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技术探究
摘要:稳定林业资源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技术之一便是林业工程,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苗木质量以及成活率,降低林业资源发展成本。林业工程中关于苗木的培育过程包含育苗、造林、经营以及伐木4个环节,这4个环节之间有紧密联系,并互相补充。从现阶段林业工程苗木培育以及移植造林技术出发,找出提高林业工程苗木培育以及移植造林的具体措施,旨在提高苗木成活率,从而保证苗木的生长质量。
关键词: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
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较广泛,多个环节间的联系十分密切,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后期工作产生消极影响。在实际林业苗木培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选择栽种优质的树种,并落实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以此提高林业工程苗木培育水平。
1苗木培育技术现状
根据统计,当前我国森林林木的蓄积量约为91.4亿m3,人均森林蓄积量大概为8m3,由此可见,近年来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在增加,表明了林业呈健康态势发展,我国林业技术也在日益提升。研究苗木培育技术,能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及林业产业的发展速度,得到国家的充分重视,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虽然苗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也在不断丰富,但如今的建设情况和计划中的发展还有很高的发展空间。若要更好地促进林业工程的快速发展,必须做好育苗工作,以提高育苗成活率和生长质量,国家要充分重视育苗技术的发展,给科研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进一步提升育苗技术,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发展,改善森林生态环境。
2苗木培育技术
2.1合理选种
筛选优质种子是苗木培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做好种子筛选工作可以保障苗木的成活率。通常情况下,选择母树林所产的树种质量较高,有较高的成活率,尽管选种环节对苗木的成活率影响较大,但质量再好的树种也需要各个环节紧密配合,若在催芽过程中出现问题,一样会导致苗木的成活率变低。这表明不仅要选择优质树种,同时还要完善各种后续工作,保证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配合。在树种催芽阶段要注意对种子的消毒工作,确保在消毒工作结束后,将树种放入水中,充分浸泡1d,随后将树种放置在温室中,并每天都用清水进行淘洗,若树种出现了裂口,则说明可以进行统一的播种工作,通过运用此方式提升树种的催芽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树种发芽的速度。
2.2正确选择育苗地
正确的育苗地是育苗工作的基础,在选择育苗点时,要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和树苗的生长要求选择适宜的苗圃,合理规划苗圃内的给排水系统,尤其是一些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的种苗,要使用一些技术改良环境,进而达到苗木的生长要求。例如,青海在进行林业工程时,需要针对林业工程现场环境以及各项基础因素选取适当育苗地,青海的日夜温差大、日照强、降水少,在选择苗木时要判断苗木是否能够适应这些地理气候特征,关注环境中的水分和阳光,保证苗圃内的温度和湿度达到生长需求。
2.3规划种植密度,科学合理施肥
苗木种植密度对苗木的粗壮程度、旺盛程度以及产量等各种因素造成较大的影响,为进一步保障苗木的品质和产品产量,需要保障苗木的栽培间距合理化,植株间距保持在10~20cm,尽量减少密度问题对植株生长所造成的影响。在育苗时要施足底肥,可以在施肥过程中将其均匀覆盖,保证每棵树苗都能得到充足的养分。
3移植造林技术
3.1清晰林业工程苗木造林技术要素
在林业工程苗木移植造林中要强调技术,技术的使用主要是围绕林业工程苗木移植造林成活率这一核心要素而展开的。要保障苗木在移植过程中不会受到伤害,即保障苗木在转移过程中的安全;同时,要落实苗木的规范种植措施,保障根、茎、枝干的完整性。然后要进一步完善林业工程苗木移植造林过程中的灌溉作业,使得苗木生长的水环境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以此提高林业工程苗木移植造林水平。
3.2运用病虫害防治技术
苗木生长过程中易发生病虫害,为降低病虫害给苗木生长带来的为害,要积极开展除虫工作。实时监测病虫害的发生状况,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对策防治虫灾虫害,并在此基础上,加强病虫害的防治管理工作,降低使用生物性药剂的频率。不仅要针对不同虫灾进行差异化防治措施,也要根据季节变化开展林业工程苗木病虫害防治。冬季是开展病虫害防治的关键阶段,春季本就是病虫害的高发时期,这一时期防治措施主要是通过改变苗圃内的环境来实现,不适宜的生存环境会轻松去除病虫害。冬季病虫害的控制与春季相比难度系数大一些,需要喷洒相应的防治药剂以达到去除虫害的目的,确保苗木的冻伤处不会滋生病菌。并及时修剪已经患上病虫害的树木,或者使用农药彻底消灭病虫害。病虫害能够以多种方式发生,刚刚完成移植的树苗上更容易携带病菌,加上在土壤中容易滋生细菌,所以,在移植苗木后首先要进行消毒杀菌,合理使用农药,消灭病虫害,给苗木的健康生长提供有利环境。
