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水资源论文 > 水文对解决新时代水资源问题的作用

水文对解决新时代水资源问题的作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3-04 18:32:00人气:385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新时代

1引言

我国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少,且在地区上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大,与耕地、人口的分布不相匹配。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全球第6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仅为世界平均的1/4,排世界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水资源脆弱国家行列。合理地开发、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我国新时代水问题的迫切要求。

2我国新时代水资源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治水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群众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与水利工程能力不足的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如今,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兴建了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包括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白鹤滩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等,不仅极大地解决了曾经“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而且建成了全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水力发电站,实现了四大江河之间“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并完成了国家“西电东送”骨干工程。如今,新水问题常态化、显性化成为新时代治水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老水问题将长期化,并伴有突发性、反常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直接、重大威胁。如何准确把握新的治水矛盾,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3我国水文工作与水资源管理的关系

水文是为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水问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水资源、防治水旱灾害、保护水环境和生态建设等提供全面服务的一项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水文工作赢得了水利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多方关注和重视。机构改革之后,水利部下设水文司,为水利防汛抗旱等工作发挥尖兵和耳目的作用。当前,我国区域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成为全球性普遍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水资源短缺对策、水资源持续利用、水资源合理配置、水灾害防治以及水污染治理、水生态环境功能恢复及保护等目前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水文对水资源的开发、管理、节约、利用、保护的积极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是解决水资源问题不可缺少的重要助力。

4水文对解决新时代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性

4.1在水资源工作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1)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水文部门及时提供雨情、水情、墒情等信息,提前进行准确预报,为防汛抗旱的科学调度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从而有效遏制了水资源流失、水旱灾害的发生。水文是防汛抗旱的尖兵和耳目,其中水情部门更是防汛工作的“情报部”和“参谋部”,水文工作的多样性奠定了其在水资源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2)提供新的服务,对水土保持监测和分析工作作出贡献。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及时准确地了解水土流失程度和生态环境状况十分关键,水文部门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和分析工作,对预防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水文的服务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水文的基础性服务作用更加突出。(3)发挥自身优势,在应对突发性水事件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突发性的山洪灾害和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造成的水资源损失和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针对紧急情况,水文部门能利用自身优势快速反应,全国共有34个地(市)级水文机构实行了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与地(市)政府双重管理,40个县(市)级水文机构实现了地(市)水文机构与县级政府的双重管理,当遇到突发性水事件时,能第一时间开展山洪调查和水体监测并提供数据以供上级决策,加强了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对灾害的定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4.2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上提供技术支撑

近年来,我国水文行业发展良好,各级政府及上级领导对水文工作者在基层的付出和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各地通过多种渠道加大了对水文事业的资金和人员投入,极大地推动了水文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我国的水文事业在水文站网规划布设、水文测验、水文情报预报、水文分析计算、水资源调查评价、水文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历年防汛抗旱、水工程规划设计及运行、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水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等关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水资源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水文部门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为了有效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水文部门积极做好水功能区的监测,开展水文勘测、水权转换研究、水平衡测试、水量水质综合评价试点、水资源论证和防洪评价等工作,为江河治理和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5水文对解决新时代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5.1加大水文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

水文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构成部分,信息系统获得了广泛利用,从本质上提升了水文水资源发展水平及管理效率。水利信息化建设关系着我国水利事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水资源问题,只有拥有专业化、精细化、统筹化能力的优秀人才,才能挑起信息化建设的“大梁”。然而,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水平明显不足,与发达国家先进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和较快的发展速度相比,呈现出起步晚、专家少、底子薄等特点,其中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直接导致信息化人才匮乏,是制约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既需要“引进好人才”,也要“出去看世界”,在引进高级信息技术人才的基础上,铺设利用现有信息化网站,选拔技术落后区域的水利单位优秀员工跟随引进人才进行培训、学习;对于已经具有某方面专业技术的人员,不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在打好本职业务技能底子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学习新的信息化知识,力求保证人才不流失、老手带新手、先进的帮扶落后的。

5.2完善水文站网建设

我国的水文站网密度较低,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为北美、欧洲的1/2左右。水文站网的发展关系着水资源工作开展的难易程度,并与当地经济水平呈正相关。我国的水文站网大多年代久远,从20世纪50-70年代沿用至今,并且受到当时工程技术水平和人员思想意识的限制,当初设站的目的主要是为水利工程建设和大江大河防汛服务,在水资源配置、管理、利用、开发、保护上的功效明显不足,不能对解决新时期的水资源问题发挥显著效益。因此,加强水文监测站网建设,并推进水资源监控管理系统、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监督平台、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水利信息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建设工作,对推动建立水利遥感和视频综合监测网,以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推动水文行业发展,从而加强水资源配置管理,解决新时期水资源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5.3加大水文行业监管力度

当前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需求更加多元,已经从低层次上“有没有”的问题,转向了高层次上“好不好”的问题。就水利而言,过去人们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防洪、饮水、灌溉;现阶段人们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需求更加迫切。相较于人民群众对水利新的更高需求,水利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水文行业应严格遵守总书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要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监管、水文工程的监管、水土保持的监管、水文资金的监管、行政事务工作的监管等,并从法制、体制入手、机制入手,围绕节约用水、河湖管理、小水库安全度汛、水生态环境保护、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和运行管护、水利脱贫等方面加强监管,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其中,要重点加强水文行业监管力度,在水质监测、江河湖库监测上做到全面监管、严肃追责,压实河长湖长主体责任,建章立制、科学施策、靶向治理,对于水污染、过度开发、围垦湖泊等问题进行严厉打击。全面监管“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既要管好河道湖泊空间及其水域岸线,也要管好河道湖泊中的水体。以“清四乱”为重点,打造基本干净、整洁的河湖,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提供全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建艺,夏敏亮.水文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47.

[2]贺盼盼,张琪羚.水文水资源信息化系统发展现状探讨[J].科技风,2019(06):172.

[3]丁德美.探讨水文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4):117-118.

作者:彭昕 周洁 单位:湖北省荆门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