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新农村建设论文 > 新农村建设园林景观规划研究

新农村建设园林景观规划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1-02 06:39:00人气:365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发展,城市化的园林景观规划项目也逐渐地渗透到新农村的建设工作中。基于此,提出了关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园林景观规划分析。从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原则入手,主要对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提出了三个具体措施:引入城市规划理念、结合农村区域特点以及合理利用资金以延长景观效果维持时间。以期确立出较为系统的园林景观规划方案,为我国新农村园林景观的规划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园林景观;规划;原则;措施

所谓乡村景观,可定义为乡村区域内经济、人文、社会以及自然等多种现象所构成的集合。而针对新农村园林景观的规划,则是要以聚落形态景观到提供生活生产服务的功能区域为研究对象,应用土地用途广泛的特点,对其所拥有的田园特色的景观区进行深入规划。乡村景观,不仅要有简洁的自然之美,还要与农民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探索以新农村建设中的景观建设为主题的规划措施。研究景观建设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方向为乡村景观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直接性的促进作用,从而达到利国利民,造福后代的效果。由于中国的人口众多,地大物薄,各种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很多,形成了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口众多与资源相对短缺的主要矛盾。这就需要集思广益,利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问题,随着事情的发展过程中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出现的越来越多,很多农村的自然景观破坏越来越厉害,到处乱砍乱伐,一度达到山穷水尽的局面,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卫生状况很差等情况,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的居住环境。随着新农村建设景观工作的推进,合理规划新农村发展的原则被提了出来,一定要坚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最终让农村的园林景观规划走向合理化。

1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原则

对于乡村景观规划来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乡村居民居住以及工作环境,而对其园林景观中生态、经济以及文化问题进行系统性规划。其规划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三点原则。

1.1契合当地现状

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在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就是建设绿色村镇,改善乡村的环境,前者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措施。由于农村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均和城市有着较大的差异,其分别所对应的绿地指标相差也很大,因此,在建设绿色村镇中就不能够按照城市绿地规划来实施。在规划时应该考虑农村的实际状况,选择与农村的实际状况相适应的施工技术,从而确立出一套可行性高的施工体系,并且对新农村园林景观的规划建设时时刻刻进行控制。还要注意的是还应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地域特点、以及景观风貌等多方面因素,构建一个多元化的指标体系,帮助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的顺利开展。

1.2突出地方特色

在地区的发展过程中,会随着时间形成不同的地方特色,因此,很多的村庄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风貌以及风俗人文景观。在景观规划过程中把握地方特色并将其利用,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形象。同时在此期间,绿地的保护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将其保留,并将绿地与园林景观建设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达到突出地方特色品牌形象的目的。比如,在具体规划时,村庄现有的大树可以保留下来,用于乘凉或者让大树作为村庄中心,作为小游园的中心标志,以此来加深人们对于村子的初印象。还有注意的是,在规划时一定要明确以绿色为基础,重视植物造园与造景的艺术美,从而构建出别具一格的新农村风貌,形成带有地方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3尊重居民意愿

在新农村园林景观的建设过程中,园林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让居民有充分的参与感。因此,在园林规划过程中应该广泛的征求当地居民的意见,组织不同社会地位、文化程度的民众,分别代表不同阶层的人参与整个规划过程,从而体现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这也是做好园林景观规划的必要条件之一。此外,还应对当地居民进行调查和访谈,同时征求广泛的建议,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新农村的园林景观规划。

2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措施

2.1引入城市规划理念

所谓城市规划理念,就是结合城市现有的公共绿地资料、景观建筑以及历史文物中的园林景观,再结合自身城市的发展现状来进行合理的园林景区规制。如今新农村园林景观的规划措施,需要引入城市规划理念,再结合农村近期发展动态以及农村的产业结构,才能实现新农村园林景观的合理规划,其具体工作流程为:①模仿城市规划的理念,将农村园林景观划分为生活区与工业区两个不同区域,并且将两者进行隔离,从而体现出其规划的独创性。②结合农村具体环境建立其特有自然环境以及周边古物建筑融合的园林景观,让农村居民与自然之间的相处空间更加融洽。③需要根据当地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绿化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园林景观其处理项目也是完全不同的。绿化处理特点不仅需要把农村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底蕴突显出来。而且也要集中力量营造一批人文景观,其中包括城市中才有的街头与路口,进而将城市园林设计中的优势,带入到新农村的园林景观规划的绿化处理中,使新农村的居民可以最大化的享受到现代化园林景观规划的魅力。

