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路径
【关键词】农村地区;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制度就在不断调整,直至今日,已经经过了4次大规模调控,实现了从个体所有到联产承包经营的转变。近几年,我国党中央对农村事业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传统的土地集权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求,而加强产权规划有利于促进土地制度改革。
1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
2018年我党的报告中提到,开展农村经济建设时,应维持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并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完成后,再继续延长承包时间。这也是我党在落实农村土地经营改革的核心体现,延长承包时间,落实土地流转能够提高农民对土地经营的人情与信心。近几年,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建设力度加大,传统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应用出现一定的运作困难,为了提高土地流转效果,就需要对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创新改革。改革内容可分为:1)国有土地产权制度;2)个人土地产权制度;3)集体土地产权制度;4)混合土地产权制度等等。尤其是城市内土地资源逐年紧张,城市覆盖面积开始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充。农村地区的集体产权模式对应发生变化,集体土地资源流失情况严重。很多农村人口选择放弃传统生产种植行业,进城打工,城乡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密切,农村土地开始被占用,在对土地展开赔偿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矛盾现象问题。加大力度改革集体土地产权制度能够帮助降低此类矛盾出现的风险,推动城乡发展,对维护社会稳定性有重要帮助[1]。
2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要点
2.1明确经济主体
一直以来农村地区的土地产权经济主体位置都存在模糊化、不清晰等问题。我国宪法提出,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地区,除了国家所有土地外,其他地区的土地资源均为集体所有。例如:自留地、自留山、住宅基地等等。按照国家法律规定,集体土地需要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进行统一的经营与管理。但是农民群体本身不属于组织范畴内,而是群众的集合,所以并不具备主体的法律效力。对此,在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时,要充分尊重农户的经济主体位置,突出农户群体的法律权利与法律意义。充分发挥出法人制度的作用,使广大农民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身拥有的实权以及必须承担的责任。以公正公平公开的态度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集体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处置[2]。
2.2完善城乡关系
在落实新农村建设时,需要不断完善城乡之间的关系,加强城乡统筹效果,根据我党城乡建设要求来看,城乡群众应保持良好关系,在产权上与治权上达成统一,用乡村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划分出清晰合理的产权关系,来带动农户经济处理创造出更多经济效益,提高自身收入的基础上,为社会输出更多财务。对于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也应该下放到居民受众,保证居民具有平等的财产控制权,并可以优先承包本地集体土地资源。另外,农村群众还需要享有对干部、管理者的选举权与发言权,如果干部发生违规、违纪问题,经由村民调查举报后,可以罢免。
2.3加快经营流转
我党在十八大中指出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并在同年三中全会上决定,要保证群众合法权益,在满足国家耕地保护制度与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给农民进行一定程度的放权如:担保、转让、抵押、生产、收益、流转等等。简化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过程,避免私下违规转包情况的出现,分化产权归属,规范信息交流进度,例如:使用现代化信息平台或软件,加快农村内信息的使用效率,减少集体土地管理时的纠纷风险。
2.4强调法律法规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使用的土地资源覆盖面积较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很强,对应的集体资产规模也比较大。因此,想要开展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难度较高。而法律法规能够对改革发展起到基础的约束作用,因此必须要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近几年,我国农村土地方面的法律覆盖范围逐渐扩大,已经涵盖了农村土地流转、集体土地经营流转等工作。将法律规定细节化,能改变以往集体土地管理时出现的操作性差、流于表面等问题。例如:落实自愿有偿原则,使村民可以按照转包、出租、交换、入股等多元化合作方式进行土地流转以及集体土地管理,确保农民群众合法效益得以维护。
3结论
综上所述,实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地区落实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必经之路,能够给农村土地资源利用带来新的活力与激情,帮助农民增加经济收入,为政府调控、管理地方经济起到良好辅助作用。在改革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意愿,严格量化资产,并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的设置产权股份。
参考文献
[1]朱法娟,高杨.浅论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土地所有制向现代产权制度的演变――从集体土地所有权到三权分置[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9(1):16-22.
[2]钟桂荔,夏英,朱婷.农业村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路径分析――基于小天贡村和阳波村的比较[J].农业经济,2018.15.
作者:李娇 单位:汾阳市农经服务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