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果树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浅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饮食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饮食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果树受病虫害侵害较为严重,要想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开展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文章分析了林业果树种植技术要点、果树病虫害发生特点以及影响果树种植质量的因素,针对林业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病虫害防治策略。
关键词:林业;果树;种植技术;病虫害
保护林业资源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业果树种植中,应用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策略,能够提升林业资源的质量与数量,还能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随着林业迅速发展,果树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受地区、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果树病虫害的种类和为害程度也随之变化。为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对果树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力度。
1林业果树种植技术要点
1.1科学选种
我国林业果树的苗木种类较多,在苗木的选择上,果树种植工作人员需综合分析地区、气候以及土壤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苗木种子。例如,山东省的温带季风性气候可以种植大红灯樱桃、翠玉梨等果树品种。要确保种子符合国家苗木栽培标准,苗木种子需光滑、完整、饱满、具备生产地的检验报告书[1]。当前,我国林业发展迅速,果木业市场研发出多种新型抗寒、抗旱苗木品种,科学选择苗木种子能提升果树成活率,增加果树产量。
1.2合理挑选种植园地
园区条件对于果树成活率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要科学、合理地选择种植园地。大规模的果园要在建立前期对地区气候、土壤等进行调研,远离化工厂、造纸厂和发电厂,客观考察园区条件是否满足果树种植要求,并出具证明条件,确定园区适合种植。
1.3合理使用套袋技术
果树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鸟、虫以及其他生物的破坏,减少产量,降低果农的经济效益。套袋技术主要是指在果实成熟前对果实进行套袋,保证果实不被破坏,提高果实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果实不被环境污染或是树枝刮伤,提高果实的鲜艳度,减少风力对果实的侵害,避免吹落造成产量下降。增加园区的温度效应,可以保证果实在同样的生长环境中,增加果实的甜度,提高果实产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果农的经济效益[2]。近些年,套袋技术被广泛应用,选择套袋技术需要考虑林业果树种植的经济因素,在选择袋子时要选择较厚的袋子,以确保果实产量。
1.4灌溉和掩埋
在林业果树种植中,果树在春天的成活率比其他季节高。春天的土壤温度适合果树成活,果树的根在春天的土壤中不易腐烂,因此,在春天种植果树有助于果树苗木的成活,能够使果树根系与土壤更好地结合。春季雨量较大,能够满足果树对水分的需求,但容易造成果树烂根现象,因此要掩埋后灌溉。要根据果树园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灌溉量和灌溉时间,确保土壤能够与果树根部有机结合,使果树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提高果树质量,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1.5施肥
施肥是提高果树质量的有效手段。在种植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果树品种,根据实际情况施肥,并合理控制施肥量。例如,苹果树成熟较早,对肥料和水分的要求较高,在果树苗木萌芽前要进行施肥,并且要在施肥的同时灌溉,避免根部腐烂。采摘苹果之后要以施加基肥为主,满足果树的肥料需求,要精确计算果树园区的面积,确定果树需要的肥量,将肥料溶解后再施肥。同时,杂草会在生长过程中同果树争抢养分,因此要做好杂草的清除工作。
2果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2.1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变化
近年来,受地区气候变化和农药使用不合理等因素影响,果树的病虫害种类发生变化,同时病虫害的侵害程度也随之变化,部分为害较轻的病虫害逐渐转变成为害严重的病虫害。新的病虫害影响果树的质量,降低了果农的经济效益[3]。病虫害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导致果树难以正常发育,阻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2非侵染性病害有加重趋势
