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园林绿化工程苗木种植技术
摘要:苗木种植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改善城市环境,要严格把控其技术要点。简要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苗木种植技术的要求,并通过确定苗木质量与行距、设置苗木中置深度、妥善处理土壤结构、规范苗木栽种方式等要点,以此提高苗木种植技术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苗木种植技术;栽种
环保理念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达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效果,需要注重苗木种植技术的有效应用,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苗木类型,这样才能有利于改善当前城市发展水平,在苗木种植技术的支持下顺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1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苗木种植技术的要求
1.1合理采购苗木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应用苗木种植技术,需要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才能确保苗木种植达到最佳效果。合理采购苗木十分重要,只有选择的苗木品质较高,在后期种植期间才能体现出良好的长势,进而为城市园林的发展提供重要基础。一般情况下,在选择苗木时需要尽量选择根系发育完整的幼苗,这样有利于后期栽种与管理。另外,在采购期间还应当注重幼苗的抗病虫害能力,结合地区条件,选择对栽种区域易发病虫害具备足够抗性的品种,同时在植株引进过程中,要确认原产地,保证其在两年之内未发生大面积病虫害,避免部分幼苗将病菌、幼虫等带到城市园林中,以免栽种后出现大面积死亡等现象。同时,若条件允许需选择比原设计规格稍大一些的株体,以便后期能更加便捷的进行修剪与再设计。为城市园林中建设使用的苗木,其观赏价值同样作为选择的基础要素之一。其原则为,植株自身枝条延展性较好且生长方向较为固定,利于后期形态修剪工作;植株自身高度要与园林设计需求相符合,保证园林植物景观的整体性;乔木选择时,要优先选取下部无枝条生长的品种,便于园林景观整体布局。所以,采购人员需要积极听取设计人员的建议,确保所采购的苗木类型符合施工标准。
1.2注重施工水质
苗木生长对于水质要求较高。因此,施工人员需要事先设置好浇水时间,通常水分补充时间应当集中在傍晚或者清晨,有利于植物吸收。并按照苗木生长的不同周期为其提供相应的水分,苗木移植初期必须提供充足的水分,而后依据苗木品种的不同制定合理水分补充计划,这样才能确保苗木不会受过量灌溉影响导致根系腐烂,使苗木茁壮成长。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在水源选择方面,应保证灌溉用水无任何污染且酸碱度适中,必要时可进行取样调查,以免灌溉后对苗木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1.3控制土壤养分
苗木的生长除了与水质有关外,还与土壤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应用苗木种植技术时还需合理控制种植场地土壤的酸碱性。通常情况下,类似于盐碱地或是遭受污染较为严重的土地并不能为苗木的正常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因此,若在此类土壤中种植苗木,务必对其进行改良。比如针对碱性较大的土壤,可适当施加酸性肥料,使其酸碱度得到调节,在水分充足的地区也可以采用大量流水冲刷的方式进行盐碱地改良,这样才能接近土壤种植标准。当土壤硬度较大时,也应当提前进行翻土,对于板结的区域进行人工碾碎,使其土质松软,具有更好的透气性与吸水性,以便苗木在后期种植后能在良好的土壤环境下顺利生长。同时,当土壤自身营养物质含量较为稀少时,同样需进行肥料补充,肥料补充手段通常包含苗木移植前底肥的施用,以及后续过程中一年2~3次的追肥,肥料的种类与数量需要由苗木品种与土壤营养物质含量确定,但其基本原则为以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仅作为营养元素结构调整手段。
2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苗木种植技术的应用要点
2.1确定苗木质量与行距
为了保证苗木质量,需格外注重苗木运输效果,以此提高苗木成活率。首先,在苗木运输时,应尽量保持苗木上下两端相互垂直,若苗木存在弯曲之处,也应实现弯曲方向与风向的一致性;其次,要避免长时间运输。若施工现场与苗木采购地点相距较远,应在苗木根系处包裹土球或者利用潮湿的草垫进行防护,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苗木干枯等问题。,必要时可在苗木原产地直接进行枝叶修剪,以减少运输进程中的水分散失。由于运输道路上会出现各种颠簸或剧烈摇晃状况,故而可借助绳索加以固定;再者,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需要苗木体现出较强的美观鉴赏价值。所以,应在摆放苗木时注意其规整性,并在施工时利用水准网等设施促使苗木种植能体现出标准排列的效果;最后,在确定行距时,应根据苗木生长特性为其提供适当的生长空间。同时可借助设置标杆树的方法合理设计苗木行距,进而为后期园林建设提供重要保障。园林中苗木行距确定的基础原则有:第一,行距预留要能够满足植株不断生长的空间需求,避免人工移植植物之间产生营养及空间的竞争;第二,结合园林设计进程中,该区域的功能确定阳光雨水遮蔽程度与空间整体隐蔽程度,对植物间距进行合理调整,充分发挥园林中植物排列的特色。
