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种植技术论文 > 冬作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探析

冬作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探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5-08 13:03:00人气:395

摘要:近年来,冬作马铃薯作为广西多地提高冬闲田利用率、助农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产业项目,在发展粮食生产、增加农民种植效益、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冬作马铃薯高产目标出发,对抢抓农时、推广良种、适时种植、加强管理等种植技术要点进行阐述,以期为马铃薯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冬作马铃薯;高产;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冬作马铃薯具有周期短、见效快、产量高、耕地利用率高等优点,在广西大部分适种地区得到了有效推广。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需抓住选用良种、抢早种植、加强管理、预防冻害等关键环节,提高马铃薯种植技术水平,促进马铃薯种植产业健康发展。

1选用良种

优良品种是增强植株抗性、提高产量、增加种植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冬作马铃薯应根据当地生产条件,选择生育期适合、产量高、品质好的马铃薯抗性品种。根据种植经验和市场检验,种植表现好的马铃薯品种主要有‘费乌瑞它’‘桂农薯1号’‘中薯3号’‘兴佳2号’‘合作88’‘大西洋’‘青薯3号’等[1]。采用春播秋收的马铃薯块茎作种,要确保种薯无病虫害、无腐烂、大小均匀。选购种薯时,要注意商家是否“四证”齐全,即农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种子合格证、植物检疫证;同时,要观察种薯标签、包装是否符合规范,坚决杜绝“三无”种薯、冻坏种薯。

2种薯处理

为缩短马铃薯田间生长周期,预防土传病害,应在播种前预先对种薯进行晾晒、切块、消毒等处理。播种前15d,把种薯放在通风、阳光直射处晒种1d,以达到解除薯块休眠的目的。剔除病薯、烂薯。切种前对切刀、切板进行消毒,防止传播病害。如果种薯重量小于50g,可不切块;如果种薯重量大于50g,可切块,每个薯块以25~30g为宜。切块时,用切刀沿顶芽向下纵切,每个种块保留1~2个芽眼。种块以菱形四面体为佳。随切随把种块放入凉水中洗去切面的淀粉浆,之后再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可将种块浸泡在可杀得3000可湿性粉剂溶液或0.5mg/L赤霉素水溶液中30min,捞出后将切面向上放置1d,利于种块切面结皮,也可用生石灰包衣来进行消毒处理[2]。

3种薯催芽

冬作马铃薯提倡催芽播种,有利于增强植株长势,以保证苗齐苗壮。种薯经切块、消毒后,可上床催芽。催芽床一般以地窖为最好,也可选择通风、阴凉的空房。采用沙床催芽,分层放置,即催芽床上铺一层湿润细沙,沙上放一层种块,上面再分层铺放细沙和种块,最多铺3层种块。催芽过程中,保持室温在15~25℃,不可高于25℃,否则种块幼芽较弱;细沙以湿润、手握成团但不出水为宜,如果沙子过干则应适当喷水,但喷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幼芽茎部生根,影响新根萌发。催芽期间,每2d检查一次种块,如发现烂薯应及时挑出,并把烂薯周围的种块挑出,晾晒后再催芽。经7~10d种块可出芽,芽长1cm时,将种块挑出,放置在室内散射光下绿化幼芽。幼芽变绿、健壮即为合格芽。

4整地施肥

选择前茬为水稻或玉米的地块播种。前茬作物收获后,选择晴朗天气深耕30cm左右,并结合翻耕施底肥。为确保土壤养分均衡,有条件的种植地区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整地前,每667m2均匀撒施腐熟的农家肥1500kg。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对钾肥消耗最多,其次是氮、磷肥,因此,配施马铃薯专用复合肥(16∶13∶16)100kg、尿素15kg、硫酸钾20kg;同时,对土壤进行消毒,预防病虫害发生,每667m2用5%毒死蜱与10kg细土拌匀,随整地翻入土壤,充分混合。之后精细整地,做到土壤细碎、无坷垃、无石块等杂物,地块平整,上暄下实。

5适时播种

冬作马铃薯的适宜播期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最迟不得晚于11月末。提倡机械播种,可使用背负式双行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起垄、覆盖地膜等全部作业。机播作业要合理设置操作参数,避免漏播、漏肥。覆膜后要及时清沟盖土,防止大风揭膜。采用人工作业的地块,先用农机打垄起畦,采用双行单株播种方式,大行距80cm,小行距40cm,株距20~25cm。垄上开深15cm、宽10cm的播种沟,先施入种肥,覆土5cm后,摆放种块。用培土机覆土后盖地膜,再覆土压实垄沟地膜。播种时,每667m2施入三元复合肥(15∶15∶15)150kg、硫酸钾肥15kg,要做到种肥分离,避免烧苗[3]。冬作马铃薯播种量为150~200kg/667m2,种植密度为4500~5500株/667m2。

