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畜牧业论文 > 地方畜牧业发展措施探讨

地方畜牧业发展措施探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5-08 17:44:00人气:389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措施;安徽阜南

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阜南县立足县情,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发展生态畜牧业为核心,以调结构、促发展、保跨越为手段,以绿色环保、循环利用为方向,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的三大目标,积极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1],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工作,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20年,阜南县生猪、家禽、牛、羊的存栏量分别是32.87万头、352万只、3.75万头、18.74万只,出栏量分别是65.31万头、1187.72万只、2.81万头、37.95万只,肉蛋奶产量达11.93万t,同比增长6.4%。现总结阜南县畜牧业发展措施,以供参考。

1注重龙头引领,促进产业升级

总投资20亿元的百万头生猪现代化养殖项目,建设4个存栏6.04万头的母猪场,目前已完成建设内容,引进母猪2万头。总投资2.38亿元的番鸭产业合作项目,建设3个存栏20万羽的种鸭场,基本完成建设任务,现存栏12万羽。总投资10.8亿元的20万只奶山羊种养加一体化项目,场区已基本建设完成,已引进奶牛1000头。重点围绕百万头生猪现代化养殖项目、20万只奶山羊种养加一体化项目、番鸭产业合作项目等3个龙头项目,开发一批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名特优产品,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通过产业链中各个关键环节的龙头引领,带动全县大力实施标准化养殖,用现代装备、现代工艺武装生产,提升集约化生产水平,使有技术、有头脑、懂经营的农民立足自身基础,分别融入产业发展的不同环节,力求扩大养殖规模、扩大加工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让阜南县优势产品走出去,带动全县畜牧业发展。

2推动农牧循环,实现生态发展

一是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原则[2],对阜南县规模养殖企业设施设备进行改造提升,实现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生态发展模式。二是依托林海集中处理中心,按照“养治分离、专业生产、市场运作”治理模式,与覆盖辖区内养殖户签订粪污处理协议,通过能源化、肥料化利用,促进畜禽粪污转化增值,形成存储、运输、处理和综合利用全产业链,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向专业化、产业化和集约化转型。2019年,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7.04%。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0.95%,形成了良好的农牧循环的生态发展格局,2020年11月顺利通过省第三方验收。

3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

阜南县以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多举措应对非洲猪瘟等因素对生猪生产、市场供应的影响,稳定生猪生产。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化养殖体系,建全生猪流通体系,推进生猪产业化发展、一体化经营。二是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在土地、融资、防疫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养猪场优先安排,做到稳产保供,确保全县猪肉自供率达到100%以上。三是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县级财政扶持力度和禁养区划定规范管理,解决养殖户“不敢养、不想养、没钱养”的问题,促进生猪发展。目前,生猪生产恢复良好,猪肉供需矛盾有所缓解。

4开展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结合产业扶贫政策,抽调专业人员与人社局、扶贫办等部门联合开展技术培训。2020年,阜南县培训51场,参训人数达6940,发放技术明白纸、畜牧产业扶贫手册15000份。鼓励和动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开展合作,带动脱贫致富。现已有51个养殖大户带动贫困户649户2848人。建立养殖扶贫基地,通过“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畜牧养殖,增加收益。制定《阜南县畜牧产业扶贫技术人员包保责任制工作方案》,对阜南县90个贫困村采取技术包保,为贫困户养殖保驾护航。2月,阜南县农业农村局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受到安徽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表扬。

5加强疫病防控,确保健康发展

持续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立阜南县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指导专家组,深入乡镇指导规模养殖场(户)、交易市场和加工企业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县政府召开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对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阜南县28个乡镇及经济开发区共免疫生猪口蹄疫84.6万头、牛口蹄疫8.1万头、羊口蹄疫35.9万只、羊小反刍兽疫13.9万只、奶牛A型口蹄疫0.18万头、禽流感757.8万只,除去“三不打”外,做到应免尽免,贯彻落实“先打后补”试点政策。制定《阜南县2020年调整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同时,认真开展畜禽抗体水平检测。2020年,对阜南县232个畜禽规模养殖场、1160个散养户分别进行了样品采集,共采集畜禽血样3480份,经监测,抗体水平均达到农业农村部规定的标准。2020年评估82家规模养殖场,对风险评估存在重大隐患的责令进行整改。同年4月,阜南县被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评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绩效管理先进县”。

6强化法治保障,确保食品安全

6.1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建设

6.1.1推进动物卫生监管信息化建设。开展动物卫生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全面实施检疫电子出证。完善阜南县13个动物卫生监督分所的电子出证网络,阜南县所有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全部实行电子出证。

6.1.2开展动物卫生监督队伍素质提升。组织做好人员队伍整顿、定岗定程序、规范证章标识使用管理、全员教育培训和执法技能竞赛等行动内容。加强法律政策研究,提高动物卫生监督舆情应对能力[3]。

6.2强化动物检疫监督执法

6.2.1加强产地检疫工作。检疫人员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必须遵循检疫申报、养殖档案查询、动物标识佩戴、现场尿液检测、现场检疫消毒出证、检疫工作记录等工作程序。官方兽医确认各项检查合格后,才能出具检疫合格证明,全面落实产地检疫痕迹执法、记录监管的工作要求。截至目前,共检疫畜禽242.96万头(只),生猪产地检疫70.6万头。

6.2.2开展屠宰检疫工作。阜南县对定点屠宰场常年派驻动物检疫人员,针对进入屠宰场的动物严格把好入场关、待宰关、同步检疫关、检疫出证关和宰后处理关。同时,规范填写屠宰环节检疫记录,并将这些记录保存2年以上。

