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应用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在农业方面有着面临人口数量的压力,同时也有着几千年丰富的农耕文化和技术经验。玉米的培育和种植在众多农作物中是相对占用面积较为广阔且丰收效益较高的,于此同时玉米也是许多副食的原料作物;这也使得我们需要研究更加先进的培育技术以及种植方法以此来保证玉米作物的质量以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简要探讨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在玉米农作物生产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此类种植技术的研究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玉米生产;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
引言
玉米种植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的高低与种植技术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不断引进新的玉米种植技术是确保玉米种植高产量的基础,而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技术。该技术首先需将土壤松弛,以休耕轮换的种植形式为玉米成长提供所需的营养,确保玉米的质量和产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农业当中,玉米种植范围最广、效益最高,这便要求采取有效技术来保障玉米的产量,为农户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宽窄行交替这一种植技术属于新型技术,能够在我国大多数地区上使用,从其所产生的效益来看值得推广,对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产生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就针对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进行探讨,对该技术进行相关介绍,说明该技术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并分析其在玉米具体种植过程中的应用情况。
1浅析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
首先,宽窄行种植是指利用在农田中较为宽阔的土地面积对农作物的种植进行宽行和窄行相间排列的播种方式进行种植;通过对农作物有规律,有计划的播种种植,以此来实现农作物得到更加优质和高效的收成。宽窄行交替的种植技术主要是改变和提高了种植农田的种植密度,通过精密细致的计算,从而使得农作物在农田中的密度能够有所改善,以此来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对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来说宽窄行交替的种植方式并不算较为新颖的种植技术,但其所具备的诸多优势是许多种植方法无法所替代的,尤其是在一些地区进行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采用宽窄行交替的种植技术是最为常见,也是最容易上手和收获成效的。在经过前人和许多农业专家不断反复的种植实践过程中,发现宽窄行交替的种植技术对于宽窄两行的距离和范围是需要调节控制出一个最佳数据,才能够使得在玉米或其他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有最适宜的密度供其生长和收成。经过研究发现宽窄行适宜的种植密度可达到1万~1.2万株/667m2;且根据农业技术部门的相关试验得出的数据显示,同样的地块采用等行距和宽窄行种植进行比较,宽窄行交替的种植技术可以使得产量有一定比例的增长,较等行距的种植方法来说,约可实现20%以上的产量增加。宽窄行交替的种植方法采用不等距的宽度进行农作的播种种植,其中窄行的行距以25~33…cm为区间,宽行的行距以60~66…cm为区间是最合适农作物种植的。在这样的科学行距之下,宽窄行之间的种植可增加30%以上的密度;通过对宽窄行距科学有效的控制从而可以使种植密度较等行距的种植技术有所增大,从而进一步能够更好的提高产量。
2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具体运用
2.1耕作的方式以及距离的改变
在过去的玉米耕作中,由于玉米的成活率较高且种植方式较为简单,人们对于玉米的培育和种植都较为的简易且科学性较低。同时玉米的产量较高,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等行距的在种植方法看似可以带来更多的收成和效益;在玉米播种的过程中,很多务农人员都较为密集的播撒种粒。但经科学的农业研究以及不断的试验,农业专家们发现,较为密集的等行距进行种植,减小了农作物生长的密度空间,使得农作物收成出现了一些年收成停滞不前的现象。这是因为密度空间的大小影响了玉米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通风透光调价,从而影响了玉米农田最后的收成。不仅如此,在等行距的种植方法下,玉米农田在中后期的成熟待收割时,由于种植的行距较为小,其实并不利于农田的整理;过于密集或是不够宽松的空间都并不利于务农人员在收割时更好的去规划农田,从而可能导致农田过后的使用率收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宽窄行交替的种植技术也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针对性解决,在玉米田地中,种植的距离有规律性的以宽窄的形式分布排列开来,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可以更好的进行土地管理;这也是因为玉米的秸秆长的较高且叶子较为分散,如果以等行距聚集的形式也不便进行收割。由此可见,宽窄行交替的种植技术从种植距离上着手,改变了玉米地中过去的等行距密度较小的种植模式,通关一宽一窄交替种植的形式既有利于玉米前期的生长,同时还有利于中后期的收割工作。从根本的耕作方式上进行改良,使得玉米农田的效益有所明显的增长,同时玉米的质量也有所提高。
2.2施肥以及收获方式的改变
在过去之所以采用较为密集的等行距种植技术,其目的仍是能够更好的创产增收,使得农田在有限的范围之内能够尽可能有更好的收益;但实际上为了使有限的土地能够种植更多的玉米,农田里的等行之间的距离是很窄的,而过窄的间距也为施肥过程和收割时造成了许多的难度。尤其是,在玉米收获之后需要将其秸秆拉出耕地,再而通过机械设备进行粉碎;这样的工程对于利用等行距的种植技术是必须要开展但又不变开展的,这无疑是为务农人员增加了许多大量但不必要的工作量。在合理采用宽窄行交替的种植技术以后,可以利用宽窄的不同间距在左右两侧都预留出30~40…cm左右的根茬范围;这种的范围预留使务农人员施肥更加方便,不会去接触磕碰到庄稼。与此同时也能够在玉米收割之后有足够的根茬空间供其秸秆进行自我腐烂,实现还耕于田的高效利用。宽窄行交替的种植技术既可以保证了田地里的土壤肥力不被大面积的破坏,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防治农田中的水土流失流失问题;通过更好的保护土壤环境和土壤质量,进一步使得玉米种植能够得到高效益的收成。
3玉米农田采用宽窄行交替种植的技术要点
3.1通过对耕距的改变,实现休闲种植
改变传统的等行距种植技术,减少土壤的种植压力,从而恢复和保护土壤的良好种植环境和质量是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的要点之一。通过对宽窄行种植的轮换种植,宽窄行轮流作为休耕带和种植带,使得土地的肥力可以更好的保持,同时也可以避免造成水土流失等现象。在对耕距改变的过程中,其实是对土地环境的进一步保护以及对土壤质量的保持和优化。从而进一步可以进行休闲种植,也使得玉米的收成更具高效率以及经济效益。
3.2整地,播种的时间需适宜
虽然宽窄行交替的种植技术具有其一定的优越性和科学性,可以使玉米田地的耕种更具备效益;但同时务农人员在耕种的过程中依然需要重点注意对土地的规划和修整。科学和经验来讲,每年的秋季是对于玉米农田整地较为合适时间,并且如果有条件的农田可以采用农家肥来进行整地,使土地具备更加优良的质量和供植物生长的环境。同时由于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存在休耕带和种植带两种土壤环境,所以对于其的播种也需要格外注意,需要注意不同土壤环境下土质湿度和温度等问题;确保玉米胚芽生长环境的优良性。
4结语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玉米种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是影响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玉米种植行业中,对种植技术进行优化与升级,能够有效的提高玉米种植产量,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在以往的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先将土地深松,在采用地垄宽窄相同的方式种植。近年来,为了提高玉米种植产量,我们开始应用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自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以来,我国经济领域就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在我国的经济领域中,农业经济占据着十分基础的地位,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我国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也被应用于农作物种植中,有效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王波.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技术应用浅谈[J].新农业,2019,(11):41-42.
[2]尹晓玲.玉米宽窄行交替种植方法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21):17.
作者:胡冰 单位:沂水县农业农村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