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水资源论文 > 水资源管理论文(6篇)

水资源管理论文(6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2-21 19:36:00人气:395

第一篇:水资源管理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众所周知,水资源对人类社会所具有的意义和重要性,而现阶段,全球的可用水资源总量大幅度减少,可以说已经到了水资源严重匮乏的严峻形势。就我国而言,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水资源将成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影响因素,在90年代左右,中国就频繁的发生旱灾、水污染等一系列的与水有关的问题。而且根据数据统计的结果显示,每年的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大概为120亿美元,而旱灾的损失则高大350亿美元,除了纯粹的水资源灾害外,我国还存在着空气的污染问题,而水和大气的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了540亿美元,三种灾害合计起来,我国每年的损失达到了1000亿美元,占了GDP的百分之十五,由此可见,水资源短缺已经不再是我国最主要的矛盾了,现阶段我国最主要的矛盾就是水环境的污染和恶化。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

(一)自然现状

1.水资源的总量,在80年代初期,我国水资源的平均总量大约为6.2万亿立方米,除开利用水循环更新等方面的水资源,平均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按当时统计的人口数量来计算,人均的水资源量大约为2220立方米,通过分析预测当我国人口达到16亿时,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将会跌至1760立方米,占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因此,联合国将我国列入了全世界人均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如果按照国际标准来看,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已经处于一个用水紧张的阶段了,不难看出我国未来的水资源形式是非常严峻的。

2.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我国水资源的分布非常不均匀,不是指地区分布不均匀,而是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的非常不均衡,由于我国的季风气候的影响,夏季6~8月份的降水量占了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六十,而冬季却只占了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左右甚至更低。虽然说这样的降水分布是我国在发展灌溉农业的同时还能够发展旱地农业,但是降水的季节太过于集中,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每年的汛期时间达到4个月左右,其降水量占了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八十,这不仅不能促使我国水资源的增长,反而容易形成春旱夏涝的形式,而且我国洪水径流量占了水资源量的三分之二左右,这种情况非常容易导致我国江河出现特大洪水灾害和严重枯水的灾害,甚至是连续洪灾或连续旱灾的情况出现。不仅如此,我国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分布是不相匹配的,比如长江以南土地面积大约占全国百分之三十六,人口占全国百分之五十四,水资源却占了全国百分之八十一,还有长江以北,土地占全国百分之六十三点五,人口占全国百分之四十六,但水资源却低至百分之十九。由此可见,我国的水资源在土地资源的分布上也非常的不均匀,长江以南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占全国的百分之七十,而黄河等三流域却只有百分之七点七,人均的水资源只有500立方米,这也是我国水资源匮乏的最主要的地区。通过与我国水资源整体格局以及国土面积人口等情况相近的美国、巴西、印度等国家相比后,发现我国在诸多的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劣势。

3.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根据早期接近有50年数据的将水和气温资料分析,我国最近的二十年以来北旱南涝的局面一直是持续呈现的,八十年代我国华北地区持续干旱,10年的平均降水量只有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在九十年代华中地区的8年的平均降水量只有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

二、存在问题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以及全世界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之一,我国领导对水资源的管理更加的重视了,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却频繁的出现问题,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防洪安全保障问题。本文中有提到我国的降水量时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6~8月份,从而导致夏天出现暴雨洪水的情况,虽然说我国对防洪工程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却依旧不能解决洪水灾害的问题,这是因为大部分的防洪工程都是修建在历史残留的堤坝上的,而且防洪工程的建设标准也相当的低。在历史残留的堤坝中存在着很多的隐患,导致整个防洪工程的堤基就不稳固,进而在遭遇洪水时险象环生。

2.水资源浪费的现象严重。我国在存在着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浪费水的现象却随处可见。我们从大方面来看,我国的农业是用水量非常大的行业,它的用水量占了全国总用水量的百分之七十二,而且我国的几乎是灌溉农田的种植技术,这种灌溉技术中的输水渠道的渗漏非常严重,而且因为温度还会出现水分蒸发的现象,从而导致真正被农作物使用的只有灌溉总量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农业灌溉技术的水资源浪费情况有多严重。除了我国用水第一行业的农业外,水资源浪费情况在我国用水第二的工业中也非常的严重。近段时间我国的工业迅速发展,其工业用水也从原本的457亿立方米激增到1159亿立方米,虽然说我国的工业结构等都大有提高,但是在相比发达国家的万元产值的用水量,仍然高出了一倍以上。在工业中不仅用水量非常大,其重复利用水资源率却非常低,只有百分之四十至五十左右,还有部分的企业低于百分之四十,但在日本早在1982年的时候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三点八,而美国在1985年的时候也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在我国大的行业水资源浪费外,在生活中也存在的普遍的浪费现象,而且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用水的区分不明确,导致污水处理不得当、饮用水质量也得不到提高等问题。还有,八十年代之前建设的城市中,大部分的供水管网经常会出现破裂等现象,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还影响了供水的问题,据调查因为水管破裂浪费掉的水资源占了总供水量的五分之一,而且水管破裂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二十,由此可见,我国的水资源浪费的情况有多严重,进而可以看出缺水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大威胁。