果树的生产周期较长,作为多年生植物,其商业性能显著。在果树生长过程中,为了促进果树快速生长,果农采取大量施肥、浇水灌溉等一系列措施,这极有可能加重非侵染性病害的威胁,增加非侵染性病害出现的可能性,为病害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施肥、浇水灌溉等措施过少,土壤将会失去微量元素的供给,从而引发果树缺素病,例如缺钙症、缺硼症、缩果症等,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
2.3不同病虫害之间相互影响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气候的影响,果树种植园区产生的病虫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病虫害的为害程度也不同。多数病虫害的寄主品种多样,因此,很有可能出现病虫害侵害一种果树后,也对另一种果树产生威胁,为害多种果树,造成果树的交叉性传染,使得果树病虫害预防与治理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例如,果树的树皮与根系在发生交叉性侵害后,果树体内的养分运输将会受到阻碍,影响果树生长,增加果树患病的可能性[4]。
3影响果树种植质量的因素
3.1种植选地
土壤、气候等是果树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地区光照、降水量、气候以及土壤质量的不同会影响果树的顺利生长,影响果树农业的发展。果树的品种不同,所要求的生长环境也不同,土壤作为果树的基础保障,不同的土壤类型对果树的种类有严格要求。当前,影响果树生长的因素有很多,导致果树种植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种植地选择不合理。果树生长需要有营养的土壤以及充足的光照。大部分种植人员在果树种植过程中,只重视土壤的营养程度,忽略其他的影响因素,使得果树出现营养不均衡的问题,影响其正常生长,导致果实的质量较差,甚至出现各种病害。
3.2施肥方式
肥料能为果树提供充足的营养,合理施肥能够促进果树的健康生长,施肥方式不科学会影响果树的正常发育[5]。当前,果树种植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施肥方式,部分种植人员没有认识到科学施肥的重要性,经常出现施肥过多的现象。施肥过多会加快土壤酸化或碱化问题,导致土壤失去活性,难以保障果树的正常发育,还会浪费资源,增加果树种植的支出成本,导致果树无法健康生长。另外,不同肥料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难以把控施肥量会对果树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4林业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1化学农药使用不合理
当前,林业果树种植过程中,化学农药使用不当的问题较为普遍。使用化学农药能有效降低林业果树发生病虫害的概率,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是减少病虫害的有效措施。实际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大部分种植人员极易出现化学农药使用不当的现象,每隔1~2h就会对果树使用化学农药,这极易发生药害,造成果树大量落叶,影响果树正常生长。目前,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有500余种,农药的广泛使用不仅会对果树造成影响,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
4.2管理不当
当前,林业果树种植中使用的技术过于传统,管理方式也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林业果树种植,部分种植人员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种植技术较落后、缺少管理经验、管理不当,严重影响了果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林业果树生产过程中缺乏先进的设备机械,种植人员没有及时购买先进设备,而且对设备认知不足,技术较为传统,因此,果树种植管理水平较低,从而制约了果树种植业的规范性发展。
4.3破坏林业生态环境
在果树生长过程中,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能够有效降低果树发生病虫害的概率,因此林业生态环境平衡是果树正常生长的基础保障。当前果树种植业中,大部分种植人员缺少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识,不重视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性,对生态资源肆意开发利用,严重破坏了林业生态系统,影响了生态环境对果树病虫害的保护能力,增加了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度,使得林业果树面临病虫害大量增长的问题。另外,破坏林业生态环境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弱生态系统的气候调节能力,加剧温室效应,同时还会造成土壤沙化、水土流失,严重破坏适合果树生长的环境,增加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6]。
4.4过度灌溉及施肥
