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利用水资源论文
1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
1.1提高承载力
黄河可供水资源量是有限的,而需水量逐年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变弱,若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将会导致水资源量严重匮乏。2013年供水价格调整后,工农业用水成本依然偏低,用水户仍以满足自身最大需求和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无法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注重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相互影响,做好地表水、地下水的有机协调,综合规划,宏观调配,实行除害、兴利并举,开源、节流并重,充分考虑生态用水,注重节约用水、计划用水、科学用水,减少水污染,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满足生活、工农业、生态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基本水量需要。
1.2持续利用水资源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保证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前提。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将流域管理、区域管理有机结合,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水资源,满足用水要求并持续供水。优化配置水资源,做到开发与保护、开源与节流、供水与治污有机结合;对水资源实施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科学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合理安排农业用水、生态用水,兼顾工业用水,实现水资源良性循环和持续利用。
1.3依法管理水资源
针对水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水污染严重的突出问题,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确立了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即严格控制用水总量过快增长、着力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法律手段是依法治国条件下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手段,以法律为基础,用法律约束水资源管理行为,建立并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权责明确、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依据水量调度管理制度、办法,精细调度、计划管理。严格按照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引水,依据法律、制度和办法,从控制各个引水口入手,进而达到控制引水总量的目的,依法管理、调度黄河水资源。
1.4联合调度
加强黄河干支流梯级水库开发,实行大型骨干水库联合调度,有效调节黄河可供水量与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关系,缓解供需矛盾。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严格控制排污口,限制排污总量。积极培育节水型产业,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1.5细节入手,宏观调控
严格按照取水许可水量控制引水总量,实行计划引水、指标引水。严格引水程序,实行用水申请制度,严格用水总量、用水流量、用水时段、取水用途控制,提高引黄供水的预见性,增加水量调度的严肃性。从细节入手,严格控制各个引水环节;从时间上、空间上统筹考虑水资源分配,宏观调控,以供定需,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6多措并举
制定水资源中、长期规划,把握水资源利用形势,把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放在首位,增强可预见性。充分发挥水价的杠杆作用,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履行国家对水资源的管理权,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使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多措并举,合理调配水资源,持续利用水资源。
2建议
2.1节约用水
严格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促使水资源利用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以需定供向以供定需转变。增加科技投入,通过节水技术改造,合理减少工业用水,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加大灌区节水工程建设力度,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轻引黄供水压力;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营造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大力开展节约用水,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增强水资源持续供给能力。
2.2加大管理力度
统一管理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良策,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流域管理体制,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3严守三条红线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用水需求持续增长。在水资源总量有限、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严守三条红线,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压缩、限制现有水资源荷载非常必要。实施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和水资源管理责任、考核制度,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作者:崔兆东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