三、解决措施

1.健全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为了使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得到保障,我国必须根据WTO的规定进行尽快的完善和修整我国的水法制。在修改之前,首先要将原有的《水法》中的经验和教训总结出来后,在按照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依法行政等要求,进行《水法》的修订完善,促使水资源管理体系的发展,让水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2.水资源管理的制度需要统一。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主要是由部门和行政进行分割的管理的,但是这样的管理方式会影响水功能的发挥,使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等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水灾、水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因此,为了解决水资源带来的危机,我国必须要建立一个高效、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促使水资源的利用率等方面得到更好的改善和发展。

3.改善污水处理的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严重受到了水质污染的影响。水质污染防治的工作已经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任务了,目前,我国对废污水的处理和回收利用率都偏低,但是因为工业的发展,废水的排放量已经是原来的几十倍,这种现象急剧的增加了水质污染,由此可见,废污水的处理问题对我国水资源管理存在着多么重大的意义,只有加大力度改善污水处理的问题,才能使水资源管理系统更加完善。总之,想要改善我国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就必须要针对现有的问题整改,从根源下手,将污水处理的问题、水资源浪费的问题等解决了,才能够改善我国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从而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使我国的水资源管理能够更好,进而达成节约用水的目标。

作者:赵金波 单位:松原市水政水资源管理中心

第二篇:台前县水资源开发利用思考

台前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豫鲁两省交界处,三堤(临黄堤、南金堤、北金堤)、两河(黄河、金堤河)横贯全境,全县2/3土地处于背河洼地滞洪区,1/3土地在黄河滩区。该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交替分明,具有“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的特点。

1水资源状况

1.1地表水资源

台前县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根据区域降水量统计计算,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62.20mm,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1.30%。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2568万m3,受自然地理和工程设施条件的限制,调蓄能力弱,多年平均地表水可利用量仅260万m3。

1.2地下水资源

台前县地下水以大气降水、侧向径流、河道渗漏及灌溉入渗为主要补给来源,以侧向径流、人工开采及大气蒸发为主要排泄方式,境内地势低洼,水源补充条件好,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6722万m3,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可利用量为8350万m3。

1.3水资源总量

台前县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2568万m3,地下水资源量6722万m3,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重复量,水资源总量7643万m3,产水模数19.40万m3/km2,产水系数0.35。

1.4过境水资源

台前县过境的河流有黄河和金堤河,黄河高村站(控制面积73万km2)多年平均实测年径流量3.37×106万m3。金堤河范县站(控制面积4277km2)多年平均实测年径流量13704万m3。台前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汛期涝水经几条沟渠提排汇入金堤河,且金堤河水质污染严重,不能满足灌溉要求,故沿金堤河提灌水量很小,忽略不计。根据黄委会颁发的取水许可,台前县许可引黄水量为5270万m3/a,其中,影唐引黄闸、王集引黄闸、刘楼引黄闸许可引黄水量分别为1700万m3/a、1300万m3/a、1500万m3/a,其它引水闸引水量为770万m3/a。

2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1地表水调蓄能力差,工程性缺水明显

台前县降水量年内、年际分配不均,径流多以洪水形式出现,这种自然条件不利于地表水的有效利用。由于境内缺少拦蓄调节工程,雨洪资源大部分流出境外,造成当地地表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另一方面由于工程质量问题,导致已建工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工程性缺水明显。

2.2城区供水能力不足,地下水无序开采严重

城市供水工程是城市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约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目前台前县仅有一座水厂,供水规模较小,且主要供应台前老城区。随着台前县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城区内因供水能力不足而面临无水可用的企业就地打井取水,使地下水处于无序开采状态。

2.3水源污染严重超标,水质性缺水突出

台前县尽管以农业生产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河道沟渠,地表水环境被破坏,由于没有有效的水源进行补充,水体自净能力变差,生态状况逐年下降。受地表水下渗影响,境内浅层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突出。