在果树种植及生产过程中,果园种植面积的扩大会加大施肥、浇水灌溉、除草等工作的强度。氮肥是农业生产中需求量较大的化肥品种,其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质量有重要作用。合理施用氮肥能缓解果树生长速度慢、营养不良等问题,但氮肥使用过量,会使果实贪青晚熟、延长生长期,植株柔软、易受机械损伤和病害侵袭,导致果树抵抗力下降。另外,过度灌溉会增加果树病虫害暴发的可能性,严重影响果树防病虫害工作的进行。
4.5喷药效率低
当前,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受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的影响,大部分果树园区长时间使用单一的化学农药以及效率低的喷雾器,容易使果树病虫害产生抗药性,难以有效防治病虫害。另外,喷雾器选择不当容易出现喷药不均,药物分散、雾点较粗等情况,导致大部分区域得不到喷洒。农药喷洒不当导致芽部生长缓慢,使果树叶部受到伤害,容易造成落叶、叶黄现象。喷药时间不合理会使果树病虫害暴发时难以得到及时的治理,造成病虫害防治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果树正常生长。
4.6造林技术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果树业种植人员缺乏造林意识,缺少造林技术,未全面研究环境,未详细了解病虫害发展规律,无法对果树病虫害进行技术预测,没有树立及时防治果树病虫害的意识。不同季节的造林情况不同,所需的造林技术也不同,造林要分析当地气候、土地以及果树苗木的特征,利用有利条件客服不利因素。目前,种植人员欠缺对这方面的考虑,导致病虫害工作效率低下,影响果树防治病虫害工作的有序进行。
5林业果树病虫害防治策略
5.1挑选优质的果树品种
在林业果树种植过程中,果树品种影响果实数量。挑选优质的果树品种能有效预防病虫害,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效率。种植人员要挑选适合种植的品种,并将不同品种果树分开种植,避免出现病虫害交叉为害的现象,合理规划果树品种的种植范围。另外,果农还需去除有病虫害的树枝,及时防治病虫害,做好园区的清理与维护工作,提高果树的病虫害防治水平。
5.2科学施药防治
果树生产过程中,果农可以通过喷洒适当的化学农药有效防治病虫害。首先,确定喷药区域,避免多次对果树喷洒农药,以免影响果树正常发育。其次,在喷洒农药后,果农需要及时清洗喷雾器,避免杂质附着,影响农药的有效性。再次,定期更换农药,防止病虫害出现抗药性,避免农药喷洒于果树的芽、花蕊部位,预防喷洒农药后果树出现生长缓慢的现象。最后,大多数病虫害的虫孔较浅,果农可以使用工具挖掘,提高防治病虫害的能力[7]。在科学施药防治过程中,需交替使用农药。当地政府部门需加强对果农施药技术的培训,确保果农采取科学的防治方式,提高果树质量,进而提高果农的经济收益。果农在采购农药时需注意其有效性,并确定是否具有合格证书和正规生产厂家,切勿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另外,果农需正确使用喷雾器,确保喷雾助剂做过完整的药效试验,确保农药混合配制的安全性、相容性,仔细阅读农药和助剂的标签,切实提升科学防治水平。
5.3向果农普及种植技术
果农是果树种植以及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提高果农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水平,能有效提高果树产量,进而提升经济收益。因此,在实施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时,需采用新型种植模式,将新型种植理念贯彻至种植全程,向果农普及先进的种植技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相关政府部门要开展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的相关培训工作,提高果农的种植能力以及病虫害防治能力。
5.4强化对天敌的保护
针对园区果树生长过程,果农需要建立平衡的园区生态环境,加强对病虫天敌的保护,为病虫害的天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有效防治病虫害。可在园区内引进大量益虫等生物,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果树不受侵害,引进大量的病虫天敌,使病虫难以啃噬果树,提高果树以及果实的质量。引入天敌时要控制好数量,严格控制天敌数量可促进园区生态环境的平衡,天敌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果树病虫害防治[8]。
5.5加强植物检疫和预测工作
在果树生长过程中,园区内除了要有效防治病虫害之外,还需要积极开展植物检疫工作,仔细检查果树苗木及种子,避免病虫害进入园区大量侵害果树。要减少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加大对果农的培训力度,增加监测病虫害的能力,掌握病虫害的动态,并通过分析病虫害特性,推进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6结束语
果树种植是大部分果农的经济来源,应优化果树种植技术,挑选优质的果树品种,严格开展施药工作,科学治理病虫害,强化对病虫害天敌的保护,加强植物检测以及预测工作,制订合理的果树种植方案。结合种植地的实际情况,全方位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刘尚贤 临潭县自然资源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