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主要造林树种抗旱造林技术分析
摘要:目前全球各国都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我国森林资源有限,为了改善国民生存环境,正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尤其是北方地区的造林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植树造林过程中,抗旱技术的应用十分值得关注。如果抗旱措施不到位,树苗的生长将会受到不良影响,造林质量也显著下降。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北方造林树种的选择情况,并分析了常见的抗旱造林技术。从树种的角度出发,分析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充分考虑北方的实际情况,以及树木的抗旱性能,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建议,希望能为北方造林工作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造林树种;耗水特性;抗旱造林;北方地区
在频繁的人类活动下,自然环境遭到了过度开发,地球环境正在逐渐变得恶劣。现代社会蓬勃发展,经济建设取得良好成果,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相关研究显示,地球森林资源面临着日渐减少的问题。森林资源能够起到稳固水土、净化空气,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作用。如果不增大植树造林的力度,那么全球升温的情况将得不到控制,并引发各种环境问题,限制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提高对造林工作的重视程度,是目前全球范围的迫在眉睫的任务。我国北方地理环境有着鲜明的特点,植树造林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事项。选择适合的树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造林效果。本文将围绕北方造林工作展开讨论,主要从树种选择的角度,分析了造林抗旱技术的应用。
1北方地区地理特征及植树造林的现状
我国地广物博,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但正是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森林资源的分布不平均,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森林资源较少。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鲜明,与南方地区相比,全年的降雨量相对较少。特别是西北地区,森林覆盖情况十分不理想。由于缺少森林资源,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当地的生存环境较为恶劣,不利于生产建设活动的开展。而且干旱的气候环境,也对植树造林工作产生了阻碍。总而言之,当前北方地区的造林现状不容乐观。基于北方的气候和地理特征,当地的树种都有着良好的抗旱性,但自然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也是难以克服的。恶劣的生存环境影响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也限制了经济的健康发展。此外,由于空气中灰尘较多,空气质量较差,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受到危害。可见,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急需治理,否则当地的未来发展将受到限制。这要求当地政府加强造林工作力度,借助森林资源来改善环境。对于造林工作而言,树种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抗旱性较强的树种,成活率也较高,能顾促进造林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造林效果。在实际的植树造林工作中,要充分考虑树种的耗水性和抗旱能力,从而提高造林质量。
2植树造林的好处
2.1水土保持效果好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耕地大量的开垦,导致森林资源大大减少,近些年来,沙漠化的加剧,使人们开始认识到,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重建的重要性。为了避免水土流失,增加森林覆盖率,是保持水土流失的一个很好途径。树根能不断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左右。我们在发展植树造林的目的就是更好的治理沙化耕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同时还可以大大的改善生态环境。
2.2消减噪声
据资料记载,噪声在50分贝以下,对人没有什么影响,当噪声达到70分贝,对人会有明显危害,如果噪声超过90分贝,人就无法持久工作了。在我国北方地区地势比较开阔,声音能传很远,因此消除噪音是很重要的。植树造林能吸收声波,减低噪声。由于经济的发展,交通、工矿企业发展很快的城镇,噪音越来越严重。噪声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噪声作为一种公害,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采取了各种减少噪声的措施,植树造林就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3北方地区造林树种耗水的特性
即使是同一树种,当被种植到气候环境差异较大的地区时,其耗水特性也会体现出较大的差距。而就同一地区而言,树种的种类不同,耗水特性也会有极大的区别。可见,在选择树种时,要从多方面考虑,不能仅从某一方面来判断树种的耗水特性,这是不科学的。树种的耗水特性,是评判该树种生长能力的重要指标,直接决定了在树木的生长过程中,抗旱能力的强弱。可见,理想的树种耗水特性也符合要求,是选择树种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接下来将介绍北方地区的树种,在耗水特性方面的情况。
3.1相同树种在不同地区的耗水特性
我国幅员广阔,地区跨度较大,南北差异明显。尤其是在气候环境以及地理特征方面,不同地区间的差别较大,体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而森林资源受到气候和地理的影响较大,在林木的生长过程中,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下,树木的长势会体现出较大的区别。北方地区降雨量较少,气候环境比较干燥,空气中水含量少,水土流失的现象比较普遍,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对树木的生长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来说,土壤湿度较大的地区,能够给予树种的水分较为充足,树种的抗旱能力也会下降。而对北方地区而言,土壤中的水分含量相对较少,那么树种得到的水分少,抗旱能力也会增强。在自然环境作用下,树种的耗水性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当被种植到气候环境差异较大的地区时,树种为了存活下去,就必须适应当地的气候,耗水性也体现出不同。一些适应能力较差的树种,不能调整自身的耗水性,当被种植到较为干旱的地区时,会抢夺其他树木的水分,对当地的森林系统造成危害,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各种负面影响。
3.2不同树种在相同地区的耗水特性
树木作为一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树木的各个器官都会进行蒸腾作用,消耗一定的水分。只有保障蒸腾作用的顺利进行,树木才能够正常生长。就同一地区来说,不同树种在蒸腾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有所差异。通过蒸腾作用,树木获取足够的养分,来进行自身的新陈代谢。蒸腾作用会导致大量水分的蒸发,如果树木获得的水分不够,那么蒸腾作用也将遭到限制。将树种放到不符合生长要求的地区,树种的蒸腾作用微弱,光合作用受到严重阻碍。长此以往,树木将体现出干枯甚至死亡的趋势。北方较为干旱,对树种的抗旱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如果树木的耐水性较差,势必无法适应恶劣的生长环境,成活率就不理想。造林专家指出,在实际的植树造林工作中,要充分考虑树种的耗水特性,以此作为评判树种生长能力的重要依据。从而选择抗旱性优良的树种,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4北方地区造林树种抗旱造林技术的应用研究
4.1选择合适该地区的树木品种
在整个造林工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树木品种进行栽培。在造林的过程中,选择树木品种时,很容易进入两个误区:一是技术问题的误区;二是观念问题的误区。前者是由于大部分地区缺少先进的育林技术造成的。在育林的过程中也没有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很容易出现技术问题,就算是遇到了技术问题,也不知从何下手,无法进行解决。后者是由于传统的育林观念引起的。在传统思维中,人们会优先考虑到树种的耐旱性,没有考虑该树种是否适合在此地区生长。另外,一个地区的降水量、气候、温度都是影响该树种生存生长的重要原因。在育林时不能因为资金的问题,过分考虑树木的经济价值。
4.2对该地区的林木进行合理的管理和保护
为了避免林木在生长过程中,遭受外界因素的不利影响,需要加强对林木的保护和管理。首先,在树木栽种完成以后,要根据气候环境,进行及时的浇灌和养护,尤其是当树木处于幼苗时期,较为娇嫩易被折断,需要林木人员周全的护理。其次,结合北方地区的四季特征,在合适的时候进行树木移栽,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最后,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通过强化有效的抗旱措施,来提高树木的抗旱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球森林资源紧缺,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造成了不良影响。在此背景下,国家要对植树造林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北方地区较为干旱,人们的生活环境较为恶劣,土地荒漠化严重。通过增加森林覆盖面积,能够有效改善这一情况,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由于北方地区气候环境和地理特征不理想,造林工作的难度相对较大。为了取得良好的造林效果,必须要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可以从树种的选择入手,通过采用抗旱性能较强的树种,能够实现树木健康生长,从而提升造林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艳红.北方三种树种的造林效果比较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39(1):116-117.
[2]安志东.北方造林树种耗水特性及抗旱造林技术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8(5):39-40.
[3]姜志坚.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及抗旱造林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7,37(4):183.
作者:柴金玉 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龙泉林场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