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探析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设施大棚蔬菜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在保证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提升产品质量成为栽培者的主要研究方向。针对设施大棚蔬菜的主要栽培技术做出分析,提出高效、科学的管控措施,为增大市场销量,带动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详细部署。
关键词:设施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
1设施大棚蔬菜的主要栽培技术
1.1确定合理的种植时间
设施大棚蔬菜的栽培质量和生产效益取决于种植时间的合理性。对于反季节蔬菜来说,选择春季是效益最高的时期,栽培人员要注意把种植时间确定在春季前后、产量最高期。现阶段,蔬菜种植已经由以往的1a1茬转变到如今的70%以上为1a2茬,定植期为:1a1茬确定为10月上旬和中旬,1a2茬确定为第1茬在7月的上旬和中旬,第2茬在12―次年1月,此阶段的种植效益能够达到最高。
1.2选用高产抗病品种
蔬菜品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菜苗的成活率和最终产量。要实现高产高质的目标,就要在选种工序上下功夫。通过大棚薄膜创造的温室条件能为蔬菜提供充足的光热资源。采用设施大棚栽培模式的农产品一般都是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洋香瓜等主要蔬菜和瓜果,选择良种一般可以提高15%的产量,经济效益也能提升10%左右。
1.3配方施肥
施加足量的肥料是增产的基础,也是增加蔬菜体内养分的重要技术措施。对此,栽培人员要重视底肥的施加,并且要同速效肥搭配使用,以便达到持续、速效。设施大棚栽培所使用的速效肥主要有三元复合、磷酸二铵等。此外,在施加基肥时,应当辅以一定量的铁、硼、钼等微量元素,钙、硫等中量元素肥料。对于瓜果类,需要将肥料与水搭配适量比例,便于吸收。
1.4大棚类型的选择
在栽培蔬菜之前,一定要确定合理的棚型,根据不同的蔬菜品种、生长特性、资源需求等因素选择棚型,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蔬菜产量。对于棚膜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作物的能源需要。根据材料的不同,可以把大棚膜分为聚录乙烯、聚乙烯、EVA膜;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长寿无滴膜、半滴膜、消雾膜等。栽培人员要结合蔬菜的生长特性合理选择。例如栽培黄瓜时选择聚氯乙烯膜,这种膜对光的吸收与分解同黄瓜的颜色相符合,生产出的黄瓜颜色正;种植西红柿时,要选择聚乙烯膜或则EVA膜,这是因为西红柿属于喜光喜温,耐弱光性、耐低温性较高的作物,这2种膜刚好能够满足西红柿这类作物的生长要求;种植茄子时则可以选择EVA膜,这种膜的透光率最高,并且抗老化、无滴性高、消除烟雾,茄子上色好。
1.5嫁接技术
蔬菜嫁接是当前应用得最为广泛地一种栽培技术,增产量显著,工序简单,成本低廉。原理是依靠|木的抗性,能够帮助作物根系更好地进行物质吸收,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一些顽固性病菌,减少病虫害的侵蚀程度。嫁接蔬菜种类包括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等。嫁接方法有靠接法、插接法、劈接法。例如黄瓜嫁接直接使用黑籽南瓜嫁接或者白籽南瓜嫁接即可,不仅能够缓解黄瓜后期容易出现枯萎病的问题,还增加了根系的吸收范围和性能,抗寒性、抗旱性也得到提高。托鲁巴姆嫁接茄子,对枯萎病、黄萎病防效达95%以上,还从根本上解决饿根结线虫病的为害。辣椒疫病是毁灭性病害,通过嫁接可以基本上得到控制。
1.6起垄栽培技术
这是设施大棚蔬菜栽培的一种重要技术措施,对反季节深冬栽培具有实用意义。采用起垄栽培能够极大地增加蔬菜种植土壤的受光面积,显著提升地表温度,便于浇水施肥、杂草处理等工作,是种植多种蔬菜的高效措施,如辣椒起垄栽培能够减少根腐病和疫病的出现,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
1.7全地膜覆盖
能够适当降低因大棚造成的高湿环境,降低根腐病的出现几率,防止作物发病;能够提升地表温度,促使瓜果类蔬菜更好着色。减少了施加农药的次数,并且由于地膜能够反光,可以增加光照在蔬菜叶面的强度。
1.8两膜夹一苫
草帘上加层浮薄膜是最近5~6a采取的又一项增产措施,特别是深冬雨雪天意义更大,比没有浮薄膜的晚上增加1~2℃,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的风险,延长草苫的使用寿命。目前,栽培人员专注于农业项目规划设计、生态餐厅,温室大棚,智能温室大棚,单栋大棚,光伏温室大棚,温室大棚资材,温室大棚配件,园林花卉大棚,玻璃温室,PC板温室,连栋膜温室,节水灌溉设备,苗床设备等现代农业设施的设计研发,反映了此技术的综合性、现代性、高效性。