2.4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浪费现象严重

目前台前县农业灌溉工程存在着设计标准低、工程配套差、设施老化等问题,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益。再者由于田间灌溉技术落后,多采用大水漫灌、串灌等方式,大水漫田后,尾水或流到乡间路上,使满路污水横流,或流入坑塘,使坑塘满灌,造成亩均灌溉用水量偏大,灌溉水利用效率低,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3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有效措施

3.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节水认识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车、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节水意识,鼓励公众参与节约用水,形成全社会节水的良好风尚。同时,搞好节水灌溉标准示范园区宣传,对已取得显著成效的示范园区进行参观学习,让广大农民体会到发展节水灌溉的诸多益处,提高农民群众发展节水灌溉工程的积极性。

3.2增加资金投入,加大节水力度

一是政府增加资金投入,调动企业和个人节约用水的积极性。目前各行业都存在着节水潜力,城市生活用水要进一步鼓励和推广节水器具。对工业和其他行业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加大节水力度。二是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灌区续建配套改造、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等措施实现农业节水,重点搞好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标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3.3合理调配水资源,充分利用黄河水

由于黄河水分配指标正常年份为5270万m3,具体年份丰增枯减,一般丰水年份指标没能全部利用,因此应该进一步探讨和采取措施,合理调节用水结构和水资源调配,丰水年多用黄河水,枯水年适当超采地下水,充分利用地下水的调蓄作用,腾出地下库容以期丰水年蓄存多余的水,实现以丰补歉的调节作用。

3.4强化环境保护,提高污水回用

加大治理污染源,加强水污染防治监督及污染物总量控制,实现排污总量控制下的达标排放;提高污水处理回用率,将污水处理回用与污染源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在改善水质状况的同时减少了对原水的使用量,有助于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4结语

台前县是一个农业县,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刻不容缓。应遵循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有效保护的原则,科学拦蓄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充分利用黄河水,加大治污力度,把有限的水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起来。确立保护环境和合理开发水资源的双重目标,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徐明立 单位:河南省鹤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第三篇: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采集传输技术研究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以现代化手段管理水资源已提到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及时准确地掌握地表、地下水水资源的变化以及取用(开采)水量等信息,是做好水资源规划和评价管理的重要前提,也是制定政策和进行技术研究的重要依据。

1.信息采集传输需求

信息的采集传输,重点针对取水、供水、用水、排水等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环节、重点水功能区、饮用水源地等,通过对水量、水位、水质等实时监测、提高水资源信息采集的时效性和精确性。目前绝大多数取水户都按照水资源管理条例的要求对取水进行了计量,计量设备有计时器、普通机械湿式水表、干式水表、智能水表、超声波流量计、涡街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等。按照取水信息自动采集的要求,传统的取水计量设备无法自动信号输出,已满足不了自动采集传输的需求。而先进取水计量设备价格偏高,因此限制了设备的推广和普及。此外。由于取水水质的影响,设备维护的工作量较大,设备厂家由于规模等原因,后续维护跟不上,也制约了先进设备的推广。随着水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结合取水许可管理和水资源费征收的要求,可进行取水量自动采集、实时传输的试点。通过现场实地调研,建立信息自动传输遥测站,但有些遥测终端缺少良好的电源管理和通信管理,还有些试点站点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够,遥测设备没有安装避雷设备。

