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环境治理论文 > 新时期农村水环境治理思路

新时期农村水环境治理思路 

日期:2018-03-16 09:59:44人气:1253

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以及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畜禽养殖排放的废物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市污染转移给农村的水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在2014年举行的第八届环境技术产业论坛上,有关部门介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2300×104t/d,但村庄的污水处理率只有约8%[1]。农村水污染问题诱发各种疾病,危及到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1农村水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当前,造成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原因主要有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染以及城市污染转移等因素。

1.1农民生活污水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康居点数量增速明显,农村居民的聚居模式逐渐由原先的分散状态逐步发展为相对集中的生活方式,大量生活污水未经排放直接倾倒入周边河流水体,致使农村很多地区的小溪和河流俨然成为了“黑河”,进一步加剧了原本就极为脆弱的农村水体,威胁着饮用水源的安全。

1.2农业面源污染

我国是农业大国,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为了提高耕地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农户加大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化肥农药生产、消费大国,年均农药的使用量约为32×104t左右,平均每公顷的农药施用量约为2.49kg。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在提高农业产量、创造更多收益的同时,也对农村的水环境和农村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危害。据统计:我国一般农药只有10%~20%附着在农作物上而被有效利用,其余的80%~90%的农药流失进了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并在灌溉或降水等淋溶作用下流入了沟渠、江河等而污染农村水体和农村地下水。

1.3规模化畜禽养殖

近10年来,我国农村的畜禽养殖从农户的分散养殖逐渐朝着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模式发展,无论是畜禽养殖的规模还是数量都呈不断增长态势。据2012年环境统计数据,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超过了16万家,单位土地畜禽量山东省最高,达到了1168头当量猪/km2[3]。2013年,山东省畜禽养殖产生粪便1.89×108t,尿液9436×104t,有15个市的单位耕地面积粪尿负荷超过欧洲每公顷30t粪尿还田的限量值。养殖粪便COD排放量占全省的68%,氨氮占37%。目前,全省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60%,污水处理利用率40%。

1.4乡镇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业工业化进程的产物,乡镇企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吸纳了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但另一方面,我国乡镇企业普遍存在布局分散、规模小、经营模式粗放等特征,许多造纸、印染、电镀、化工等乡镇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到周边的河沟,大量杂乱堆放的工业固体废物对地表水以及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对农村周边的水体污染构成了严重威胁。

1.5城市污染转移

城市污染转移,又被称为农村环境污染的外源污染,这也是近年来城镇化发展农村水环境污染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随着城市环境保护执法力度的加大,以及城市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更多的高耗能、高污染型企业逐渐开始向农村转移,导致了以城市为中心的水体污染正逐渐向农村发展,尤其是在城郊结合部成为了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水环境污染。

2新时期农村水环境治理对策

农村水环境污染呈现来源复杂,分布面广,治理难度大等特点,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相比,农村污水治理难以集中收集,难以实现管网集中处理模式。就当前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现状特点,应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增量,积极采用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结合农村居民经济实力和知识水平,发展适当地的治理技术,切实改善农村水环境现状。

2.1农村居民生活污染防治

根据当地农村居住人口数量、居住集中程度以及污水的产生量合理的选择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技术。对于人口密集、人口数量大和污水产生量大的中心村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建立小型的污水治理厂,在周边村镇居民点附近埋设完善的管网系统,收集污水后集中处理,选择活性污泥法和SBR法治理污水。对于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居住相对分散、人口数量小的区域,加强居民的环保教育,做到垃圾的统一堆放和分类管理,建议发展建设投资小、技术成熟、运行费用低、维护简便的技术,并可利用现有坑塘、沟渠建设人工湿地公园,对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强化处理和存储,取得污水资源化利用和美化乡村环境双重效果。

2.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教育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改善农业种植灌溉方式和施肥方式,大力发展滴灌技术,加强对土壤的监测,实行科学施肥、定量施肥;增加有机复合肥和生物肥料的使用,减少肥料流失,提高化肥使用效率。积极推广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积极开发、推广和应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减少油剂农药的使用量,提高施药技术和方法,鼓励企业研发并推广多效抗虫害农业,减少从源头上农药的使用量,切实从源头上减少因农药的使用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2.3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积极推进集约化畜禽养殖与生态农业的农牧一体化发展之路,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对规模化养殖企业的畜禽排泄物收集处理加强监控,引导畜禽养殖企业对畜禽排泄物的资源化处理模式,对接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鼓励农村大力发展沼气,大力发展沼液、沼渣的就地有机肥转化,实现畜禽养殖场污染物的资源化利用。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畜禽养殖企业的基础数据的掌握,即养殖场的数量、养殖场的规模,结合农村实际,合理布局,控制畜禽养殖发展规模,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杠杆作用,引导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做好畜禽排泄物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2.4乡镇企业污染防治

准确掌握辖区内的乡镇企业生产规模和生产工艺,鼓励乡镇企业引入清洁生产模式,坚决治理和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和高污染高耗能型乡镇企业,对于污染严重的乡镇企业,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对预期治理目标不能实现的,要坚决予以关、停、转,坚决防治已有乡镇企业的水环境污染,条件允许的区域,应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以实现污染的集中防控。帮助企业做好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积极推行节能环保技术。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要严格从源头做好把控,在招商引资时,要大力引进绿色、环保型产业进驻。根据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建设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

2.5加强环保监察力度

环保监察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环境现状的监察力度,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领域的环保监察,坚决防止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现象的发生。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加强向村民讲述环保的重要性,提升村民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认识,拓宽环境污染线索举报途径,设立专项资金,鼓励村民对违法乱排污染行为的举报,充分群众的力量,共同做好农村水环境保护工作。

3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小觑。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技术、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既要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制度的制定和落实,也需要企业、养殖大户增强环保意识,还需要村民积极的参与进来,发挥多方积极性,共同做好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努力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作者:汪新 单位:德州市环境保护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