6.2.3开展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为切实做好阜南县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对出栏的猪、牛、羊开展“瘦肉精”(盐酸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违禁药品检测,将检查督促屠宰场自检和养殖场“瘦肉精”抽检作为检疫出证的重要条件。2020年阜南县“瘦肉精”监管抽样检测1700余批次,全部为阴性。多年来,阜南县保持猪肉质量安全事件和“瘦肉精”检测阳性样品零纪录。

6.2.4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强化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规范处理病死猪登记影像留证记录,严厉打击养殖场病死动物乱丢乱抛行为,建立病死动物集中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阜南县采取委托方式开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与阜南县顺达畜禽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病死畜禽收集处理协议。阜南县共建有收储点13个,每个收储点配备密封收集运输车,在装载前后对收集车和病死猪体表喷雾消毒;有无害化处理运输车14辆,全程封闭式运输,确保安全规范,不扩散疫情。散养户随报随收,规模养殖场均配备冰柜,在存储一定量后,与动物卫生监督分所监管人员联系,到养殖场查看询问诊断记录,核实生猪死因、数量,并做好收集登记工作,病死猪采用冷库贮藏方式存放。收集过程一律拍照发县无害化处理微信群,进行监督备查。2020年1―11月,共无害化处理病死猪20190头。

6.2.5检疫证章标志管理工作。阜南县制定了动物检疫证章标志管理制度,做到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统一领购、逐级发放、专人、专账、专库管理,做到账目清楚,回收检疫证明标志,销毁记录规范存档。官方兽医以旧领新使用检疫票证,动物标识登记发放、信息上传、出证确认专人完成[3],确保全县检疫的动物及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6.3开展动物卫生监督人员管理培训

2020年以来,阜南县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共培训官方兽医、检疫所长3次,培训人员150余,针对本年度动物卫生监督工作重点,就屠宰场驻场官方兽医监督管理、生猪点对点调运、畜产品质量检测投入品、畜禽产地检验检疫和畜禽屠宰监管、畜禽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档案的建立以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内容进行培训授课。要求阜南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人员要以持续打好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为抓手,做好非洲猪瘟防控生猪移动监管、屠宰场2项制度落实、养殖场监管、动物检疫、兽药饲料生产经营监管、民生工程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狠抓执法办案,营造监管环境;完善硬件设施建设,提供开展业务工作条件;强化队伍建设,树立行业良好形象;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形成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6.4强化动物卫生监管

6.4.1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开展养殖环节药残监测,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购买磺胺类、四环素、喹诺酮类、瘦肉精等检测卡,对辖区内畜禽养殖场户生产的畜产品开展检测工作,严厉打击非法滥用抗生素行为,提升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已开展检测2000余份,效果明显。

6.4.2加大生鲜乳监管力度。对阜南县奶牛养殖场生鲜乳生产、收购、贮存、运输和销售环节进行监管,开展三聚氰胺快速检测20份次,防止养殖环节添加违禁投入品。监督生鲜乳生产企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生产记录,建立生鲜乳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6.4.3加强投入品市场监督管理。开展集中行动3次,对阜南县生物制品市场进行全面检查,严查是否存在销售使用“自家苗”行为。开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监督检查,规范畜牧生产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督促和指导养殖企业建立健全动物用药记录,科学用药。6.4.4开展生猪定点屠宰监管。截至目前,阜南县生猪屠宰检疫共计1.75万头。进入屠宰场的生猪持有产地检疫证明,佩戴免疫耳标。出场肉品加盖动物产品检疫验讫印章,持有动物产品检疫证,有效保证了生猪产品质量,保障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2020年拆除捣毁生猪屠宰锅灶7家,并宣传生猪屠宰有关法律法规,遏制了阜南县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势头,规范了肉品经营活动。编发生猪屠宰简报2期,并发放宣传明白纸700份。

6.4.5认真开展非洲猪瘟防控移动监管。坚持“地方政府负总责,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防控原则,落实养殖、屠宰、销售、运输等各环节生产经营者防疫主体责任。一是开展养殖环节监管。生猪养殖户出栏生猪应申报检疫,提供有效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养殖档案、免疫卡等,做到生猪来源清楚[4],现场检疫健康,并出具产地检疫证明。二是开展点对点调运监管。2020年以来,阜南县共签发点对点调运128份。非洲猪瘟期间,阜南县按照农业农村部、省、市相关文件规定,严格执行生猪移动调运监管,认真开展点对点调运资格审查,防止违规跨区域调运生猪行为发生。三是开展生猪运输车辆备案。阜南县目前备案生猪运输车辆116辆,均安装北斗导航系统,并上传相关数据到安徽智慧动监平台。所有生猪运输车辆未经过网上备案或不具备运输生猪车辆资格的,一律不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四是开展屠宰环节2项制度落实。阜南县按照农业农村部要求,督促生猪屠宰企业开展非洲猪瘟自检,派驻官方兽医。鹿城屠宰厂、黄岗柳之乡食品有限公司均按规定实施非洲猪瘟自检,保障了广大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7参考文献

[1]徐黎清.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路及对策措施[J].河南农业,2016(23):85-86.

[2]陈娅.低碳经济下畜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0):157-160.

[3]李天羽.阜新市生态畜牧业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4]甄丽卿.江西畜牧业发展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2.

作者:刘克礼 单位:阜南县农业农村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