2.技术实现

遵循“统筹兼顾、公专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通信资源和网络资源,按照“统一标准规范”的原则,实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各实时监测站点均统一建设,站点数据采集采用实时自报和超限加保为主,召测应答为辅的工作方式,各级区域中心站设置专用服务器,实现对区域监测站点管理和实时数据接收、整理、入库,同时,各级区域中心站可发送召测指令,对各监测站的基础信息和实时数据进行召测。各级区域中心系统,具有数据接收、数据处理、数据统计和数据图表可视化功能,具有系统站点管理和参数越限报警功能。各级区域中心系统,与管辖的所有监测站进行时钟同步。各实时监测站点,以自动定时发报为主,发报周期可以远程设置,可远程召测应答,可超限加报,限值可远程设置。实时采集的数据,各监测站点均可存储,传输数据结构按照统一标准,规约。各监测站点具有自检和报警功能,采用GPRS为主,GSMSMS为辅的报信方案。各实时监测站点的远程监测终端采集的数据经CDMA1x网络传输到中心路由器,中心路由器将采集的信息转到各级区域中心服务器,入综合数据库,各实时监测站点,以数据遥测终端(RTU)为核心,由传感器、遥测终端、通信终端和供电等四部分组成。取水量监测点采用超声波流量计或光电直读水表、复用原有流量计信号等,进行采集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并与RTU进行通讯,RTU采集到实时流量信息存储到本地并发送到中心服务器,如图1.2。地下水水位监测点采用西安麦克压力式传感器,监测站RTU定时采集水位计数据,RTU通过分析水位变化,在水位数据达到起报条件时,自动向中心服务器发送报警信号,如图1.3。各实时监测站点,采用定时自报、查询应答、兼容模式等,可以远程修改报送方式,并可根据事件不同,随即自报箱门开启、交流电断电等报警信息。各实时监测站点的RTU自身带有本地固态存储器,容量能够实时记录大于3个月的自动采集数据,记录的数据能够满足水资源信息管理的需求。以FLASHROM作为数据存储的载体,支持本地PC或远程控制指令进行数据提取。本地下载数据时,通过本地接口获取存储器中的数据,保存在PC中。还可以通过系统平台进行定时抄取本地的历史记录,为数据分析提供依据。各实时监测站点的RTU自身带有本地固态存储器,容量能够实时记录大于3个月的自动采集数据,记录的数据能够满足水资源信息管理的需求。以FLASHROM作为数据存储的载体,支持本地PC或远程控制指令进行数据提取。本地下载数据时,通过本地接口获取存储器中的数据,保存在PC中。还可以通过系统平台进行定时抄取本地的历史记录,为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3.结论

运用数据遥测终端(RTU),实现了取水量和地下水水位的移动实时监测,实现水资源信息的采集、预处理、存储、传输以及查询应答等测控功能。通过采用对监测信息的定时自报、超限加报和随机召测的兼容工作机制,使信息采集更灵活便捷。同时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对全面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变化规律,提供了科学、客观的依据。

作者:王莹 单位:徐州市城区水资源管理处

第四篇:双塔区水资源开发利用

双塔区是朝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美丽富饶的新兴工业城区,是朝阳市、朝阳县、双塔区党政机关所在地。双塔区东依东北佛教名山凤凰山,北靠大凌河支流顾洞河,东、北与北票市接壤,南与朝阳县为邻,西与龙城区和朝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毗连,大凌河由西南向北东流,城区内流程约10km。双塔区东西跨度约27km,南北跨度约40km。总面积为499.5km2,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53%。公路、铁路、101国道从市内穿过,交通十分便利。双塔区地处辽西低山与丘陵地形区的中部,属华北山地与高原一级地形区,区内地貌分布特点是四周低山丘陵,中间低洼平坦,大凌河横贯其中,南部和东部低山丘陵海拔在200D600m之间,北部和西部丘陵海拔在204D341m之间,与河谷盆地相间排列,具有平行岭谷地貌特征,地势由西向东倾斜,中部呈隆起状。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1.1供水工程与供水量

双塔区没有引、提水工程,目前在大凌河和十家子河城区段修建了7座橡胶坝。双塔区总供水量为7660.0万m3,其中地表水为6340.0万m3,地下水为1320.0万m3。

1.2用水结构及用水量

双塔区现有城镇生活用水水源地两处,分别为中山水源和扣北水源,共有取水井20眼。设计取水能力5443.2万m3,工程现状取水能力3115.0万m3。近几年,为了美化城市环境,在大凌河干流和十家子河与大凌河汇合处先后修建了7座橡胶坝,总蓄水面积4846亩,蓄水库容465万m3。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主要分布在大凌河干流朝阳城区段。区域内无大型灌区,农业灌溉主要分布于大凌河河谷平原及其支流河谷、坡洪积扇裙地带,主要是开采松散岩类孔隙水。农村生活用水呈分散开采。地下水的开采在时间的分布上因供水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城镇生活、工业供水和农村人畜生活用水开采量各月差异不大,农业灌溉用水随季节变化大,一般11月至翌年3月为非开采期,开采量较小,4至10月份为农灌开采期,而5至6月降水少,农作物需水量大,农业灌溉开采量主要集中于该两月份。根据2011年用水量调查资料统计,双塔区的总用水量为7660.0万m3,其中地表水为6340.0万m3,地下水为1320.0万m3。在总用水量中,农田灌溉用水量为800.0万m3,占总用水量的10.4%;林牧渔畜用水量为197.3万m3,占总用水量的2.6%;工业用水量为2152.7万m3,占总用水量的28.1%;城镇公共用水量为1690.0万m3,占总用水量的22.1%;居民生活用水量为2750.0万m3,占总用水量的35.9%;生态环境用水量为70.0万m3,占总用水量的0.9%。从整个用水结构组成来看,城镇生活用水量要排在第一位,其次为工业用水。2011年双塔区用水量统计见表1。