3.3强调工程苗木移植造林质量监测工作
苗木移植时,要检查所移植苗木是否存在病虫害,苗木的质量在移植造林中起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完成苗木运输移植工作,实时检查移植后的苗木,以防止出现潜伏的病虫害,并注重后期管理工作,控制好移植苗木的栽培密度。总之,要将造林地域基本条件和特征与造林绿化需求充分结合,并展开针对性的规划活动。在实际移植过程中要强调保护树体根系,以防止损坏根系出现差错。若运输的树种侧根比较发达,则要改变策略,即尽量保证须根的完整性;主根较发达的树种则需要把控好主根的长度,保障苗木的根部不会脱水和风干。总之,要想移栽好苗木便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灌溉、施肥和除草工作,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3.4优化苗木移植水平
在苗木移植工作完成后会出现一段生长缓慢的情况,并慢慢地恢复根系,这段时期会对后期树木生长产生直接影响,这也意味着后期养护工作的重要性,要根据天气基本情况对树种浇足定根水,使得树种自身所需要的水分和营养能够全面供给到位。在养护工作前期,移植树木自身光合作用形成的养料无法满足根系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因此,要尽可能地为高大苗木采取提供营养的方式为树木补充养分,以方便树木能够早日恢复。要定期修剪定形树种,尤其是树型较高大的树木,这类树木在移植过程中会流失大量的水分,因此,在移植前要为树木适当地去叶定枝,防止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缺水现象。
3.5提高相关技术人员自身素质水平
为进一步落实苗木移植和相关的培育工作,要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准,完善林业育苗技术,提高林业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定期进行育苗和移植苗木的科学技术培训工作,并做好合理规划,定期对其进行综合素质培训,做好材料的收集工作,并在网络上开展自主学习,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最后要选择优秀的专业毕业生充实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并在工作和培训的同时,强调实践和实地考察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拓宽工作人员视野。
4提高造林策略
4.1温度管控
温度的高低对植物的生长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育苗过程中,要格外注重温度对育苗生长效果的影响,控制温度可以直接掌握影响育苗生长速度和大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对育苗基地温度的控制,及时掌握育苗的生长变化,加以严格看护。可借助科学仪器,例如测温仪,严格测量当前温度,当发现温度较高时,可以通过喷灌降低温度,发现温度较低时,通过覆盖薄膜提高温度,保证苗圃内的温度恒定,实时监测温度的变化,促进幼苗的健康生长。
4.2后期管控
幼苗种植结束并不代表育林的结束,后期的管控是尤为重要的长期性的持续保护,加强幼苗生长后期的养护,是保证幼苗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一是对幼苗的后期看管,随时检查有无死苗或缺苗情况,及时补种死苗和缺苗,精心培育新栽的幼苗,合理管控苗圃内的水分和光照,以此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同时,除了对幼苗的种植保护外,还要注意森林的自然或人为灾害,例如火灾,火灾对育林的影响是致命的,定期进行森林巡查,发现火灾因子及时消灭掉,加强防火宣传工作,使林区工作人员和周围生活的群众能够提升防火意识,从根本上杜绝火灾的发生。
5结语
林业工程建设进程中,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占据重要地位,因为苗木的成活率和移植质量会对造林水平产生直接影响。要进一步提高培育苗木的成活率以及树木的生长质量,在适宜的时间播种,充分结合地理环境特征,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不断提高和优化苗木培育质量和移植造林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希武.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研究[J].花卉,2018(24).
[2]张h冕.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12).
[3]陈志根.林木种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8(3).
[4]陈世雄.林业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术应用探讨[J].绿色科技,2019(3).
作者:张萌 单位:青海省森林草原防火预警监测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