6播后管理

6.1水分管理

播后应保持田间土壤湿润。如遇干旱,可通过垄沟适量灌水,以保证苗齐苗壮。如在苗期遇大雨天气,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沤坏种块。

6.2及时除草

播后苗前可进行封闭除草。为防止药剂渗入土壤对马铃薯幼苗造成药害,可在覆膜前选择33%二甲戊灵乳油,每667m2用量200~300mL,兑水喷雾。在马铃薯幼苗3~5叶期,如果田间杂草较多,可使用马铃薯苗后专用除草剂进行防治。喷药时要注意降低喷药高度,尽量接近地面喷施,避开马铃薯植株。

6.3合理施肥

马铃薯苗齐时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m2追施尿素10kg。幼苗展叶期每隔10d叶面喷施0.1%硫酸镁+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也可喷施过滤沼液+0.3%磷酸二氢钾溶液,共喷施3次,要求均匀喷湿叶片。地下块茎迅速膨大期,每株追施硫酸镁50g,可兑清水淋施,以促进块茎生长。马铃薯属忌氯作物,不可施用氯化钾和含氯离子的复合肥。

7病虫害防治

重点抓好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蚜虫、地老虎、窄缘施夜蛾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7.1马铃薯早疫病

发病初期,每667m2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80g,兑水60~75kg喷雾,或40%丙环唑1000倍液,或64%恶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d喷1次,连喷2~3次。也可每667m2用30%嘧菌酯・戊唑醇悬浮液40mL喷雾防治,连喷3次[4]。

7.2马铃薯晚疫病

预防晚疫病,可在齐苗后每667m2使用丙烯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200g兑水50kg喷雾,或使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00g兑水喷雾进行预防,每隔10d喷1次,连喷3次。对已发病地块,可每667m2使用76%霜脲・锰锌100g、250g/L嘧菌酯悬浮剂20g、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20g、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120g或0.5%苦参碱水剂90g兑水均匀喷雾防治。若喷后6h遇雨,应及时采取补喷措施。这些药物应交替更换使用,每隔7d喷1次,连喷2~3次。

7.3马铃薯病毒病

该病主要以蚜虫为传毒媒介,因此,应结合蚜虫防治同时进行预防。扑杀蚜虫可每667m2使用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剂10g或10%烯啶虫胺水剂15g兑水喷雾,每隔7d喷1次,确保大面积灭蚜效果。植株发病时要及时拔除病苗,带出地块销毁,同时交替使用1.5%烷醇・硫酸铜可湿性粉剂、8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5]。

7.4地老虎

可在地老虎1~3龄幼虫期,用50%二嗪磷乳油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液进行地面喷雾,杀灭幼虫。也可采用毒饵诱杀法杀灭成虫。用90%晶体敌百虫1kg兑水10kg配制成毒饵,均匀喷洒在100kg炒香的麦麸上,拌匀。每667m2用5kg毒饵,在傍晚时分撒在植株基部,可起到良好的诱杀效果。

7.5窄缘施夜蛾

该害虫易发生在前茬为水稻且覆膜种植的马铃薯地块。可在播种时每667m2用3%噻虫嗪颗粒剂3kg拌肥撒施田间进行防治。

8防寒抗冻

冬作马铃薯在12月中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易受冻害,必须做好防霜抗冻工作。密切关注气象预报,提前做好防寒抗冻工作。首先,冻害常发地区要优先选用耐寒品种,如‘桂农薯1号’‘桂农薯4号’等。其次,霜冻发生前,可提前1~2d放水进沟,保持土壤湿润,帮助植株抗寒。如遇严重降温天气且田间积水时,则要及时排除积水,提高土壤通透性,提升土壤温度,提高根系和植株的耐寒性。再次,可在霜冻或冻害发生前,用农膜、稻草、草帘、麻袋等覆盖植株,也可搭建小拱棚覆盖薄膜。最后,在冻害到来前1~2d,喷施“天达2116”等植物防冻剂,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以减轻冻害对植株的危害[6]。

9总结

做好科学种植及田间管理,是提高冬作马铃薯产量及质量的重要保障。要抓住催芽播种、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和防寒抗冻等关键环节,切实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冬作马铃薯种植产业健康发展。

韦文震 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