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水资源论文 > 水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

水资源开发问题与对策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4-13 05:50:00人气:422

1概况

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腹地的子洲县,境内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总面积2042km2,人口31.5万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449.5mm。县境内河流沟道属黄河水系,除极少数河流属清涧河流域外,其余均属无定河流域。全县共有大小沟道2477条,有水河流807条,水资源总量为8027万m3,地下水资源总量3885万m3,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潜水,第四系孔隙潜水地下水埋深150m~250m,基岩风化裂隙潜水埋深在50m~150m,地下水利用条件较差,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主要工业产品有煤、石油、天然气等。国内生产总值51991万元,人均收入1513元。

2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1水资源开发供给情况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子洲县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多渠道投入,多形式开发,修建了大量的蓄、引、提水工程,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截至2013年底,全县共建成小(一)型水库2座、引水工程13处、提水工程114处、配套机电井工程共有77眼,年供水能力达到2355万m3。2013全县总供水量2331万m3,工业用水234万m3,占总量的10%;生态用水140万m3,占总量的6%;城镇公共用水58万m3,占总量的2%;城乡居民生活用水494万m3,占总量的21%。整体而言,全县年供水量约占水资源总量的29%,利用程度较低,农业为用水大户,工业用水比重偏小,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我县经济发展的结构格局。

2.2全县水资源特点

2.2.1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据测算,子洲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53m3,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仅为55m3,远低于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892m3,亩均占有量372m3,为全省人均占有量1486m3的17%,全国人均占有量2270m3的12%,属资源性严重缺水地区。

2.2.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受地形、气候、地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子洲县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49mm,年最大降雨量688.7mm,最小降雨量206.8mm,其中7月~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8%以上,而且多以暴雨出现。河川径流年内分配与降水基本一致,来水年内不均,非汛期水量小,除大理河、淮宁河、小理河等少数河流常年有流量外,其它河流均属季节性山洪沟,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和利用,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2.2.3客水资源较为丰富子洲县大理河、淮宁河、小理河分别从县外穿境而过,带来了约为全县自产径流1.8倍的客水,弥补了全县自产径流的不足,有待开发利用。

2.2.4部分地区地下水质差子洲县地下水多为第四类潜水,大部分山区和河谷属重炭酸和重碳硫酸盐水,大理河、淮宁河河谷的大部分区域为氯化物钠型水和氯化物酸盐镁水,水质微咸,矿化度较高,水质整体较差,多适用于农业灌溉。

3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子洲县对水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加,引发了在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供需矛盾突出,争水现象日益严峻

子洲县水资源分布不均,开发利用难度大。目前,全县用水主要以地表水为主,主要为农业灌溉用水。随着子洲县社会经济生产结构调整,工矿企业的发展,未来工业用水将取代农业用水成为用水大户。据预测,到2020年全县每年缺水将达2240万m3,约为2012年全县用水总量,未来水资源将成为制约子洲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同时,一些矿产资源的开采,造成地下水层破坏,引发了地表水流失,地下水位下降、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等,这让子洲本就紧缺的水资源如雪上加霜,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而由此,也引发了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的争水矛盾。

3.2水利工程较少,雨洪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由于受经济、技术等因素影响,长久以来,子洲县水利工程的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全县水利拦蓄骨干工程较少,除了清水沟水库以及少量小型蓄水库坝外,大理河、淮宁河、小理河主要3条河流上都没有拦蓄工程,汛期只能看着雨洪资源白白流走。而到了枯水季节,却是各方无水可用。据统计,2012年子洲县各类水利工程年供水总量2331万m3,其中按水资源类型分,地表水1710万m3,利用率为21.3%,地下水621万m3,利用率为16.0%,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开发潜力较大。

3.3水资源利用仍处于粗放式,开发利用率低

由于基础设施落伍,管理水平低下,子洲县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农业田间配套工程老化失修严重,跑、冒、滴、漏造成的流失率达20%以上,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低于0.4。大部分渠道为土渠,多数地方存在大水漫灌现象。同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加剧了生产成本。

3.4水污染现象频发,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随着子洲县工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企业及城镇废污水排放量也在加大。由于污水管网建设不完善,污水处理不到位,使得污水乱排河道现象突出。同时,由于煤油气开发,造成含水层破坏,地下水污染现象频发,使得有限的水资源遭到破坏。