1.3区域用水水平及用水效率

2011年双塔区总人口39.9万人,其中城市人口为30.5万人。大牲畜10605头,小牲畜107610头。地区生产总值(GDP)136.22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为37.47亿元。2011年双塔区总灌溉面积为8.31万亩,其中水浇地3.96万亩,菜田0.85万亩,林果3.5万亩。2011年双塔区人均用水量为192.0m3,万元GDP用水量为56.2m3/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92.1m3/万元。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指标为116.7L/人•d,大牲畜用水指标为59.7L/头•d,小牲畜用水指标为25.0L/头•d。农田灌溉用水综合指标为166.3m3/亩,其中水浇地用水指标为133.8m3/亩,菜田用水指标为317.6m3/亩。林果用水指标为21.7m3/亩,以上用水指标均低于全省同期指标。通过调查分析,双塔区目前的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6,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75%。

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根据《朝阳市水资源》资料统计,双塔区1956D2000年多年平均降水量483.1mm,水资源总量为3896.7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896.7万m3,地下水资源量2301.1万m3,二者之间重复量2301.1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724.0万m3(说明:上述资源量就是本区域的,不包括上游的侧向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2011年双塔区供水总量为7660.0万m3,其中地表水为6340.0万m3,地下水为1320.0万m3。由于在朝阳市区上游建有阎王鼻子水库,根据《阎王鼻子水库水资源论证报告》,2020年供水保证率为90%、95%和97%的水库可供水量分别为5608.0、5432.0和5244.0万m3。2020年供水保证率为90%、95%和97%的补下游干流用水量分别为1082、1095和1116万m3。补地下水1065万m3。由于朝阳市区的生活及部分工业水源均布置在大凌河干流河道,据此朝阳城区的用水主要是开采利用上游的地表补给水量。

2.1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与利用现状

双塔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0.83亿m3,2011年的实际用水量为0.766亿m3,现状年的用水总量低于总量控制指标。

2.2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与用水水平现状

根据辽宁省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双塔区到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1,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88.2%。通过调查分析,双塔区目前的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6,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89.2%,已经达到用水效率控制指标。

3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由于双塔区是朝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新兴的工业城区,是朝阳市、朝阳县、双塔区党政机关所在地。因此市区的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量所占比重较大,据2011年用水量分析,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量为4752.7万m3,占总用水量7660.0万m3的62.0%。因此城区的节水潜力主要是利用其上游修建的阎王鼻子水库向市区供水,根据《朝阳调水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2020年将向市区供水3414.0万m3;其次是中水回用,根据规划朝阳市污水处理厂将在2013年提供2555.0万m3的中水供发电厂等部门使用(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中非常规水源为1550万m3);再次要进一步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争取将目前的87%提高到90%以上。农业上要加大发展节水滴灌的力度。在生活用水方面,进一步推广节水器具后,生活用水还有一定的节水空间。

4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4.1资源性缺水

双塔区人均年占有资源量为97.7m3,为辽宁省人均占有量820m3的12%,约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4.3%;亩均水资源量243.5m3,为辽宁省亩均占有量的37%,仅为全国亩均占有量的12.4%。水资源的短缺直接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4.2供水设备陈旧、漏失现象严重

城区大多市政水源配套设施陈旧,输水管线老化,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双塔区作为一个行政中心,用水问题会是一个相当敏感的问题,因此,水资源管理部门一定要结合地方实际,做好规划和配置,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作者:金福一 单位:辽宁省水文局

第五篇:水资源用水计划指标分析

北京市为贯彻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四定”原则,加强用水计划指标控制,全面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提高用水效率,保障首都水安全。

1水资源形势与用水情况

1.1水资源形势

北京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37.4亿m3,2001―2014年均水资源量仅为23.9亿m3[1-2],年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40.0m3,远低于国际人均500.0m3的极度缺水标准,属资源型极度缺水城市。

1.2用水情况

2001―2014年,年均用水量35.6亿m3[1-2],与年均水资源量23.9亿m3相比,平均每年用水缺口达11.7亿m3。密云水库多年平均储水量低于10.0亿m3,每年的用水缺口超过一个密云水库的多年平均储水量。2014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51.6万人,水资源总量20.3亿m3,实际用水总量37.5亿m3[2]。从人均资源和消耗情况看,2014年,北京人均水资源94.4m3,而人均用水量174.3m3,消耗量是资源量的1.8倍。

