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林业造林技术策略探讨
摘要:随着新时期林业的不断发展,人们更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尤其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合理地对林业造林技术进行应用,推动生态种植质量的提升。首先,阐述了林业造林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林业造林质量的具体策略,并结合当地的地域特点等多个要素,实现林业造林的持续化发展;其次,在林业造林科学技术水平提升的过程中,要将技术的开发作为研究重点,不断推动产品开发、种植管理水平提升及加工工艺优化;最后,在林业造林技术提升的过程中,要对育苗生产质量进行提高,加强相应配套设施的完善,对经营生产方式进行更新,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为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林业;造林技术;提高策略
随着当前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要加强对林业资源的有效保护。面对当前的发展机遇,要积极应对挑战。在林业技术开发的过程中,要对新型的林业科技进行应用,加强对现代化生产方法的运用,结合林业发展的多个要素,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同时分析当前林业技术造林质量所存在的具体现状,不断地对林业造林的方法进行创新,形成完善的造林方法和操作步骤。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要结合林业造林工作的特殊性,提前进行造林规划,兼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对新形势下的林业造林模式进行优化,使得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林业造林质量的现状
在当前的林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造林质量的提升,满足林业跨越式的发展需求,然而,在调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林业造林规划设计过于注重对经济林的利用,而没有对生态林进行科学管理,达不到生态平衡的效果,同时,造林规划往往缺乏对群众意见的采纳,没有实现因地制宜。其次,造林密度过大,导致整体的成本费用增加、苗木生长不良、生长状况差,也会造成一些病害的发生。再次,造林树种的资源储备较少,育苗技术落后,壮苗技术的整体应用效果有待提升,对于新品种的开发不足,要加强对种苗的管理,使得造林的成活率能够得到提升。最后,林业造林人员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基层地区的林业造林人员往往由山区群众组成,缺乏对造林质量的正确认识,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不能够满足当前林业发展的需求[1]。
2我国林业造林的方法
2.1播种造林
所谓播种造林,就是将树种播种到土地,对这种方法进行实际操作较为简单,不用进行整体的育苗,具有较强的优势,但是播种造林存在一定的缺陷,其对土地具有较高的要求,如土壤要有充足的养分、种植的环境要较稳定,避免自然灾害频发,同时,在播种造林技术应用的后期,需要对幼苗进行抚育,合理地对幼苗进行养护,使得其能够容易发芽且种源充足。
2.2分殖造林
在当前的林业造林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要对新型的造林方法进行创新,分殖造林是其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其是将树木的根、枝植入土地,有利于减少育苗的时间,使幼苗能够更好地生长[2]。同时,分殖造林的操作较为简单,具有较高的成活率,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不能对原树木的优良基因进行携带,导致在后期生长过程中会存在问题,影响整体林木的有效应用。
2.3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技术是指将苗木作为造林的材料进行持续的栽培和种植,对树种的效用进行发挥,其能够突破土地的要求和限制因素,具有广泛的应用。植苗造林的幼苗生长速度较快,应用在林木中效果较好,但是植苗造林培育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完善的操作方法,会导致整体投入的成本较高。
3促进林业造林质量提升的具体策略
3.1推动林业资源造林技术的应用
3.1.1提高育苗生产质量在林木育苗生产的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环节,确保后期的养护管理,营造更优质的林地,对林木育苗技术进行研究,对传统的育苗理念进行更新,引进国外先进的林木育苗技术对幼苗进行培育,实现规范化建设。同时,在对相关技术进行保障的过程中,注重对配套设施的完善,为生产环节奠定基础,加强对种苗的宣传,对于不合理的造林方式进行改进,引导造林工作人员提高自身能力[3]。
3.1.2更新林业经营方式在造林技术开展的过程中,将林业生产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行有效的结合,要采用集约化管理的理念,对传统工作中林业生产的粗放式经营模式进行改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对造林环节要进行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形成完善的管理流程,确保造林技术的应用得到有效的开展。
3.1.3促进林业技术研究水平的提升在进行林业造林科学技术研究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大科技投入,注重技术的创新,对产业科技进行攻关,利用科研基础的技术力量,解决林业造林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树种繁育、配套栽培、产品开发、加工工艺、种植管理等多个环节,注重技术的应用。其次,对林业从业人员科学技术水平进行提升,注重技术培训,上岗后开展造林。最后,将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科研成果结合,促进生产运营。在造林的实践过程中,对耕整地进行增强,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等各项环节的具体操作,实现林业造林现代化的建设发展。
3.2推动管理体系完善,加强林业合作
在林业造林工作过程中,要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对管理细则进行细化,明确各林业技术人员的职责,使得各项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对林地用途进行管制,加强对林业造林相关政策和规定的完善,确保林业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实现林业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开展林业合作的过程中,要加大经营力度,实现效益的统一,强化造林质量管理的标准,注重过程管理,抓好造林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整体造林质量的有效提升。
3.3开展合理规划,根据各地特征进行造林
相关部门在进行林业造林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进行提前规划,在规划招投标等各项环节,要坚持总体的原则。首先,在规划设计阶段,要兼顾总体规划,对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等多个因素进行考虑,考察好地域特点、优势种群造林条件,对种植地进行配置,采用合理的造林和运营方法,提升造林速度,从而形成新型的林业造林模式。其次,发挥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作用,对造林规划设计进行转变,引导当地群众参与到林业造林规划设计过程中,作为项目的开发者,使得林业造林能够落实到具体的实施过程。最后,确保林业造林的开发,在设计、决策、实施等过程中要全盘考虑,对技术进行不断创新,结合地域和环境特征,实现林业造林的持续发展[4]。3.4促进林业造林技术的有效推广在当前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过程中,基层林业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推广,要加强对推广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
3.4.1形成完善的林业推广制度在林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要结合时代特色,对完善的林业制度进行制定,将推广工作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成立林业技术推广基金会,对相关从事林业工作的主体提供一定的优惠,从而保证林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够获得有效的资金[5]。
3.4.2加强对农民的合理培训在进行林业技术推广时,农民是林业发展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其技术水平影响整体的建设质量。所以,对林业技术进行推广,要对农民的技术和素质分别进行提升,开设相关的培训班,向农民普及林业技术的相关知识及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3.4.3加大经费的投入为确保林业科技推广工作能够顺利实施,一方面,要从多个渠道对推广投入机制进行完善,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成立专门项目组,对林业技术进行研发,确保其在科技领域能够获得更多的应用成果。另一方面,在对经费投入的过程中要转化为经济效益,加强对已成熟科技成果的运用,确保林业推广资金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林业造林技术发展过程中,对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提升,要确保生态环境的有效建设,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然而当前的林业造林技术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阻碍了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要因地制宜,对林业造林技术进行合理调整,加强对现状的分析,对林业工作的方向进行明确,注重对造林育林技术的研究,使得林业经济能够得到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从林业管理、保护、防治等多个环节,对林业资源的应用价值进行提升,使得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处在有效的状态下,进一步推动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泽明.新时期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J].山西农经,2019(11):80-81.
[2]彭剑,韩瑜.浅谈提高林业资源价值与造林技术研究[J].农家参谋,2020(4):130.
[3]王玉萍.浅谈加快林业发展与提高造林技术的相关建议[J].种子科技,2019(7):109.
[4]崔伟.浅谈加快林业发展与提高造林技术的相关建议[J].种子科技,2017(3):31,34.
[5]谢中元.提高林业造林技术水平的方法阐述[J].农家参谋,2020(16):126.
作者:张辉 单位:长春市双阳区国有林总场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