4水资源开发利用思路及措施

根据子洲县社会经济发展,预计到2020年,子洲县每年需水量为4597万m3。其中农业需水2025万m3,工业为1180万m3,城乡生活1150万m3,生态需水240万m3。按照目前供水能力2355万m3的水平,缺水2240万m3。

4.1摸清水家底,科学谋划水资源开发

受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影响,子洲县资源性缺水问题严重。加之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不太重视水资源工作,使得关于水资源蕴藏、分布及储量的资料和数据均没有进行过更新,仍沿用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数据。与子洲现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差距较大,必须进行数据更新,摸清家底。因此,建议在全省水利普查的基础上,对子洲县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普查,重点普查水源储藏和开发、利用情况,以翔实的水资源数据支撑全县水资源新的开发利用。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要全盘考虑,统筹规划,科学开发水资源,以满足子洲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4.2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加强骨干水源工程建设

从子洲实际出发,积极争取实施一批蓄水骨干工程,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从根本上解决全县缺水问题。工业用水方面:按照工业园区用水规划,兴建苗家坪工业园区供水水源工程和淮宁湾工业园区供水工程。两大水源工程是向工业园区供水的主要基础工程设施,是以供水为主,兼顾拦泥、防洪等综合利用的坝系工程。其中苗家坪工业园区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1.4万m3,年供水500万m3;淮宁湾工业园区供水工程,日供水1.2万m3,年供水440万m3。县城后备水源工程:近期为兴建苗家坪镇康家沟供水工程,兼顾苗家坪工业园区供水工程;中期为兴建马蹄沟镇四旗里水源工程,日可供水1000m3;远期为兴建三川口镇刘启首后备水源工程,日可供水2500m3。为做好全县水资源开发的长远打算,还要加大力度向省市争取引黄工程和王圪堵水库用水指标。同时,充分利用县污水厂中水。污水厂每年可生产中水47万m3,可作部分工业用水,向苗家坪工业园区供水,解决该区近期缺水之困。

4.3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针对农业为用水大户情况,加快推进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在对大理渠一干渠、二干渠改造的基础上,继续实施子洲渠节水改造工程。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对接,争取五星渠、黄坪渠等11条渠道节水改造工程立项。按照近路、近村、近水、近田的原则,积极兴建小型取水工程,解决川台地、沟台地及其它基本农田灌溉用水。大力发展喷、渗、滴等节水灌溉,建设一批有示范性的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对高耗水作物,要适当予以调整,提高种植低耗水作物面积,因地制宜,水旱互补,形成一个较科学、节水、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

4.4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全面解决城乡用水需求

目前,子洲县仍有饮水不安全人口9.6万人,根据人口分布及水源条件,应通过三种模式解决:一是县城及各乡镇周边区域,将通过扩建供水工程、延伸管网解决,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2.9万人;二是大理河、淮宁河川道地区及其它人口相对集中的沟道,将通过实施单村或联村集中供水工程解决,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3.4万人;三是地处山区,居住分散的3.3万人饮水困难人口,拟采用联户或单户深井供水型式解决。

4.5严格管护,以法加强水资源管理

要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就要坚持以法制水,严格管水。一是以子洲县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契机,深入贯彻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全县创造节水氛围,使得广大群众尽快树立起节水意识,工矿企业争创节水;二是以水定需,严格水资源项目审批制度,坚持一把尺子管水,严格实行水资源论证制、水资源使用审批制,坚决打击和制裁无证取水的行为,理顺取水程序,使取水许可纳入法制轨道;三是加强水源地保护,水利、环保、城建、公安等部门,要协同作战,加强河流、水库等水域保护工作,对超排、乱排等行为要严厉打击,坚决查处,同时,建立补偿和处罚机制,使得企业不敢随便污染水源。

5结语

子洲县水资源紧缺,利用难度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以及榆林南部六县被国家确定为生态功能区,子洲县生产建设用水总量将大幅增加,到2020年,全县用水缺口将达2240万m3。通过分析子洲县用水中存在的浪费严重、利用低下、污染严峻情况,从加大水源建设、加强管护、提高用水效率、因地制宜满足城乡供水需求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作者:王建 张成 单位:子洲县水务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