1.3“南水北调”

来水进京,仍需节水北京市近年供水缺口达11.7亿m3。2014年“南水北调”来水进京后,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依然存在。按照规划,2015年外调水10.0亿m3,其中替换应急水源地水量2.9亿m3、关停压采城区自备井供水量2.5亿m3、河北应急调水为2.3亿m3,只剩余水2.3亿m3[3],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这部分水量很快就消耗殆尽。因此,尽管“南水北调”来水已进京,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历史欠账多,加上气候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北京水资源供给依然趋紧。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存在,饮水思源,节水先行,节水道路依然任重道远。

2立足水资源配置原则,落实“四定”

2.1编制用水计划指标的基本原则

按照“生活用新水适度增长、环境用新水控制增长、工业用新水零增长、农业用新水负增长”的北京市水资源配置原则[4],编制各年用水计划指标。

2.2以水定人,下达生活用水计划指标

(1)人口的刚性增长促使生活用水量增加。2006―2014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长3.8%,生活用水年均增长2.7%。同期,新增人口累计生活用水量约13.3亿m3,大于密云水库年均蓄水量。由此可见,人口无序过快增长是首都水安全问题的症结。(2)生活水平提高抬升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生活用水量的高低主要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相应的用水习惯的影响。公元前每人每天耗水12L,中世纪增加到20~40L,18世纪达到60L。当前欧美一些大城市每人每天耗水达500L[5]。一方面,与国内相比,北京经济社会相对发达,居民生活水平较高,人均生活用水量较大;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北京的人均生活用水量低于美国、法国及英国等国家的水平。因此,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势必会提升人均生活用水的需求,加重北京市水资源紧缺。(3)生活用水指标下达方案。对生活用水(生活用水是指除了环境用水以外的第三产业用水、建筑业用水和居民家庭用水),严格落实2020年北京市人口调控目标及年度分解任务,结合区县调控目标,按照相应用水定额,核算人口用水增长指标,下达生活用水指标。通过下达生活用水指标,推动各区县“以水定人”调整人口布局,做好人口和功能疏解。

2.3以水定城,下达环境用水计划

(1)河湖补水量,连年增大。北京水资源的长期过度开发导致河湖补水需求量大。2006―2014年,北京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超过100%。水资源的长期过度开发,导致地表、地下水环境恶化,并引起河水断流、湖泊萎缩等生态问题。降水量的减少加剧生态环境中水资源的枯竭,进而增加环境补水需求。2014年降水量439mm[2],仅是多年平均降水量的75.0%。为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伤害,必须向河道、湖泊人工补水,以保证维持生态环境功能正常运转所需水体的数量和质量。(2)城市绿化面积增大,增加生态用水需求。2006―2014年,道路面积年均增长3.3%,公园绿地面积年均约增长3.7%。此外,政府和民众对水环境的要求逐步提高,带来环境用水投入的增长。受上述2个方面因素影响,2006年以来北京市环境用水年均增速高达20.6%,2014年达到7.2亿m3,其中再生水利用量达5.4亿m3。近几年环境用水增量大,主要是加大再生水的利用,与2013年相比,2014年环境用再生水增量达34.0%[6]。(3)环境用水指标下达方案。水生态系统是水资源形成、转化的主要载体。因此,保护好水生态系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环境用水,一方面通过下达再生水指标,引导环境用水向再生水利用方向倾斜,鼓励各区县加大环境用再生水的量,以达到节约新水的目的;另一方面对新水指标控制增长,要求各区县提高环境用水效率。以水定城,打造“水清、岸绿”的河湖生态环境和建造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

2.4以水定产,下达工业用水计划指标

(1)工业用水情况。2014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工作自查报告中,北京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1.9m3,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低于天津、山东,总的来说,工业用水效率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与国际对比,万美元工业增加值新水量高于新加坡、以色列等,说明北京工业结构还存在与节约用水不相适应的状态,需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疏解低端产业。2006―2014年,北京工业用水年均降低2.4%,累计工业节约用水量约8.2亿m3。(2)工业用水指标下达方案。对工业用水,严格按照工业用新水零增长和“以水定产”的思路,结合工业疏解政策,落实禁限产业发展,下达工业用水指标。一方面通过约束工业新水指标,督促企业逐渐向“节水型”产业转变,提高用水效率。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循环利用水,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耗水型企业向节水型企业转变。以水定产积极推动工业企业调整退出工作。

