风、干旱等自然因素,使得沙地面积呈现处不断扩张的趋势。结合林业部门的调查,科尔沁地区的沙地面积呈现出每年增加2.83%的态势。虽然当前采用绿化、植树等方式进行控制但效果甚微,依然需要不断开展防治工作。关于内蒙古西辽河平原气候地层调查结果,见表1。
1.2盐渍化问题
内蒙古西辽河平原的土壤,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对农业生产发展会造成破坏性影响。其中,盐渍化的分布范围主要集中于科尔沁右翼中旗北部、新开河两岸。通过对遥感影像的解译、分析,发现当地的盐渍化面积依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在本世纪初期,内蒙古西辽河平原的盐渍化土壤面积达到38.0万hm2。而到了2018年,面积增加至40.71万hm2。受该因素的影响,内蒙古西辽河平原有大面积土壤被撂荒。因此,当地的农作物出现减产甚至绝收现象,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的相关需求。长此以往,内蒙古西辽河平原的植被生长效果也会受到影响,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
1.3地下水污染
内蒙古西辽河平原的科尔沁以东位置,存在严重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其中,地下水中有害物质以亚硝酸态氮为主。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长期的农耕中使用氮肥导致的。具体地质环境监测站所获取的数据信息,发现通辽市的地下水硬度、硫酸根、矿化度的数值都有所增加。仅仅科尔沁一个区域,地下水的污染面积已经超过800km2,其中,主要超标的项目为铁元素、氯离子、NH4+、NO-、F-以及酚、矿化度、耗氧量、总硬度等。同时,该地区的地下水污染面积与污染程度,都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趋势。
2内蒙古西辽河平原地下水资源开发
2.1做好勘察与开发规划
(1)在完成规划以后,可以将其作为水资源配置的依据,利用市场机制、行政手段等,对区内的有限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具体而言,可以将老哈河水、西拉木伦河的水资源,调配到通辽市的科尔沁区,可以极大地缓解改区的缺水现状。同时这两条河流沿岸的稻田提倡以采集地下水的方式进行灌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缓解稻田盐渍化的问题,实现保护土壤的目的。(2)在西辽河平原的地下水开采过程中,应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开采程度。既可适度扩大开采区、可扩大开采区。其中,乌力吉木仁河三级地下水系统、老哈河四级地下水系统、教来河四级地下水系统等,可以作为可扩大开采区。而可适度扩大开采区,仅涉及辽河干流四级地下水系统。在整个区域中,可以被开采的水资源量为每年16.37万m3。在通辽市的科左后旗甘旗卡镇、奈曼旗大沁他拉镇、开鲁县开鲁镇、科左中旗保康镇以及科尔沁区中,应该积极做好供水水文地质详查工作,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分析,以便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地下水资源开发方案,解决当地地下水污染问题,同时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2.2防止地下水漏斗问题
(1)实际上,当前通辽市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水位已经呈现出稳定的态势,但其他地区的面积依然在扩大。对传统的灌溉方式进行调整,如喷灌方式代替以往的漫灌方式。不仅如此,还应该将节约用水理念渗透在生活、工业中,做好节水理念践行工作。(2)为了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应该大力做好污水收集处理回用的工作。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有效解决漏斗问题,同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解决地下水利用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西辽河平原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由此能够发现,将以上方式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对于西辽河平原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3处理地下水污染问题
(1)首先,应该对废水,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做到达标方可排放。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必须结合当前的实际增加治污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当前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实际利用率。(2)其次,对工业废渣、生活垃圾进行定点处理,并对城区内的所有渗坑、渗井进行封闭,避免废弃物对地下水产生污染。(3)最后,在通辽城市中应该严禁在供水水源上游出现高污染企业,并对漏斗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基于地下水污染处理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相关工作的科学性,从而有效控制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2.4改善平原的生态环境(1)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同时设置专项资金予以支撑,对西辽河周围的植被进行恢复,不断强化当地土壤的涵养水源能力。(2)积极运用恰当的方式,有效改善西辽河平原的水环境。(3)需要对草原地区的畜牧业进行合理控制,对植被破坏严重的地区需要进行围封,同时在全区内推广轮牧制度。基于此,最大程度上实现对植被的保护。(4)对土壤盐渍化地区的用水量进行严格控制,积极提倡当地农民使用地下水完成灌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轻土壤盐渍化程度。(5)对生态水位进行控制。对于土壤盐渍化地区的生态水位而言,其埋深的约束条件应该在2.0~2.5m左右,土地沙化草甸地区的水位应该为3~4m,土地沙化的灌木区、乔木区中,地下水生态水位的预埋深应该在8m以下。
3结语
在内蒙古西辽河平原中,地质环境问题十分严重,迫切需要做好治理与防护工作。为了满足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地下水资源的开发规划。只有如此,才能够减少污染问题,同时避免发生水资源浪费现象。长此以往,可以有效改善内蒙古西辽河平原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闫龙.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8
[2]刘艳红.基于水资源减少背景下内蒙古西辽河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于春娟,于春莉.内蒙古西辽河平原近20年来地下水动力场与化学场演化规律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21):52-54+56
作者:庞志炜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兴安水文勘测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