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高产种植技术应用推广实践
摘要:花生是常见农作物,作用很大,经济效益也很高。对花生种植户来说,花生产量关系到他们的收入。对花生高产种植技术展开探讨,旨在帮助花生种植户提升经济效益。
关键词:花生;高产;种植技术;应用;推广实践
花生是中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之一。花生仁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脂肪、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3。相较于其他干果,花生仁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是人体的脂肪来源。同时,花生也是一种不错的食材,可以跟杂粮一起煮成杂粮饭,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是重要的农作物之一[1]。
1花生种植的经济效益
1.1花生是节水作物
作为广泛种植的农作物,花生对水的要求不高,大部分种植花生的地区降水量较少。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81%的水资源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其余地区的水资源略显不足。受降水量影响,各地种植花生的时节也有所不同。花生的根系分布范围广,具有很强的抗寒性,这是由于花生的根为圆锥根系。这种根系通常分布在耕作层中,花生的侧根或营养根分布在土壤表层14~20cm处,网状分布的营养根能插到250mm的深度。花生的根系特点加强了其抗旱性[2]。
1.2花生是高产作物
我国花生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常年出口量为30万~50万t,约占世界贸易的1/3,居世界第1,如此高的出口量和花生高产有重要关系。花生的适应性强、产量高,是一种油料作物。与油菜、芝麻等油料作物相比,花生的单位面积收益高于多数农作物,因此越来越多地区重视花生种植。花生的收益要高于水稻、小麦和大豆,对种植户来说,种植花生远比种植其他作物经济效益高,对实现农民增收有重要作用[3]。
1.3花生是饲料作物
花生是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油料作物。花生生长区域水分不足,在微生物影响下,根系、根瘤等有机物转变成水溶性的硝酸盐与胺盐,有利于增强花生田地的土壤肥力。花生仁内含有多种动物所需的氨基酸,花生仁中含有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很高,可以作为一种饲料添加物。在花生仁榨油后,剩余的花生饼通过精加工可提取优质蛋白粉,没有经过加工的饼可作为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优质饲料。脱去花生仁的花生壳能在加工后作为牲畜饲料,花生的茎叶可以作为一种绿化肥料。
2花生种植存在的问题
2.1气候条件较差
我国很多种植花生的地区气候条件较差。以盛产花生的吉林省来说,该省花生产量占我国总产量的1/3,每年种植花生10万hm2以上,但是80%的种植区域分布在干旱风沙土区。这些地区的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季节特色,春季降雨量少,自然灾害频发。花生生长的关键期会因缺水和其他灾害阻碍花生种子发芽出苗,这种典型的气候条件影响了花生产量[4]。
2.2品种老化退化
与其他经济作物一样,花生品种也在逐年变化,如果品种老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量和质量。现在很多地区都种植四粒红、白沙1016,但大多数品种都是农民自留种和互相换种,品种来源不一,影响花生质量和产量。长此以往,会导致花生抗逆性降低,病虫害严重。
2.3病虫综合防治意识较差
目前,很多地区在防治花生病虫害时,都是采取“应急防治为重、化学防治为主”的措施。在花生种植过程中,容易出现种子品种差、种植密度小、施肥量严重不足、田间管理粗放等问题。当出现花生根腐病、茎腐病、叶斑病时,大多数种植户都是依赖化学防治手段,而不采用物理防治手段、生物防治方法、生态防治办法。种植户并没有意识到综合防治手段的重要性,病虫害综合防治意识比较差,不了解先进的综合防治手段。由于种植花生经济效益较高,一些主产区连年种植,再加上在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时,存在用药剂量不合理、用药时间不准确等问题,降低了花生产量,给种植户带来一定损失。
3花生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
3.1土壤的选择与改良
种植花生时,土壤很重要。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花生种植户都是在小春收获后直接种花生,此时花生地的土壤还没有得到改良,如果遇上高温干旱天气,就会使花生减产,严重时还会出现颗粒无收的局面。为了提高花生产量,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首先,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采取物理或化学手段,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其次,在小春播种时,本着以大春作物为主、小春作物为辅的原则,及时对土壤进行改良。改善土壤环境,充分利用种植区域的温度、水资源等,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再次,通过轮换种植对土地进行养护,以达到有效改善土壤性状和环境的目的,从而抑制花生种植期间病虫害的发生。3.2推广良种,适时旱播在花生种植中,要想使花生高产,就要选择优良的品种。良种是高产的基础,选择优良的花生品种能保证花生生长健壮、英果多、果糖大、抗逆性强。