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承载能力状况探索思考
[关键词]岐山县;水资源开发现状;承载能力;思考
岐山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总面积855km2,县区内地形复杂,沟密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670km2,占县区总面积的78%。近年来通过加大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基本控制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截止2018年末岐山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达到464.9km2,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1km2。岐山县水资源总量为12787.76万m3,人均水资源量279m3。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区域分为千山南麓缺水区、渭北高原冯家山灌区、蔡家坡川道井灌区、渭河南川塬石头河灌区和秦岭浅山区,水资源分布差异较大。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1.1供水基础设施和供水能力评价
全县有水库15座,水库总库容1418万m3,主要分布在蔡家坡、凤鸣、故郡、蒲村、青化、益店和京当镇(表1)。岐山县机井共计1387眼,主要为人畜和农业灌溉供水,尤其在千山南麓缺水区,区域内水利设施程度较低,人畜饮水困难,地表水利用条件差。2018年全县共建成农村供水工程146处,其中有128处采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
1.2现状年供水量
2018年岐山县总供水量为12859万m3,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为6348万m3,占总供水量的49.4%;地下水工程供水量为6510万m3,占50.6%;无其他水源供水。地下水供水主要有浅层水与深层水组成,无深层承压水;其中浅层水供水量与深层水供水量分别为6314万m3、196万m3,分别占地下水工程供水总量的97.5%、2.5%。从行政分区来看,蔡家坡镇供水总量较大,为3489万m3,其中地下水供水1782万m3,占全县地下水供水总量的27.4%;益店镇供水量最小,为950万m3。岐山县2018年用水总量12859万m3,其中农业用水量为9939万m3,工业用水量为1184万m3,生活用水量为1610万m3,生态环境用水量为126万m3,2018年岐山县用水结构见图1
1.3用水水平分析
结合《陕西省水资源公报(2018年)》进行对比分析,2018年岐山县人均综合用水量为275m3/人,是宝鸡市平均水平(217.7m3/人)的1.3倍,是陕西省平均水平(242.5m3/人)的1.1倍;万元GDP用水量67.9m3/万元,高于省市平均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岐山县大部分乡镇以农业为主,农业用水占比较大。2018年岐山县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指标119.3L/(人•d),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指标为72.7L/(人•d),均低于省市平均水平;2018年岐山县农田灌溉用水定额为243m3/亩。2018年岐山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7.9m3/万元,由于县内工业以电热、造纸、纺织、化工等高耗水行业为主,用水量大,产出效益相对较低,造成全县工业用水效率低于省市平均水平。未来发展这些高耗水行业应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重点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节水改造计划,促进生产用水方式的转变,从源头上解决高用水问题。1.4用水消耗量参考《陕西省水资源公报》(2018),结合岐山县调查资料拟定岐山县居民生活耗水率取0.55,城镇公共用水耗水率取0.44,生态环境用水耗水率取1.00,农业耗水率取0.68,工业耗水率取0.29。2018年全县总用水量为12859万m3,耗水量为8331.3万m3,综合耗水率为0.63。
2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价
2.1水量要素评价
岐山县现状年用水总量为12859万m3,用水总量控指标为13780万m3,从用水总量评价结果来看,岐山县接近临界状态。全县现状年平原区地下水开采量为6510万m3,平原区地下水开采控制指标为4913万m3,超采区的超采系数0.18。从平原区地下水开采量来看,岐山县平原区地下水开采量处于超载状态。根据最不利原则对岐山县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现状年岐山县水资源承载状况为超载;水量承载能力处于超载状态,水质承载力处于不超载状态。
2.2水资源超载成因分析
2.2.1水资源禀赋条件不足按常住人口计算,岐山县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25m3/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已为国际公认的极度缺水地区(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低于500m3/人为极度缺水)。从人均水资源量来看,岐山县属于水资源紧缺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1676万m3,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71万m3,由于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极少,导致部分地区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资源严重超载。
2.2.2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压力2013年岐山县GDP为144.09亿元,2018年GDP为193.1亿元,GDP增长了1.3倍;用水总量由2013年1329.5万m3增长到2018年的12859万m3,增长了9.7倍,岐山县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供应造成的压力日趋加大。
2.2.3非常规水源利用不足通过对年供用水资料进行分析,岐山县近年来并无非常规水源的利用。岐山县2018年污水排放量为1085万m3,但在供用水中并无污水回用和雨水的收集利用,因此非常规水源利用不足是导致岐山县水资源超载的重要因素。
3水资源调控建议
3.1进一步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1.1全面推进生活节水岐山县管网漏损率为9.7%,与全国平均水平(15.0%)相比已经处于较为先进水平,但与全国管网漏损率最低的绍兴市以及全球发达地区相比,该县管网漏损率还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供水管网的管理与维护,降低管网漏损率,大力普及推广节水器具,宣传节水科技信息知识,不断提高全民节水理念与节水意识,实现从“要我节水”到“我要节水”的转变。
3.1.2着力强化农业节水2018年全县农业用水量为9939万m3,占总用水量的77.3%,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15,与省市相比处于较高水平,但是与国内发达城市相比较,农业用水节水还有提升空间,未来应进一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降低农业用水定额。
3.2统筹调配多种水源,合理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
岐山县现状年用水总量处于临界状态,地下水开采量处于超载状态,由于地表水资源匮乏,未来在全面节水的基础之上,应当加强对各类水源进行统筹调度与优化配置。全县2018年供水总量为12859万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比49.4%,地下水源供水量占比为50.6%。未来应加强把雨水、污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管理,鼓励并积极发展污水处理回用和雨水开发利用,健全完善城市给排水管网,通过不断提升非常规水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缓解县域水资源承载压力。由于岐山县水资源匮乏,节水与非常规水源的利用量有限,因此解决全县水资源承载压力的根本在于从区外调水。凤鸣镇用水总量与地下水开采量虽未超载,但已经接近临界状态,应增加从石头河、冯家山等水库的调水量,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雍川、枣林两镇地下水严重超载,在这两个区域应当严格限制地下水开采,确保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3.3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减少经济社会用水负荷
岐山县2018年生产总值193.1亿元,一、二、三产用水效益分别为506万元、19.2万元、3.1万元,第一产业用水效益最小,第三产业用水效益最大。工业方面,全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8.5m3/万元,但这并不能说明工业用水效益较低,而是由于该县工业含造纸、纺织、化工等高耗水行业,在未来工业结构调整中,应当坚持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工业结构空间布局调整同步实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低耗水产业。对耗水较大的建设项目应充分考虑与当地水资源及可供水量的协调关系,谨慎发展。大力推进工业集群建设,提高工业生产集中度,提高工业用水循环效率,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农业方面,应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农业灌溉面积在控制总面积基础不变的基础上,压缩高耗水作物种植比例,压缩低产区粮食面积,发展苹果、猕猴桃等高效经济作物,扩大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扩大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3.4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近年来,岐山县积极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水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2019年被水利部评为全国第一批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县。未来岐山县应进一步加强县域水资源管理工作,提升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推进多水源综合利用,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针对不同乡镇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状况,定期开展实地评估,实时监测重点区域动态,提高监测预警效率。在水资源超载地区,制定并严格实施用水总量削减方案,对主要用水行业领域实施更严格的节水标准,退减不合理灌溉面积;对临界超载地区,严格管控用水总量,加大节水和非常规水源利用力度,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对未超载地区,严格控制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强化水资源保护和入河排污监管。
4结论
通过对岐山县2018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对县域内水资源超载成因开展评估,从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统筹调配水源、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强水资源管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措施,为今后岐山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杨斐 单位: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自来水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