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方案
1农艺节水概述
农业节水是涵盖农业种植的选种、育苗、病虫害防治、灌溉等多个方面的技艺调整。首先,在选种上,一般会根据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来选择耐干旱、茎叶面积少、水分蒸发量小的作物。在育苗种植中,会通过土地调整、生长控制等办法减少水分需求。在病虫害防治与灌溉等方面,同样会通过调整传统农艺技巧或步骤达到节水的效果,并在使用以上农艺技术的基础上,不破坏农作物的生长,稳保农业产量上升,且农产品的品质、口感、营养成分等都会有所提升。例如,当水分灌溉恰好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没有浪费和过分吸收,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水分含量就恰到好处,其他成分相对提升,如糖分含量,农产品的口感和营养成分自然会有所提升,还可以防止水分淤积烂根的问题发生。农艺节水还具备很多其他的优势。耕作保墒、有机肥育肥、调整作物布局等都属于农艺节水技术。农艺节水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技艺改良减少作物蒸腾作用,增加水分吸收和水分保留时间,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和流失,并将其充分地传递给植物,按照植物供需给水,亦或是通过其他肥料的追施增加弥补水分吸收空白。农艺节水技术是真正意义上减少灌溉用水,是从不灌溉、少灌溉的层面来达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效果。
2农艺节水在干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中的实施方法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农艺节水技术的发展。农艺节水技术是一种对设备依赖程度低、能源消耗极少的节水技术,其使用减少了干旱区农业节水灌溉的成本和能源消耗。
2.1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主要是为了提高土地的保水性和水源输送效果。
2.1.1平整土地平整土地适用于大部分的农作物种植节水,具体是否实施要看种植作物的习性。一般来说,需要对种植面积进行平整和坡度调节,平整是为了方便进行种植规划与保水,制造坡度则是为了提高土地的水源输送作用。
2.1.2土地规划土地规划主要根据已经假设好的灌溉管道和水渠进行,尽量靠近管道和水渠,平均每组排水管道和水渠的土地面积,使作物能够均匀享受灌溉、水源滋润,对土地的调整还包括对面积、形状与方向的规划。
2.2种植布局
根据农业种植需求,可以采用性能互补的作物种植方法,例如,耐旱作物与一般作物混搭种植,这样只需要按照一般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灌溉即可保证2种作物的良好生长,耐旱作物只需吸收一般作物的剩余灌溉水分就可以很好的生长和发育。还可以根据降水量分布、已有水利灌溉工程、地下水资源等进行种植布局的调整。
2.3降低蒸腾、蒸发技术
干旱地区除降水少外,光照还非常强烈,全天光照时间长,水分蒸发作用强。针对这种情况,种植户可以通过加盖遮阳网、薄膜等方式降低水分蒸腾、蒸发作用。在作物选择上,一般选用针叶等叶面面积较小、保水性较高的作物,如芦荟、仙人掌等。在作物萌芽阶段,一般采用薄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在作物生长中期,则采用遮阳网遮挡光照,减少蒸发。
2.4垅间距与形状调整
土地平整并不适用于所有作物的种植,对于特殊的作物,如姜、芦笋等,可以采用高垅种植技术。以芦笋种植为例,宁夏地区的芦笋种植已实现良好发展。现代人们普遍采用高垅技术进行芦笋种植,高垅之间的沟壑和间距具有很好的输水作用,且芦笋扎根加深,高垅种植时,水分在垅间沟壑中流动,能够直接将水输送到芦笋根茎部分,吸收效率更高,很多深根农作物都可以采用高垅种植方法达到节水与高效用水效果。
2.5有机肥的使用
有机肥的使用可以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其中含有大量的糖类化合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氮化合物、脂肪、树脂、蜡质和单宁等物质,其中的一些物质可以改变土壤性状,将其转化为团粒结构,土壤之间的空隙就会增大,在进行灌溉时,水分就可以深入到土壤底部,有利于土壤保水与植物根茎吸水,尤其是毛管水的形成极大地降低了水分蒸发。有机肥的使用不仅供应了植物生长的养分需求,还可以有效发挥蓄水、保水作用。
2.6自然降水的利用
干旱地区的农业种植应与农业气象检测部门更为密切地结合起来,准确地预测未来的降雨天气,修建雨水蓄积工程,搜集自然雨水。同时,还可以根据降水预报调整农业灌溉,例如,在降雨即将来临前的一段时间内,可以适当减少人工灌溉,及时进行松土和其他保水、输水作业,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效率,减少灌溉用水。
3结语
在干旱地区,农艺节水技术应作为农业节水灌溉、实现高效灌溉的主推方式,通过改良农业种植技术进行节水、用水,保障干旱区农业生产的持续化发展。
作者:王计林 单位: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新河镇政府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