2.2设置苗木种植深度
苗木种植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为苗木提供适当的种植深度,以便能及时获取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实现良好的长势。通常种植深度较浅,极易导致苗木发生倾斜甚至枯萎状况,若过深也不利于苗木发芽,要科学设置种植深度。根据相关调查,适合苗木生长的种植深度以土球高于地面5cm为主,这样才能确保种植后苗木能定期吸收到土壤中的养分。此外,由于部分地区风势明显,苗木在生长阶段常会出现倾斜现象,要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为其提供支撑,如可利用竹竿等材料制作三角形支撑脚架,使其固定效果更好,也能确保苗木根系发育良好。而在雷雨天气,苗木根部会因水分过多而导致稳定性不佳。所以,还需采用底部支撑的方式,使其在恶劣天气里仍然能够正常生长。同时,在施工时还应进一步确定土壤沉降量,应将其控制在30cm范围内,并做好回填压实工作,这样可为苗木种植提供更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施工质量[1]。
2.3妥善处理土壤结构
在苗木种植技术实际应用时,需妥善处理土壤结构。首先,为了给苗木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应详细检验种植区域内的土壤性质及地下水矿物质含量,并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种植方案。一般需保证土壤pH值处于6.5~8.5,且含盐量≤0.3%。一旦检测数值与实际标准存在出入,应当改造好土壤结构后再进行种植,这样才能使苗木获得良好的长势。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针对不合格的土壤结构,在调整时可在土壤中洒入草木灰,以便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满足苗木生长需求;(2)整平土壤,土壤在苗木种植后需保持平整,使园林景观在外观上给人整齐、美观的感受,必要时可在翻土后反复压实;(3)当苗木种植工作完成后,需及时喷洒营养液,以便苗木根系发育完整。通常采用的是萘乙酸与酒精、清水的混合液,它可为苗木提供相应的营养供应;(4)在寒冷天气里,为了防止苗木出现根部冻伤问题,可在苗木根部覆上一层薄膜,进而达到苗木防护目的,促使苗木为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带来重大助力[2]。
2.4病虫害防护技术
城市园林是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由于内部结构的单一性与人工调整的依赖性,在自然状况下,城市园林是病虫害高发区。因此,苗木种植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病虫害防护措施。首先,在土地翻整过程中要有意识的消除环境中本身带有的幼虫与虫卵;其次,要做好病虫害爆发监管工作,实现病虫害实时监控,在其集中爆发之前采取应对措施,避免苗木遭受大规模的破坏;最后,可利用生态系统自身功能进行病虫害防治,如通过一定手段吸引特定鸟类在园林中定居,有效抑制害虫数量,同时增强城市园林的使用价值。针对病害可以通过调整土壤营养结构,破坏其生存环境实现种群的控制。
2.5规范苗木栽种方式
以宁夏银川地区为例,在苗木种植期间应尽量选择耐旱、耐寒性较强的苗木,如塔柏、侧柏、红叶李等。园林工作者需规范苗木栽种方式,根据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方案,遵循先里后外的顺序,首先栽种乔木及灌木,再栽种地被及草坪。在苗木种植中,首先进行挖穴,结合苗木及土球大小,设置种植穴的大小,要求种植穴和苗木根部相差20~50cm;然后将苗木置于种植穴中,填入适量土,再适当提起苗木,使苗木根茎交接位置和地面保持平行,保障苗木树根舒展,提高成活率,踩实填土后浇水即可完成苗木种植。地被及草坪的种植要点在于铺压严实,使其与土壤结构紧密结合。在苗木栽种后,需做好支撑固定,避免苗木歪斜生长,并在苗木主干表面包裹稻草,避免苗木水分流失,防止苗木受太阳暴晒或霜冻的不利影响。在后期园林种植时还应在2年左右的时间对其松土除草,进而让其获得更强的生长活力。
3结语
综上所述,苗木种植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合理选择苗木类型,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可有效提升城市绿化水平。为了保证苗木在园林中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在施工阶段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土坑深度,并切实做好现场测量工作,进而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奇敏.浅析住宅项目园林绿化工程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
[2]刘铖,龙鑫.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技术的策略分析[J].农家参谋,2019(05).
作者:薛梅 单位:贺兰县金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