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研究
一、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1.水量水质联合调度
水资源配置不能只考虑水量调度,仅解决资源性缺水问题,还要同时研究水质调度,解决湿润地区由于社会经济集中发展超出水资源承载力时,造成水质性缺水问题。水质和水量问题是密切相关的,离开水质谈水量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在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过程中,还必须加强对生态需水的研究。在确定调度方案时,要以生态为导向进行宏观调控,以全局最小的能耗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除考虑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外,还应综合考虑区域水能平衡、水盐平衡、水沙平衡和水量平衡,进行水量水质联合调度,以维护生态系统必需的水量和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2.水资源配置的保障体系
水资源配置牵涉到各方用水主体的利益,因此建立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是保障配置公正性的外部条件。还需要与水资源统一管理相融合。水资源配置是在水资源管理范围内的配置,只有加强管理,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建立相应的补偿激励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市场效力,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保证水资源配置的正常运行。
二、技术方法的改进
1.新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技术以其多学科交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尤其地理信息系统以其高效的空间数据管理和灵活的空间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将地理空间模型化,并存储在计算机中,便于对地理信息的快速查询、空间分析,以达到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模拟和预测的目的,在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的应用发展,也很迅速。但目前大多数GIS仍是侧重于数据获取、存储、管理和查询检索的初级阶段,空间分析、预测预报、决策支持功能很低,GIS在今后的应用中,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挖掘。近年来,模糊理论、对策论、博弈论、神经网络、基因算法在水资源领域的各个方面均有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应用数学中的新理论、新方法,例如,粗糙集理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理论、物元可拓集理论、系统科学理论、模拟退火算法、混沌算法等数学建模理论和方法,以及计算工具性能的不断提高,为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随着这些理论方法的发展和应用能力的加强,以及这些方法与原有大系统分析和多目标决策等方法的结合,水资源配置的建模和求解方法将更趋完善。
2.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的完善
在决策者参与决策的过程中,不同决策者主观意愿不尽相同,由决策者参与提供大量辅助信息且经过模型模拟或优化得到的方案多种多样,通过对多种方案的比较与研究,能够获得更为优质的技术选择。所以,我通过对配置模型的优化选择能够提高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实时性,另外,通过对水资源模型的内部算法的进一步优化,同样可以提高水资源配置的工作效率。看来,这样的优化配置选择是非常必要的。此外,我们要加强对水资源配置工作内容多方面的了解,在以往的工作经验与工作效率中总结水资源配置的最合理优化的方案,以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模型中如何考虑专家经验,也是值得研究的。应用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更好地实现多种模型方法共同处理问题,更全面发挥计算机对于决策的辅助作用,因此,为实现进一步合理配置水资源的目的,需要完善水资源配置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建立良好有序的交互能力,更方便简洁地实现决策者意图,发挥人的主观能力和经验优势。总之,只有不断加强水资源配置理论的深入研究,借助先进的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经济、生态等多学科的知识发展水资源配置技术,才能真正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作者:刘跃洋 单位:双城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办公室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