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现代畜牧业发展情况及建议
摘要:平原县以现代畜牧业示范创建为抓手,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生态畜牧业、清洁畜牧业、循环畜牧业的发展方式,建立了粮饲统筹、农牧结合、养防并重、种养一体的发展机制,构建了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步入了生产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畜牧业道路。
关键词:现代畜牧业;发展现状;对策与建议
现代畜牧业是在传统畜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用现代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及经营理念进行武装,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优质生态、高产高效的产业。近年来,平原县以现代畜牧业示范创建为抓手,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生态畜牧业、清洁畜牧业、循环畜牧业的发展方式,建立了粮饲统筹、农牧结合、养防并重、种养一体的发展机制,构建了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步入了生产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畜牧业道路。
1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实现畜牧业与环境融合发展
1.1制定三区划定方案,推进禁养区企业关搬
成立全县畜禽养殖三区划定及废弃物整治工作办公室,制定印发《平原县畜禽养殖三区划定方案》,绘制全县及各乡镇三区规划图,编写《禁养区四至说明》,指导各乡镇进行开展三区整治行动。举办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培训班,向全县养殖场发放告知书、明白纸。扎实推进禁养区关搬与限养区提升改造,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与废弃物资源化整治行动。禁养区内374家养殖场户全部关搬,限养区1000余家进行了改造提升,畜禽养殖污染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得到全面提升。全县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90%,污水处理利用率达到75%,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1.2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
根据畜牧业发展规划、三区划定方案和土地承载能力确定畜禽养殖规模。坚持以地定畜、以种定养、农牧结合,以土地消纳能力确定养殖规模。合理规划养殖用地,拉近种养距离,促使种养业在布局上相协调,在规模上相匹配,形成养殖业、种植业生态循环格局。强化服务,因禁养区划定减少的畜禽规模养殖用地,在适宜养殖区域按有关规定及时予以安排,防止因禁养区关搬对畜牧业生产造成冲击。
1.3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引导畜禽规模养殖场进行圈舍标准化改造,配套自动喂料、自动饮水、环境控制等现代化装备。建设雨污分流的暗沟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和储粪场、污水储存池。推行标准化清洁生产,推广饲料科学配方、新型饲料添加剂、分阶段高效饲养技术。限量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减量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畜禽生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引导规模养殖场不断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采用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加强养殖全程监控,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2培育新“动能”,增强新动力
2.1借助龙头优势,家禽产业创新高
借助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加工促发展带基地。和盛食品有限公司由滨州新盛集团投资1.5亿元兴建。该集团是一家专业加工生产快大型肉食鸡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日加工量可达10万只,填补了德州市大型肉鸡加工市场的空白,年销售收入60亿元,实现利税1亿元。恩城镇、腰站镇、张华镇发展畜产品工业园,主要从事蛋类、乳制品、禽类等“乡巴佬”系列产品深加工,加工生产能力超亿枚(只),年销售额8亿多元,畜产品加工能力15万t,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地区。康信养鸡殖场1~3期总占地面积18.67hm2,总投资1亿元,存栏海兰褐蛋鸡40万只,年生产鲜蛋6000多t。该场引进智能高温好氧发酵设备,专业处理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替代部分化肥,降低了种植成本,实现了种养有机结合。德州佳和牧业有限公司是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大型现代孵化场、种鸡场各1处。该公司引进国际最先进的日本产珍珠22型巷道式孵化机,孵化室全部采用中央空调控温,为鸡苗孵化提供了恒温、无菌的最佳环境,年可孵化优质雏鸡2000万羽;种鸡场存栏种鸡12万套,2018年获得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荣誉称号。在龙头企业与示范场带动下,全县禽类养殖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建设迅猛发展,肉禽年出栏达9000万只,蛋禽存栏量400万只。
2.2多元发展,草食畜养殖蓄势待发
平原县是农业大县,耕地面积7.3万hm2,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发展草食畜养殖基础条件优越。有关部门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奶牛、肉牛养殖,现有旺祥奶牛养殖合作社、盛源奶牛养殖合作社、鑫隆源奶牛养殖牧场、绿鑫源肉牛养殖场等9处规模养牛场。借助省级粮改饲试点项目及基础母牛扩群项目实施,辐射带动全县养牛业向多元化发展。旺祥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占地6.0hm2,投资2000万元建设6栋现代化标准牛舍及办公、生活、消毒等设施,存栏奶牛1000头,年产鲜奶4000t,实现产值1000万元,利润300万元。德州农慧农牧业专业合作联合社由20余家养殖、种植合作社组成,购置国内外先进的大型青贮收获、加工机械设备,年收储青贮玉米333.4hm2,1.5万t,加快了全县粮改饲发展步伐,成为全市的行业排头兵。2016年8月,由其牵头成立了德州市饲草产业联盟。2017年5月,德州市饲草产业联盟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授予“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2.3项目助推,生猪养殖节节攀升