2.2科学规划村庄布局结构

村庄的规划建设是影响着居民的切身利益、也牵动着农村地区的稳定和繁荣,我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以维护旧村为基础,结合当地的实力作为参考。进行符合现实情况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提前确定建设时序,以节约为首要要求,以立足现状为工作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经济安全,方便实用,从根本上改变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无序建设、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进行科学引导,尽可能体现农村特色。以合理规划新农村为发展目标,节约并利用现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制定规划目标和实现村庄规划,需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作为基本核心,并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坚持协调发展、循序渐进、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

2.3结合农村区域特点

农村区域经济是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密切相联的复合体,其发展要素是多元共存的,并且所有要素都在这两个系统之中,所以我们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时必须从大系统全方位的观点去研究分析问题。为了更好的实现新农村园林景观规划工作,除了要引入城市规划理念,还得考虑农村区域特点这一重要因素。农村区域特点主要表现为其因地形地貌的差异性,而导致了村落在结构、形式以及文化传承上都存在着极其的不同。建设乡村美景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区域的地形条件,一年四季的气候状况,历史文化以及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也需要和现代知识理论结合起来,充分掌握生态学的知识,将对园林的设计融入其中,提前规划和建设乡村园林美景,实现在开发资源的过程中不破坏环境的两性开发,协调自然与规划建设之间的关系,保持一致发展。让乡村在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打造出生态,美景,发展并存的新农村。近些年党中央对新农村的发展越来越重视,颁布了好多优惠政策,在建设园林景观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是风水宝地,有着很大的开发空间,农村山美水美,地貌独特,有着大量的农田,农业生产是乡村的经济支柱,乡村园林景观建设与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取决于乡村的资源优势,经济现状,人际关系,以及现有的需求。在选择种植什么种类的植物,用什么样的建筑材料时,考虑到景观的成本以及功能的实现,要充分结合农村现有的经济优势以及人们的需求。打造舒适的生态功能环境,要充分利用景观结构的特点,用合理的设计和空间布局来突出生态的特点优势。实现乡村山美水美,绿色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一体的生态环境。

2.4合理利用资金,延长景观效果维持时间

在新农村建设中,还要考虑到乡村的园林景观规划中方方面面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再加上建设完成的园林景观由于后期管理不到位和维护管理的资金缺乏,使园林景观建设之后维持的时间比较短。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利用产业的发展,对乡村地区的河流水系、果林、农田等原生态景观进行规划,形成景观游览路线,可以适当开发农业体验项目吸引游客;后期也要进行定期服务设施的维护,在服务设施的材料选取上选用一些带有非乡村元素的耐用材料;可用石磨做成桌椅;同时进行随处可见的宣传语提醒游客。用产业带动经济,实现农村的景观设计和后期维护。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主要在于对村庄科学的进行编制和规划,合理地对居民点和企业进行布局安排,促进产业和人口的结合,从而有效的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要注重将分散的居民点集中起来,以人为本,创造尺度宜人的新村社区空间。条件富足的地方应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对村庄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农村多层住宅,变外延性扩张为内涵挖潜方式,集约高效利用土地。

3结束语

本文采用了先理论分析,再提高措施的方法,针对新农村园林景观的规划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为其实现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持。促进农村规划建设与园林绿化建设的共同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同时也是为农村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生存环境的根本保障。更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和工作质量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所以针对农村园林景观的规划与建设工作,是当前我国林业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徐意.山地园林造园手法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借鉴意义――以杭州市浅山区传统山地园林为例[J].新农村,2019(03):14-15.

[2]刘均,王府京.宜昌市美丽乡村园林景观规划建设模式研究[J].吉林农业,2019(07):98-99.

[3]于冰沁.寻踪―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产生、发展与实践[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4]林达里.功能为主导的乡村公园评价指标体系和设计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5.

作者:王琦 关思慧 文阳兴家 周李晔 单位:石河子大学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