2.5以水定地,下达农业用水计划指标

(1)农业用水情况。农业用水约占北京市用水的1/4。2006―2014年,北京农业用水年均降低5.4%,累计农业节约用水量约17.1亿m3。2014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工作自查报告中,北京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705,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仅低于上海。(2)农业用水指标下达方案。对农业用水,结合北京市2020年农业用新水量下降到5.0亿m3的目标,以水定地,疏解低端产业,压缩农业用新水指标,初步计算2015―2020年,农业用新水指标年均压缩7.8%,其中重点控制区域(重点控制区域是指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重要水源保护区),在实用量基础上压缩8%~9%,其他区域压缩6%~7%。通过下达农业用水指标,一方面促使各区县严格控制农业用水量,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逐步实现高效灌溉全覆盖。一方面大力控制畜牧水产业新增规模,以水定地,因地制宜发展林、草与水果等产业,使农业产业结构与水资源节约相适应。

3依托管理手段,落实“四定”

3.1层层分解用水计划,严格超用水指标累进加价制度

各节水管理部门要在每年1月底以前,将区县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按水源、按双月分解下达到具体用水单位。对乡镇用水要落实到具体用水单位或乡镇、村级集中供水站。用水单位要建立用水统计台账,按月向节水管理部门上报或核实月用水量;节水管理部门要按单月对出现超指标用水的单位进行预警提示,双月对出现超用水指标的用水单位依法严格收取超指标累进加价费用。

3.2规范年内用水计划指标管理

各区县用水指标下达之前首先要公告,指导社会用水单位到相关节水部门办理用水指标手续。用水指标下达后,原则上不再调整。因工程施工、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需要增加临时用水的,或因新、改、扩建项目新增用水需求的,用水单位应按程序向节水管理部门申请核定临时用水或长期用水指标,并按要求提供节水设施竣工验收、用水合理性分析报告、水平衡测试等材料。节水管理部门按程序批准调整用水指标。

3.3强化依法治水,加大节水执法力度

实行依法管水、依法节水,加强节水执法检查,严格查处浪费用水现象,特别要针对景观、高尔夫、洗浴、洗车、绿化和现场制售水等行业用水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并限期整改。加强对用水单位生活用水器具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发现仍在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耗水量高的设备、产品,以及不符合北京市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技术标准规定、造成浪费用水等不良后果的,将依法予以处罚。

3.4落实用水效率准入制度

建立产业用水效率准入制度,严格控制高耗水行业用水指标管理,加强监控力度。按照北京市研究制定的产业用水效率准入名录,严格水影响评价制度和做好新、改与扩建项目节水设施方案审查工作,严格新增用水设施与用水量的审查。

3.5加强节水宣传,培育全民的节水意识

通过各种形式强化节水宣传,引导全社会爱水、惜水、护水和节水,培育全民节水文化。除通过新闻媒体加强节水宣传,播放和刊登节水公益广告外,要加强对用水大户节水法规、节水技术标准及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宣传与培训。

4结束语

通过对用水计划指标配置原则的分析和用水计划指标管理手段的分析,从技术和管理2个方面,实现北京市用水计划指标下达全过程落实“四定”的原则,达到水资源优化配置,积极推动首都人口和功能疏解,有效发挥用水计划指标对节水工作的支撑作用。

作者:焦慧琴 单位:北京市大兴区水务局

第六篇:水资源供需分析及合理配置

1概述

浑南新区位于沈阳市的东南部,地跨浑河、太子河两个流域。东部和抚顺市山水相连,西部与和平区相交,南部与苏家屯接壤。浑南新区下辖7个园区(含三好街高科技园区0.5km2),全区总面积602.5km2。东陵区(浑南新区)是兼具城乡两种管理职能的新型城区,也是沈阳市改革开放特别试验区,行使城乡两种管理职能。浑南新区共有7个园区,113个村,人口26.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3万人,农村人口17.3万人。全区耕地面积321.93km2,2013年播种面积2.47万hm2,粮食产量13.76万t,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18万元。2013浑南新区国民生产总值为330亿元。

2地表水供水预测

2.1蓄水工程

浑南新区规划年无新增蓄水工程,蓄水工程供水量无变化,2015,2020,2030年蓄水工程可供水量同现状年。

2.2提水工程

浑南新区现有提水工程3处,设计提水规模分别为:(1)下伯官提水站设计提水规模3156.3万m3/a,现状供水能力2160万m3/a;(2)后李相提水站设计提水规模31.5万m3/a,现状供水能力10万m3/a,为移动式泵站;(3)王宝石寨提水站设计提水规模157.7万m3/a,现状供水能力30万m3/a。

