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资源节水灌溉措施浅析
摘要: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一直都是国家的重点项目,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升,许多问题都得到解决,如灌溉效率低下、灌溉成本高等,这些都给农田水利的节水带来了巨大挑战。所以,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改善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技术,以实现高效的节约化目的。本文就农田水利资源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意义和具体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资源;节水灌溉;措施
推广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扩大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普惠面,是当前现代化农业生产提速优质的基本前提保障。在认清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重要性的基础上,“坚持走内涵式节水灌溉发展思路,注重节水灌溉综合技术集成与配套建设,以较大流域为单位推广节水灌溉,兼顾节水与效益适中亩灌溉定额,重塑节水服务于社会”的发展理念为今后改进探索农田水利资源节水灌溉措施的主要突破口。
1节水灌溉技术作用和意义
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合理使用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能够节约水资源,还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在农田水利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土壤的湿度进行控制,以达到有效灌溉。在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运行中,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农田水利项目的质量标准严格把关,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要加强管理,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转。最关键是要做好灌区的蓄水工作,使其具有良好的蓄水功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难题,进而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收入与帮助。
2农田水利资源应用目前存在的问题
2.1缺少灌溉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节水灌溉工程获得了快速发展,相关部门也对于该类工程建设具有了较高的重视程度,在提升其安全性与质量水平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该类工程的运行切实提升灌溉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但目前还存在着一定不足,即工程在建设运行当中没有按照要求做好对应的管理,并因此对节水灌溉工程的作用造成较大削弱。
2.2规划不合理
在具体工作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灌溉效率进行提升,其中,做好节水灌溉工程的合理规划可以说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方式。现有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在规划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即在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设计之前,相关人员并没有到实际地区进行考察,没有充分了解施工区域实际情况,单纯按照以往的理论资料与经验进行设计,缺少有效的针对性,使得节水灌溉工程在具体运行的实用性方面存在不足,影响节水灌溉的效果与作用。
2.3种植结构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业向着集约化以及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对传统种植模式存在的束缚进行有效摆脱。但在此当中,传统观念依然具有较大影响,对于很多农民来说,还是通过传统的方法与手段进行农业种植,可以说,不合理种植结构不仅对节水灌溉工程的效果产生影响,也无法使节水工作获得良好的目标,要想对水资源利用率进行有效提升,对农业灌溉用水量进行降低,则需要积极做好种植结构的转型与优化,这也是现阶段存在的一项主要问题。
3农田水利资源节水灌溉具体措施
3.1落实现代农田水利理念
在水利工程中,做好现场的勘察工作可以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有利于后续阶段在工程项目中利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同时,要及时将传统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区别进行明晰,摒弃落后的大水漫灌的方式,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将现代农田水利理念贯穿其中,使得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得到科学地指导,也使得各个地区的灌溉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3.2农业产业调整与现行水利设施匹配
在制定各地区的农业产业政策时,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调查研究各地区的土壤种类和质量情况、适合种植的农作物种类、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往采用的灌溉方式等内容。同时,增加科技研发的投入,对各地区当下的农田水利设施以及灌溉技术进行优化和创新,进而推动农业产业的调整与现有的水利设施更加匹配,使水利设施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改善。
3.3提高现代化农田水利设施管理能力
为了有效应用高效灌溉技术,需要将各个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的关键内容进行细化处理,使得节水灌溉项目施工过程得到优化。同时,要加强水利项目实施的监管力度,采用动态化的监督方式以及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将工程项目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予以解决,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农田的灌溉率。此外,必须重视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管理队伍,重点培训管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管理技能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理念。经过培训之后的管理人员可以在岗位中锻炼自己管理水利设施的能力,使得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得到有效运转,进而使当地的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的技术水平得到稳固提升,为当地创造出更大的综合效益。
3.4优化种植模式
在农业生产过程当中,节水灌溉工作的开展能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积极的条件,也能够对水资源问题进行有效地缓解。在该情况下,需要能够充分结合本地区作物种植情况开展工作。同时,需要能够充分分析本地区的水资源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作物结构优化,在与种植技术结合的情况下保证地区农业的稳定高效发展。
3.5灌溉利用节水技术
渠道防渗技术:在干旱季节,及时灌溉是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关键,如灌溉不及时极易造成减产或者死亡。农田灌溉中,往往需要使用渠道输水,积极做好渠道防渗工作,应用渠道防渗技术,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渗漏和浪费,实现节水灌溉,满足农田灌溉需求,促进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全断面衬砌渠道防渗措施主要有渠槽翻松夯实(厚度大于0.5米)、渠槽灰土夯实(或三合土夯实)、护面材料更替(混凝土、黏土、浆砌石、沥青材料)、渠槽铺设塑料薄膜等方式。滴灌技术:相比较而言,滴灌技术的节水效果更加理想,现如今在我国农田灌溉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即在农作物根部埋入直径为1厘米左右的毛细管实施灌溉,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几乎可以高达95%,特别适用于那些宽行距旱地作物或设施农业区。滴灌用水应经过净化处理,不得含有泥沙、杂草种子、鱼卵、藻类等可能堵塞滴头的物质。滴灌小区之间宜按轮灌进行设计,同一滴灌小区内灌水器的平均流量应与设计流量基本一致,滴灌均匀系数不应低于0.8。为了将滴灌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应该配合一定的蓄水工程,雨季储存大量雨水,然后使用滴灌技术灌溉农田,有效缓解旱情。喷灌技术:主要通过水泵加压和自然落差的方式进行农田灌溉,依靠压力促使水资源经喷头喷灌农作物,模拟自然降水,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喷灌技术的优势在于:灌溉均匀,节水量达到能够35%以上,节水效果显著;模拟自然降水能够营造田间小气候,营造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喷灌技术适用范围广,对于田间土地平整度并没有过高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各用户系统的喷灌面积应集中连片,且不宜小于75亩,系统内各点工作压力差应在喷头允许范围内;用户系统范围内应实行轮灌,轮灌周期一般为5~10天,每天净喷灌时间不宜少于12小时;喷灌技术的应用会受到风力影响,如风力较大会导致出现灌溉不均匀的现象,所以该技术不适用于多风区域。总而言之,未来我国节水灌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整体的发展思路来看,还是要持续秉承“节水与效益并举,以内涵式节水灌溉为引领,重点做好较大流域节水灌溉工作的推广,配套集成节水灌溉综合技术,以实现节水服务于社会”的发展理念,推进农田水利资源节水灌溉工程的有序高效运转。
牛建东 甘肃省白银市水电勘测设计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