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在景观园林中应用
摘要:茶文化在中国已经经历数千年的传承。在现代为继续发展和传承茶文化,将茶文化与现代园林景观相结合来表现宣传茶文化是现代茶文化发展必不可缺的。本文论述了茶文化与园林景观的结合点以及发展现状,对茶文化在景观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茶文化;景观;应用;设计
茶叶已经完全融入中国人民的生活之中。为进一步发展和加深大众对茶文化的了解,可以从客观环境入手,将茶文化与现代园林景观结合,让人民群众能从更多方面接触和体会茶文化。
1茶文化的定义和类别
茶文化是广义上的人文文化,是包括了与茶有关系的一系列物质和精神文化的人文文化。所以在整体上可以把茶文化分为两类,然后再进行细分,一是在物质上与茶叶、茶树等事物相关的物件,二是在精神上与茶有联系的精神文化产物。从物质的角度细分,茶文化包括从茶树栽培采集时的工具,到加工储藏的工艺,再到饮茶时使用的茶具、装饰等等能实际使用到的物质。从精神的角度细分,茶文化包括与茶相关的茶道精神,就像礼待宾客的茶德,与茶的相关的行为或是艺术,就像茶艺、茶诗、茶画等人类文化产物,与茶相关的制度和方法,就像多年积累下来的种植茶树时的方法、和茶有关的法规制度等。茶文化并非单纯的茶产业中的茶艺,茶文化亦非人们的单纯的品茶时的精神文化。茶文化作为物质与精神的集合体,包括了饮茶生活中的每一步,从茶叶的生产、加工开始,到人们的品茶之间各个环节都有茶文化,品茶后展开的相关活动也有茶文化。茶文化早在最开始也只是普通的饮料文化,与其他饮品文化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在茶与中国各地文化和特色进一步结合、发展,经过了时间和地方特色文化的洗礼之后,中国茶文化得到了深层次进一步的升华。
2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概述
中国茶叶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酝酿多年后才走向世界,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根据考察中国早期的古之巴蜀国所在的云贵川等地域便生长有野生的古茶树,早在巴蜀时期当地就有茶叶以及茶具之类物品的交易,同时茶在当时被巴蜀用作贡品,充当每年上贡给天子的一部分贡品。经历了秦汉时期,有关于茶叶的种植、加工和饮用等才从巴蜀地传播到其他地域。所以根据对文献的分析,普遍认为与茶对应的广义的中国茶文化早在汉代便已诞生。茶叶在春秋秦朝时期依然作为王公贵族的饮品,经过汉代的经济长期发展和茶叶的种植传播,百姓才有了足够的经济购买茶叶,茶叶慢慢地进入平民百姓的生活之中。茶产业的兴盛则和唐代当时的背景条件脱不了关系,隋唐时期的统一以及南北大运河的建设为不同地区间的茶文化交流和相关经济贸易的发展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记载称道“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在唐代茶叶便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公众饮品,在各地都设有茶馆,可以方便百姓购买和饮用,由此可见茶叶的使用已经完全融入了黎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唐人陆羽也在此期间创作出了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本描述茶叶的茶书――《茶经》,陆羽也由此被喻为茶圣。可以从文献看出,在隋唐时期茶叶的种植和经营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茶叶的广泛普及为后来茶文化的繁荣创造了先决条件。中国传统茶文化在唐代前已诞生,在唐宋时期做到了兴盛,持续加速发展,明清时期茶文化和文人文化结合,更上一层楼。然而由于近代时期的诸多变故,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停滞,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慢慢复兴。从复兴发展到现在,现代茶叶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全面的体系,被细分为茶学,茶叶学和茶文化学等多个子学科。茶文化元素在景观的应用已经有了许多研究和应用设计,但茶文化学的研究相对其他子学科还较薄弱。茶文化在现实的实际使用中效果并不出众,对茶文化传播而言并没有显著的效果。曾贞在《谈谈观光茶园的建设》中讲到,可以将茶文化适当地应用在农业景观园林之中,让游客在观赏的同时能够提高对茶文化的了解,以达到传播茶文化的目的。如今国内许多茶园的设计确实是优秀的自然景观,但茶文化并不是自然风光,茶文化肯定是与人文相结合的。《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提出了将茶文化中茶的一系列要素集合,设计出一种多功能复合型茶园,使茶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又用旅游促进茶文化发展传播。以上是简单地介绍了茶文化的定义和发展情况以及前人对关于茶文化在景观方面应用的观点,本文将继续对茶文化在景观方面的应用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出茶文化在景观中的实际应用方法。