1.9修复板结土壤
土壤板结是大棚蔬菜的常见问题,主要是因为土壤表层缺乏有机质,致使内部构造紊乱,在降雨量明显期会破坏土壤、土料分散,在干燥时便会因为土壤的内聚力作用使得土层表面硬结,无法在上面种植蔬菜。蔬菜对土壤的营养、透气性要求较高,例如黄瓜的最适宜土壤含氧量为17%,低于10%则会影响发育,低于2%则会生长不良,氧气不足将会形成多种有害物质制约根系的吸收,导致生理病害的出现。修复板结土壤,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措施:增施有机肥和采用秸秆还田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土壤调理剂、适度深耕、合理灌溉、坡地栽培技术、太粘土壤等。经过处理的板结土壤,在蔬菜种子播种后,能够增加种子的呼吸作用,提高出苗率。
1.10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大棚蔬菜生产改变了蔬菜生长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与土壤营养,同露地栽培相比,搞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更为重要,也是获得高产的前提。据调查,黄瓜病虫害主要有27种,西红柿病虫害有45种,辣椒病虫害有43种,豆类和其他瓜果类也有若干种病虫害。对此,及时、准确、高效、科学预防并治理这些病虫害显得十分重要。根据国家制定的安全健康设施蔬菜种植标准采取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作物对病虫害的抗性是未来设施蔬菜的主要方向。
2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要措施
2.1强化责任意识
强化监管意识,切实落实责任。特别是在秋大棚和越冬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关键时期,也是质量安全风险集中、问题易发时期,设施蔬菜栽培中心要落实监管职责,明确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方案,确保农贸市场不发生重大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加强技术指导,确保技术落地。栽培科室人员要定期巡查指导,向栽培人员提供安全生产技术,在发现质量安全隐患时应当及时上报并安排隐患排查工作。加强重点排查,治理突出问题。对于地方大棚种植区和蔬菜主要生产基地,应当重点分析农药库房、品种和使用情况,查看田间农药废弃包装物等,对于发现的问题隐患,立即要求整改同时建立和完善蔬菜基地联系人制度督促落实。
2.2落实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查处非法,严肃追责。要进一步加强对设施大棚蔬菜栽培的农药检测和抽查力度,一旦发现农药超出国家限定标准,应当立即责令停止上市销售,由检测人员对大棚蔬菜进行详细检测,确认超标的种植蔬菜一律全部铲除。同时还要对该温室大棚土壤进行农残检测,若也超标,立即封棚,待种植户完成整改,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种植蔬菜,对于违法生产,且拒不整改的合作社负责人、种植户,应当根据我国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和规定对合作社负责人、种植户进行责任追究。做好宣传培训,科学引导生产和消费。设施蔬菜种植中心还要发挥职能作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增强设施蔬菜种植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努力营造安全生产、安全消费的良好社会氛围。
3结论
设施大棚蔬菜是我国当前应用得较为广泛地一种种植模式,为从生产源头保障蔬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为市场提供健康、营养的蔬菜,设施大棚栽培人员要做好上述工作,强化技术应用,重视安全生产,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以大棚为重点的高效设施农业产业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段周.提高设施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19(03):38-39.
[2]蒋佰钰.探讨如何提高设施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J].农业与技术,2018(10):139.
徐云文 单位:山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