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杨树苗栽培技术探析
摘要:杨树属于速生乡土树种,要想确保杨树林的速生与丰产,就必须保证其培育的科学性。基于此,将速生杨树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了其栽培技术和造林密度管理,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速生;杨树苗;栽培技术;造林密度;管理
1速生杨树苗栽培技术
1.1栽培地选择
在选择速生杨栽培地的过程中,应尽量以地势平坦且灌溉条件理想的沙壤土为主。需要注意的是,整地季节不同,对育苗的效果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长期种植后,需选择秋季整地,而且起垄的育苗效果较理想[1]。另外,速生杨树的生长土层有效厚度应超过80mm,如果厚度在60~80mm,则被确定为中等适宜种植土壤;基本满足种植需求的厚度是40~60mm。若土壤厚度不超过40mm,则不适宜种植速生杨。
1.2穗条采集时间与保存方法
一般情况下,速生杨需遵循秋采春插基本原则,并在采完以后将其放入窖内进行保存。至4月初即可对种条进行修剪,长度控制在15mm左右,并在捆好以后使用湿润泥沙埋藏处理,尽量将窖内的温度控制在0℃以下。若不具备储藏场所,可放置于背风阴凉处挖沟并保存,平铺种条以后使用泥沙埋藏,适当降低沟内温度,避免种条腐烂或发霉。留茬技术指的是对培育速生杨种条加以利用,整齐割下苗干后将其当作种条。根部即可留置在土地中使其继续繁殖、整条。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技术应针对不同根龄定2~3个干,若预留较多,必然会影响速生杨的成苗率。
1.3栽培时间
在栽培速生杨前,需使用清水进行浸泡处理,以保证实际成活率得以提升,浸泡的时间控制在1~2d。当气温在10~17℃且地表温度为10~13℃时,即可开展栽培作业。一般情况下,栽植的深度应控制在50~60cm,只有保证深度达标,才能够使苗木的根量不断增加,以方便其对土壤水分进行吸收,进一步优化速生杨树苗抗旱能力,全面优化成活率,加快实际的生长速度。在速生杨实际栽种过程中,要优先填表土而后填心土,践行分层覆土的原则,并层层踏实后形成小山丘的形状。
1.4肥水管理
在速生杨实际生长期间,必须要确保水分充足,特别是在扦插之前,要浇灌底水,一旦气温超过25℃,就应确保地表始终处于湿润状态,且应适时进行松土与抹芽处理。只有肥料充足,才能为速生杨生长提供必要条件,所以要在种植的过程中,将基肥施于沟内,且尽量使用饼肥或农家肥。基肥使用需在树穴底部放置树苗,且回土厚度为40mm,有效混合肥料与表土以后再次回填。
2速生杨造林密度管理
2.1选择造林地与整地
选择熟化土地,能够有效优化速生杨成活率和实际产量。另外,在选择造林地方面,需确保地势的平坦性与排水性,要求排气效果理想。若土壤贫瘠,需要在造林之前深翻土壤,深度控制在30~40cm,保证土壤通透性得到改善,进一步优化土壤的保水与保肥能力,使杨树根系能够充分利用深层土壤。其中,以穴状整地方法为主,如果是小径级的用材,挖穴的规格应控制在80cm×80cm×80cm;如果是大径级的用材,需将挖穴的规格控制在100cm×100cm×100cm。
2.2选择造林苗木
对造林苗木的选择,一定要保证其发育良好且干形通直,主干的高度要超过25mm。通常情况下,可以选择2年生的根桩,其生长量较大且具有较高的成活率。需要注意的是,绝对不能选择感染病虫害或根系过短的苗木进行造林。
2.3造林密度管理
因杨树喜光,若上方或侧上方存在遮阴情况,必然会影响其生长发育效果,甚至会有分化的情况,对单位面积产量带来不利影响。为此,在实际栽植过程中,必须要强调密度的适中性,对间伐强度加以确定,并保证速生杨光照条件良好[2]。在选择密度方面,应将个体与群体的最大产出作为主要目标。通常密度主要包括3种:①2m×4m。此密度为高密度型,是对小径级木材培养的常用密度。若在适当年龄进行间伐,即可将密度调整成4m×4m。②4m×4m、3m×4m。此密度为中密度型,若是考虑个体与群体的最大产出,这种株行距就相对合理。③5m×4m、6m×4m。此密度为稀密度型,这种株行距相对较大,所以一般适用性不强。
3讨论
本文针对速生杨树苗的栽培技术与造林密度管理内容展开了相关性研究,充分利用科技方式育林,能够为杨树速生生产提供必要保障。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速生杨树木栽植与管理也将随之创新。而且,速生杨的栽植也能够不断增加森林植被量,对生态环境进行必要治理,为社会生产与生活提供必要的木材。为此,应高度重视速生杨树苗栽培技术和造林密度管理。
参考文献:
[1]廖启平,周武江.速生杨树苗栽培技术与造林密度管理的相关性探究[J].现代园艺,2017(06):56-57.
[2]尹艳平.速生杨树苗栽培技术与造林密度管理[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4(05):37.
作者:牟光 单位:国有新民市机械林场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