3茶文化应用的作用
茶馆文化便是茶文化最开始的代表之一。到了明代,因为文人风气盛行,部分文人雅士进入茶馆,品茶写作,为后人留下了大量茶文化作品。又有人在当时文人园林之中,赏茶品水,将茶文化融入园林风景之中,形成了特色的文人茶园。就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而已,对当时茶文化在景观应用方面的分析后可以发现,茶文化与中国古典艺术以及景观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密,互相促进发展,茶文化拓展了中国古代艺术创造的领域,而且文人在创作的同时也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文人园林以及宗教建筑的风景园林和建筑设计中,中国传统设计手法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其中表达出“静、清、雅”等设计风格又正好和饮茶给人心带来的感受相契合。自从20世纪90年代茶文化开始复兴以来,茶文化便凭借其极具特色的传统的休闲和养生方式,独特的风景观赏和经济价值,和服务业提供的娱乐享受,迎合旅游和服务业等的各方面发展趋势,形成了现代旅游业环境下的茶文化旅游产业。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养生的茶产业便有了更多的动力去发展。对于现代人来说,茶文化不仅是休闲饮茶的文化,同时也是地方文化的体现。当地的景观环境正是茶文化具体体现的主要部分之一,也只有在茶文化氛围浓郁的茶景观环境之中,人们才能全身心的去品茶赏茶,去体会茶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内涵,以达到宣传茶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作用。宣传茶文化的同时,也是在宣传和保护地方传统文化,许多地方的地方文化构成相对较为简单,若能与茶文化结合形成地方特色,能更好的保护地方传统文化。
4在景观设计中应用茶文化的手法思路
现阶段应用了茶文化的景观大多靠近茶叶产地,作为辅助宣传产地吸引游客,以增加茶产业经济,或者是作为借助历史文人文化和茶区独特自然风光而建设的特色茶景观,用来宣传特色茶叶文化或者地方文化。设计时合理运用茶叶、茶树、茶文化和茶元素等要素在景观之中的应用以增强茶文化的氛围。要突出茶文化重点,保证让人感受是在观赏茶文化的景观而不是观赏普通的自然风光,以达到宣传茶文化的目的。
4.1茶文化与地方文化结合
在景观设计时茶文化与地方文化结合是茶文化景观设计的常用手法之一。在设计出良好的景观的同时,增加人文特色,就像许多地方在设计茶园时,将景观和采茶相结合,让游客在深入景观进行观赏的同时,能够学习到茶叶生长或者采茶方式等的相关的茶文化知识。运用在产茶到饮茶的各个环节中都融入文化的设计手法。不同地域有不同的产茶、制茶和饮茶手法,以及不同的特色茶文化。以荆楚地域为例,湖北鄂南特色的茶艺“采茶戏”,阳兴采茶戏作为地方特色,深受地方居民的喜爱。湖北有着大量包含茶元素的戏曲、诗词、歌舞等地方文化,都可以在设计茶园景观时使用。使用因地制宜的设计有利于保护茶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宣传不同地域的地方特色。
4.2茶文化与名人艺术结合
发掘茶文化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联系,借助历史名人的名人推广效应,以达到宣传茶文化和宣传景点的目的。就像被誉为茶祖的神农氏,于尝百草时辩茶,向游客讲诉可能的关于茶叶使用的起源。就像茶圣陆羽,许多茶文化景点都有借助陆羽带来的名人效应。陆羽的故里天门则是其中最典范的,湖北省天门市作为茶文化之乡,其大力宣发茶文化,将陆羽视作天门最大的资源品牌,设计出了一系列的景观,就像陆羽像和陆羽故园等具有茶文化的优秀景观。还有许多其他地方也有塑造陆羽古道,陆羽茶室等景点,借此来宣传地方,以求能带动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发展。再例如写出“从来佳茗似佳人”千古绝句的苏轼,诗人苏轼在饮茶后写出的诗词也是茶文化中的精华,可以将其创造出的作品以对联等形式装饰在景观之中。这些历史人物中与茶文化有联系的故事和艺术作品都可以添加进景观设计之中,甚至以文人作为主体来设计出文人茶文化园林景观。茶文化作为人文文化,还有许多的历史人物参与其中,都具有相当的茶文化价值,值得去发掘、运用。
