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问题
摘要: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促进了畜禽数量与养殖规模的发展,进而对空气、水源和土壤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本文围绕畜禽粪便、散养行为等方面分析畜牧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治理环境污染工作的重要性,对于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健康安全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畜牧业生产;畜禽粪便;生态环境;氮磷污染;水污染
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规模的日益扩大导致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规模化畜禽饲养场与小规模专业户周边的环境受到严重损害。同时,草地严重退化使得碱化地与沙化地每年以200万km2以上的速度恶化,严重影响畜牧业的有序发展。因此,分析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理清今后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十分必要。
1畜禽粪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
1.1氮磷污染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磷、氮化合物,例如肉鸡粪便包含了55%的食入磷与50%的食入氮。当大量的氮磷化合物进入土壤后,会转变为磷酸盐与硝酸盐,使土地丧失原有的使用和生产价值,导致地下水与地表水硬度、细菌总数和硝态氮超标。当水体出现富营养化问题时,会产生大量的蚊、蝇等昆虫,增加藻类等水生生物的繁殖率,减少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导致水中鱼虾和其他水生生物缺氧死亡。
1.2气体污染与生物污染
由于禽畜粪便中包含甲基吲哚(粪臭素)、硫化氢、硫醇、脂肪族醛类、胺类气体和氨气等,因而其会造成畜牧场周边的空气严重污染。此外,畜禽的粪便中存在寄生虫卵和多种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蛔虫卵等。经化验分析,畜牧场排放的污水中含有肠球菌66万个/mL与大肠杆菌33万个/mL,若这些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极易成为区域疾病的传染源[1]。
1.3金属元素污染
当前,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微量元素添加剂。例如,在猪仔饲料中加入了高达250mg/kg的铜制剂和100mg/kg的铁制剂。经过测算发现,规模为10万只的肉鸡场连续使用有机砷生长剂15年后,周围土壤中砷的含量会提升1倍。
2农户散养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
当前,我国小规模农户一般利用庭院圈养畜禽,因而畜禽饲养数量一般与农户承包的土地数量相契合,饲养畜禽产生的粪、尿与土地消融水平相互匹配,可以提升86%的粪肥使用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但是,夏季的蚊、蝇与畜禽的排泄物对于畜禽饲养户及周边农户的健康生活会产生不良影响。由于恶臭气体产生于畜禽圈舍,而农户的小规模饲养方式中饲养区与农户业生活区未分离,因而恶臭气体会直接影响居民身体健康与生活环境。目前,大部分农户只在夏季喷洒灭蝇蚊药剂或者定期清除圈肥,以减少恶臭气体对于自身生活的影响,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生活环境与生产条件。合理利用农户饲养业形成的畜禽粪便能够克服其对于环境的消极影响,促进当地特色产业与高效种植业的发展。比如,借助畜禽粪便,通过堆肥发酵,应用于大田种植业,满足肥田高产的目标;应用于大棚种植业,发展采摘农业,能够收获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3规模化畜禽饲养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
不同规模与类型的禽畜饲养场对于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随着规模的不断增加对于环境的影响越大。同时,养殖多种畜禽类型的饲养场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不尽相同,例如蛋鸡、肉鸡、生猪等饲养场对于周边环境的危害大于肉羊、奶牛等食草类家畜饲养场。目前,我国大部分区域蛋鸡、肉鸡、生猪等饲养场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其蛋白质与能量含量很高,饲料添加剂种类也比较多,粪便所排放的有害物质含量较高,因而处理这些粪便是解决饲养场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此外,固态粪便对于生态环境具有消极影响,如果无法及时进行清理、运出,这些粪便会在堆粪场积压而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并且滋生蚊蝇、传播疾病。大部分规模化畜禽饲养场集中于城市郊区,有的饲养场被居民区包围或在居民区的下风口。位于城市近郊的大型饲养场,由于面积较大,在经济范围内可以消纳粪肥的土地数不足,使得畜禽粪便大量堆积,形成有害气体污染,对土壤、水源造成污染。
4畜牧业对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造成的污染问题
小规模和大型饲养场每年会产生大量的夏季降温废水、冲洗圈舍废水、尿液和饮用废水等,含有许多氮、磷、钾等无机物与有机质,各项指标超标问题严重[2]。比如,在肉牛饲养场排放的污水中,SS超标185倍、BOD超标26.7倍、N超标290倍、P超标3666倍。此类废水如果处理不严甚至未经处理就排入江河,会对地下水与地表水产生污染。这类废水若排入坑塘或沟渠,会危害水生生态系统,导致水质变臭变黑、鱼虾绝迹、藻类过度繁殖和水体富营养化。此外,畜禽尿液与粪便对浅层地下水和土壤会产生严重危害,其中氯离子和硝酸盐污染地下水,并且粪尿中的寄生虫卵与病原微生物会在土壤中持久生存甚至继续繁殖,导致农田灌溉水源与地下饮用水被污染[3-4]。大部分饲养场的废水仅经过蓄粪池的沉淀过滤后排入城市下水道,增加了废水污染负荷与城市污水治理难度。若农村饲养场废水直接排放到水源与附近沟塘内,会使周边牲畜饮用水源与农田灌溉水变臭腐烂,对种植业与养殖业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畜牧业造成空气、水和土地等环境污染的前提下,若想实现该产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有必要提升养殖户的环境保护意识,构建监督管理机制,使其充分认识到畜牧业对于生态环境的危害性,明确养殖方向,规避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提升畜牧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实现畜牧业的规范化生产。
6参考文献
[1]裴放.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J].黑龙江动物繁殖,2019,27(5):51-52.
[2]张立根,李海花.畜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9(7):149-150.
[3]孟祥海,张俊飚,李鹏,等.畜牧业环境污染形势与环境治理政策综述[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30(1):1-8.
[4]鞠昌华,芮菡艺,朱琳,等.我国畜禽养殖污染分区治理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12):62-69.
作者:程芬 单位:萧县畜牧水产局龙城镇畜牧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