从我国花生种植情况来看,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最佳播种期为2月至3月中旬,长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的适宜播种期为3月至4月下旬;北方大花生区以及花生产区适宜播种期多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另外,在选择好优良品种后,还需要选择适当的播种时机。如果过早播种,气温低,花生种子不能正常发芽,可能出现出苗慢的情况,也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如果种植较晚,南方产区处在高温多雨环境下,花生容易结荚少;中部和北方的花生,特别是普通花生,会影响荚果发育和养分积累,导致饱果率、出仁率和含油率低,降低花生产量和质量。因此在种植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的花生时,需要让花生在夏天躲过高温伏旱,并在最佳生长期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形成大果穗,保证花生高产[5]。
3.3育苗移栽,合理密植
种植花生的土地多为山丘砂砾土,有的品种也能在平原冲积沙土和南方红黄壤中生长,在播种时要注意合理密植。从我国花生的种植现状来看,大花生一般8000~10000穴/667m2左右,小花生一般10000~12000穴/667m2左右。按照这种种植方式,遵循每穴播种2~3粒的原则,做到合理密植。育苗移栽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推广的育苗移栽技术,这种育苗移栽技术可以减少出苗不整齐的现象。在进行育苗移栽时,可采用挖穴点播、冲沟穴播或机械播种方式。利用这3种播种方式在春末夏初适当早播,避开伏旱。在播种时,花生的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以5cm为宜,需要根据土质、墒情灵活掌握,做到菌齐、茁全、苗壮,促进花生生长,增加产量,从而保证花生种植户的经济效益[6]。
3.4地膜栽培,增加产量
地膜栽培种植技术能促进花生高产,选择具有保湿、保温、肥地的地膜将移栽的花生覆盖起来,通过地膜覆盖调节花生生长环境的水、热、气、养,有效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为花生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花生发芽和幼苗生长。有关调查显示,同等条件下,地膜栽培的花生比露地栽培增产100kg/667m2,而且地膜栽培的花生能更早上市,增加了经济效益。另外,应用花生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也非常重要,可以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根据花生的实际种植情况,科学应用各种花生种植技术,配套综合推广,实现花生增产增收,达到帮助种植户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7-8]。
3.5科学防治,提升质量
在花生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发挥化学农药的辅助作用。为了避免化学农药使用不规范、不合理,需要专业人士指导种植户规范使用化学农药,控制使用剂量[9]。同时,做好农药市场的监管工作,杜绝出售假冒伪劣农药。鉴于大部分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需要让花生种植户了解综合防治技术。在种植花生时,通过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不断提升种植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保证花生生产效益[10-11]。
4结束语
种植户在种植花生时,为了保证经济效益,就要应用花生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严格按照花生高产种植的要求进行种植,将种植新技术应用到花生种植中,例如地膜栽培、育苗移栽、推广良种等,从而达到提高花生种植产量与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姚现来,王永霞.花生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28):21.
[2]王达.花生高产种植技术及应用推广分析[J].新农业,2020(3):26-27.[3]刘旦诞.双季花生连作栽培关键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2(5):14.
[4]尚文丽.小麦大垄距套夏花生一年两熟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新农村(黑龙江),2014(14):93.
[5]张照华,王志慧,淮东欣,等.利用回交和标记辅助选择快速培育高油酸花生品种及其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18,51(9):1641-1652.
[6]石建梅.花生高产种植技术及应用推广实践[J].农家参谋,2018(6X):68.
[7]代玉金.花生高产种植技术及应用推广实践[J].农家参谋,2019(13):80.
[8]黄勋,孙明珠.大余县花生高效种植模式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2020(6):1-2.
[9]马朝国.花生高产栽培种植技术与应用实践研究[J].农技服务,2006(14):66.
[10]林少斌.花生高产栽培种植技术及实施要点研究论述[J].农业与技术,2016(20):117.
[11]骆春敏,凌淦昌,郑建文.地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广东科技,2013(10):179-180.
作者:李增长 梁永军 陈傲 吴小丽 单位: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