2.3输水工程

浑南新区地表水供水量16.54万m3。2015,2020,2030年使用地表水大多靠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供给。目前大伙房水库已给沈阳城区供水,根据辽宁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配置规划,沈阳市城区及开发区规划年的缺水量将由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供给,2015,2020,2030年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分别供给8.11亿,8.11亿,8.24亿m3。

3地下水供水预测

浑南新区现状地下水水源井4820座,其中农业用水水源井2530座,其余为生活、工业用水水源井。现状供水能力1.13万m3/a,随着国家及辽宁省封井计划的实施,东陵区将有部分地下水井被封。届时浑南新区将采用大伙房水库输水进行补充。具体封井情况为2011年,浑南新区将关停沈阳水务集团李巴彦水源地12眼井,削减水量1313万m3/a;2012年浑南新区关停沈阳水务集团李巴彦水源地6眼井,削减水量657万m3/a;2013年浑南新区封闭浑南新区自备地下水源159眼井,削减水量393万m3/a;到2015年,总削减水量4115万m3。

4非常规水源可供水量预测

4.1深井子污水处理厂

深井子村已有1座日处理600t的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污水处理站,由于原污水处理站的处理规模不能满足未来深井子地区的需求,且水质未达出水标准。目前对污水处理站进行改扩建,使处理规模达到6000t。由于处理后出水将排放杨官河,最终进入浑河,可作为杨官河与浑河的生态水,该工程于2012年5月30日竣工。

4.2白塔河污水治理工程

本工程有5处子项目,分别为枫林花园项目、华新园项目、营城子项目、金水湾项目和后林新村项目。其中,枫林花园项目主要处理浑南新区营城子大街158号枫林花园小区的生活污水,日处理量200t;华新园项目主要处理浑南新区营城子大街158号华新园小区的生活污水,日处理量300t,该项目位于桑林子小学院内;营城子项目主要处理祥瑞购物广场及周边的小区的生活污水,日处理量600t;金水湾项目主要处理浑南新区营城子大街47-8号金水湾小区污水,日处理量700t;后林新村项目主要处理浑南新区营城子大街30号后林新村小区的生活污水,日处理量900t。

4.3上夹河污水处理厂

浑南新区上夹河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8万t。

4.4浑南新区污水处理能力及可供水量预测

浑南新区已建7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8.87万t,按污水处理回用率为30%计算,2020年浑南新区非常规水源可供水量971.27万m3/a,其余处理后的70%水量2266.3万m3/a,可排放到河中,作为浑南新区的景观用水。

4.5其他供水

由于三好科技园区在浑河北岸,所需水量由城市管网提供,2013年供水量511万m3,2015,2020,2030年所需水量分别为821万,871万,878万m3。

5浑南新区不同水平年可供水量

浑南新区不同水平年供水能力按照规划既有设计供水能力,又有现状供水能力,考虑到本区的实际情况,预测了两种供水能力,分别为设计与现状两种。

6水资源供需分析及配置方案

6.1设计供水能力进行的水资源供需分析及配置方案

根据浑南新区现状及规划年需水预测和设计供水能力分析,通过一次平衡,现状年余水1271万m3,2015年缺水2677万m3,2020年缺水4611万m3,2030年缺水5361万m3。通过二次平衡,现状年余水1271万m3,2015年缺水1706万m3,2020年缺水3640万m3,2030年缺水4390万m3。根据辽宁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配置规划,浑南新区规划年缺水量将由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供给,考虑10%的不可预测损失量,2015,2020,2030年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配置水量分别为1876万,4004万,4829万m3。

6.2现状供水能力进行的水资源供需分析及配置方案

根据浑南新区现状及规划年需水预测和现状供水能力分析,通过一次平衡,现状年余水1271万m3,2015年缺水3823万m3,2020年缺水5117万m3,2030年缺水5867万m3;通过二次平衡,现状年余水1271万m3,2015年缺水2852万m3,2020年缺水4146万m3,2030年缺水4896万m3。根据辽宁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配置规划,东陵区(浑南新区)规划年缺水量将由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供给,考虑10%的不可预测损失量,2015,2020,2030年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配置水量分别为3137万,4561万,5386万m3。

作者:孙延芬 单位:辽宁省窝水库管理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