平原县是传统养猪大县,养猪业在畜牧业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农村家庭式圈养方式已被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所取代,规模养猪场达180多个。平原县连续6年获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牧原集团创建于1992年,2014年成为上市公司,市值500多亿元。该公司实力雄厚,养猪规模全国第二,全球第四。牧原探索并坚持走出了“全自养、大规模、一体化”养殖模式,实现了养殖工业化,即“猪舍建设标准化、生猪饲养批次化、养殖饲喂自动化、粪污处理机械化、生产管理智能化”。牧原集团生猪养殖项目落户王凤楼镇大仇村南,项目占地41.2hm2,总投资7.8亿元,主要建设育肥、繁殖、种猪、后备4个猪场及相关生产和附属配套设施。2019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底全部建设完工。完工后,每年可出栏商品猪50万头。平原翔皓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厂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总面积1.3hm2,屠宰车间2000m2,有屠宰生产线1条,低温冷库1座,容积1000m3。该场是按省局文件要求建成的一处高标准、高质量、重环保、守信用的省级定点屠宰厂。建成后,日屠宰生猪量1000头,年屠宰量36万头。引导原有生猪养殖企业升级提量,全县生猪总出栏年底达到100万头。
3推行农牧有机结合,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3.1治理粪污,实现资源化利用
推行规模养殖与农田利用结合新模式,实现农牧有机结合,开展种养结合机制创新试点示范,着力培育专业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综合利用企业。引导鼓励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扶持佳和、康信、丹源、崔氏牧业等规模养鸡场建立有机肥加工车间。德州佳和牧业有限公司使用传送带式鸡粪传输系统传出,末端与有机肥加工车间对接,在有机肥加工车间内进行封闭式发酵处理,年处理鸡粪2000t。有关部门扶持康源养猪场、瑞元养鸡场、友联养猪场、金旺达养猪场先后建设800m3大型沼气池,指导100多家中小猪场修建黑膜沼气池,帮助1500多个畜禽养殖场修建四防(防渗、防溢、防淋、防臭)粪污池。
3.2加快粮改饲推进步伐
粮改饲以草食动物饲草料需求为导向,拉动农民增加饲草料种植面积,在减轻籽粒玉米收储压力的同时,为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农牧结合,实现种养双赢。平原县组织实施了2019年“粮改饲”示范县项目,推动了农牧业结构调整。项目补贴规模养殖场收储全株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6万t,调整籽粒玉米种植1333hm2,引导带动全县发展粮改饲试点面积3333hm2。以德州农慧农牧业专业合作联合社为龙头,加快粮改饲农业供给侧改革步伐,重点开展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的推广应用,打造万吨秸秆加工产业园。
4控制源头,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4.1进行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防疫监督
原有农村动物防疫员队伍专业素质和能力不足、年龄偏大、补贴标准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与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不相适应。平原县按照省有关文件精神,在德州市率先进行了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制度改革。中心通过与平原启航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密切配合,择优录取了75名村级防疫员,分配到全县11个乡镇兽医站,工资标准参照县公益岗管理,并交纳“三金”。通过改革,弥补了基层人员的空缺和不足,充实了队伍,圆满完成了上级业务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完善了重大动物防疫县、乡、村三级网络,应免畜禽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100%,确保平原县多年来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4.2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效显著
构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长效机制。依托山东汇富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日处理病死畜禽20t,满足了平原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需求,彻底解决了病死畜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率达到90%,病死猪专业无害化处理场集中处理率达到100%。
5保障质量安全,打造畜产品名优品牌
重点扶持和打造丹源生态科技、康源猪场、鑫隆源奶牛牧场等30多处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其中,丹源生态科技养殖基地占地2.67hm2,投资600余万元,建成单栋存栏6万套的全封闭鸡舍,采用国内先进的全自动层叠式笼养设备,全自动料线、中央集蛋线装置。饮水为200m深水井并经先进净化设备处理,达到国际饮用水标准。日粮中添加高标准的维生素及蛋白质,确保生产全程不受外部环境污染,真正达到洁净、安全、绿色、健康的食品标准要求。对接国内高端蛋商,打造“丹源”品牌,鸡蛋销往上海、北京、南京、广州、武汉、大连、青岛等城市。通过全产业链经营运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探索出了新的发展模式,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6有关建议
6.1加大政策和金融扶持力度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种畜禽场、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规模化养殖基地、专业合作组织等方面的扶持,认真实施生猪、奶牛等畜禽标准化改造项目。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运用贴息等方式增加对畜牧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支持畜牧业担保体系建设,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现代畜牧业,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畜牧业保险,探索建立适合不同畜禽品种的保险制度。
6.2加强科技应用
加快畜牧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畜牧科技推广体系。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加强技术合作,加强畜牧业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高新技术的研发,在畜禽品种、疫病防控、生物兽药、畜产品加工、畜牧业装备等领域取得突破。积极引进各类畜牧兽医高科技人才,努力开展各类先进技术培训、科技咨询和科技下乡活动,健全饲养管理制度,规范饲养管理档案。发挥互联网作用,整合产业信息系统,推进畜牧兽医业务数字化管理。
6.3落实畜禽养殖用地政策
自然资源、畜牧、乡镇政府等部门要密切沟通,加强合作,切实保障畜禽养殖场新建、改扩建提升用地需求,及时帮助养殖者解决难题。
参考文献
[1]宁尚锴.刘恒活.黄新海,等.宁阳县现代畜牧业发展情况及建议[J].山东畜牧兽医,2020(4):72-73.
作者:李绪卫 杜明 张双 单位:山东省平原县畜牧业发展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