4.3茶文化中的动静结合
部分茶园景观主要仍以观赏为主,在茶园中放置有着茶文化元素的景观和建筑,还有许多茶文化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出了制茶的景观,将制茶工艺中的工坊、工具放在景观之中,来增加茶文化的氛围,或者是设计出茶文化博物馆,让游客能够学习和提高茶文化知识。这是茶文化中“静”的体现,也符合饮茶时人的静雅感受,但同时也要有“动”的体现,才能给景区带来人气,给茶文化带来活力。在设计茶景观的同时,要考虑动态发展的情况,为其中活动留出必要的空间环境。就像采茶,茶园景观中的部分区域被用作于采茶活动,同时采茶地区又与制茶地区相邻,可以让游客自行体验制茶的过程,或者观赏制茶的过程。另外在适合观景的地方,留出饮茶的场所,方便游客观景饮茶。动静结合,将生态、生产和娱乐等茶文化元素融为一体才有利于维持茶文化景点的活力。
5茶文化应用的具体设计手法
5.1道路景观设计
在设计茶文化景观时,要考虑茶叶从生产采集到制作加工,再到销售饮用的流线型设计,设计要做到整体协调,满足设计的规范要求。流线型设计让游客能在不同环节体验了解到与之相对应的茶文化要素,从采茶时的茶园景观,再到制茶时的制作加工工艺,再到饮茶时的茶具等茶文化要素都可以利用。同时在设计道路时,将茶文化要素凝聚后的符号或者标识通过铺装等形式装饰在道路或者街道两侧墙壁上,借此设计出一条具有茶元素的古道,以此来增加茶文化的氛围。
5.2植物景观设计
植物方面自然是选择以茶树为主的自然景观。根据当地选择适合生长的茶树作为自然景观的主体,同时根据地形的高低起伏来设计出适合观景的生态茶园。在选择茶树时要考虑茶树的变色开花情况,根据季节气候时期的不同,茶叶和茶花会有不同的观景效果,合理安排植物之间的配合,整体协调规划,确保茶树能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展现出不同时期不同特色的茶园景观。
5.3建设景观设计
建筑作为景观设计中的核心要素之一,与茶文化有所关联的建筑主要是茶室、茶馆和茶亭一类饮茶时的场所。此类建筑按照中国古典建筑形式仿制,根据宣传茶文化背景时期的不同,设计出与背景时代相符合的“静”“雅”等类型的古建筑,同时在装饰中加入包含茶元素的画作、诗词、对联等艺术作品,以此来突出茶文化的要素,增加景观中茶文化的氛围。即便是室内的茶室也要满足建筑的自然观景需求,例如日本的茶室“数寄屋”,茶室与外部庭院的露地之间的空间关系独特而又巧妙,能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受。
5.4水体景观设计
水与茶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水景的形式各式各样,为体验饮茶时宁神的感受和茶文化整体古典的雅致,水体不宜采用过于喧闹的流水,可以采用朴实的叠水、水池等一类水体景观,例如日本庭院中使用的“添水”,有水声又有竹子敲打石头的清脆响声,为日式庭院增添了禅意。但为设计出生态的茶园景观必须要合理的安排水体的利用,以确保茶树的健康生长。
5.5小品景观设计
茶文化具体仍要靠穿插在整个景观中的小品来突显。小品设计的不同是区别茶文化景观和其他文化景观之间不同的最直接方式。景观小品的选择根据地方茶文化特色采用与之相呼应的特色小品,塑造出特色的形象,将有关于茶文化的故事或者符号等要素添加到墙壁、铺装、旗帜、标识等景观各处。在设计美化环境的基础上,保证茶文化应有的内涵,尽可能地体现出地方茶文化与众不同的特点。设计时将茶文化元素应用到景观各处,充分利用各项景观要素,按照景观规范合理设计,重点突出茶文化,使茶元素能给游客留下印象,以确保茶园景观的长久发展。把茶文化塑造成最显著最具有吸引力的特征,作为能吸引消费者游客前往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做到满足消费者的休闲娱乐甚至学习了解茶文化的需求。核心要点在于利用茶文化元素刺激游客消费,同时宣传地方特色,以达到促进地方产业经济和茶文化的持续发展。
6结论
茶文化在景观方面的设计要点还是在于因地制宜。尊重不同地域茶文化特色的不同,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茶文化景观设计,才能设计出既符合自然生态,又能充分体现人文和茶文化价值和内涵的供人观赏和学习茶文化的景观。茶文化在景观的应用方面还有极大的潜力有待发掘。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全国各地传播的广域文化之一,茶文化的影响范围可以说是相当巨大,同时景观也作为现代生活中必要的元素,两者的结合相辅相成,茶文化能为景观的设计锦上添花,茶文化在景观的应用也能拓展和保护茶文化。
何俊江 赵振军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长江大学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