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育苗培育与移植造林技术的分析
摘要:现代社会中,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的现代林业可以实现对林业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途径。科学的育苗和移植可以提高林业生产水平,对于苗木的生长影响很大。基于此,本文针对林业苗木培育和移植造林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不断提升林业工程质量。
关键词:新时代林业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
1林业育苗培育技术
1.1科学选择育苗地
对于移植苗木而言,育苗地的选择是十分关键的。在育苗地选择时,需以适宜苗木生长作为根本原则,所选择区域应有满足苗木生长的相关条件,如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阳光充分等。适合苗木生长的位置,应选择在地下水位合适的范围内,在满足水分条件的基础上,如所选择育苗地的土壤无法达到预期水平,此时则可以采取人工施肥的方式来改善土壤,为苗木成长提供相应养分。在布置苗木培育设施时,应做好配套设施的安排工作,如给排水灌溉系统、温室、道路等方面的安排。考虑到苗木种类与规格差异较大且数量较多,所以不同苗木其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是不同的[1]。为此,在进行育苗地选择时,还需要综合考虑现实条件选择合适的苗木类型、苗木规格。
1.2做好苗种选择工作
对苗木种子播种构成主要影响的因素为繁殖温度、季节气候、土壤、水分与阳光等,这些因素通常会对苗木的萌发率、成活率存在着显著影响。基于此,苗种在选择时,需要考虑所在区域的气候、土壤与温度等条件。考虑到我国南北与东西横跨范围较广,不同区域在环境、土壤条件上有着显著差异,为此,苗种选择的类型规格与播种时间也不相同,需深入调查当地的气候条件与土壤因素等,选择出适合生存的苗种。此外,还需要考虑苗种的播种问题。苗种种类与规格是众多的,所选择的苗种不同,适合的温度也存在着一定差异。为此,在进行苗种选择过程中,还需要高度重视播苗种相适应的温度、水分、时间等各方面要求。
1.3苗种处理与优化
对于苗木培育工作而言,最初的阶段主要工作在于苗种、种子的选择上,进行苗种处理,是保障苗木成活率、提高生长质量的关键举措。苗种越优质,其成活率与成长质量越好。基于此,需要以优质的母树树种作为优质种子的主要来源。在长期的苗木培育过程中发现,母树树林本身是否优质,是影响所选种子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完成树种选择之后,需进一步开展苗种处理。此时,首先需要催芽工作,催芽作业旨在增强树种成活率。此外,还需要对树种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如淘洗、清洗与消毒工作,通过这些操作,可以为苗种发芽提供更好合适的环境,增强苗种发芽率[2]。实践过程中发现,相对一般的苗种而言,采取催芽等处理后的苗种,其发芽速度明显提升,且在抗虫害上有着更多优势。采取苗种处理与优化措施,也可以有效规避播种时间较早所带来的树种发芽率不足的问题。
1.4育苗培育的播种技术
进行树种播种,需要把握住水分、温度与时机等要素。1)需要确保播种时机的适宜性,以当地的气候条件来选择播种时间,要求对气候做好准确预报,同时动态跟踪气候变化,以保障林业种子播种的时机最为合适。2)严格控制播种温度。如播种地区属于干旱或高温区域,则需要采取种子覆盖、遮蔽与灌溉等举措,让种子温度保持在适宜区间内。如温度较低,也可通过应用有机肥,通过有机肥的酵解作用来提升温度。3)需做好播种水分因素的控制工作,尤其是播种时出现了连续大风或连续高温天气,此时应做好灌溉工作,为种子顺利成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1.5林业育苗苗木施肥
施肥是提供给育苗苗木充分养分的主要措施,需要按照种子萌发、苗木生长过程与阶段合理来选择施肥频次、施肥量。针对不同苗木种子的特性,来选择针对性的底肥与追肥。对于一些底肥,可以选用一些经过堆放或发酵处理后的圈肥作为主要材料,在应用中的标准是150g/m2。在苗木成长较为快速的阶段,还需要定期施肥,以保障其养分供应充足。分析苗木生长过程与阶段,有安排地应用钾肥、有机磷肥与氮肥等,确保苗木生长质量[3]。
2林业工程苗木移植造林技术
2.1选择好作业时间段,做好质量控制
进行苗木移植作业,作业时间段的选择尤为重要,对苗木移植成活率存在着直接影响。因我国东西与南北横跨度较大,不同地区在气候环境、地质构造、土壤条件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为此,移植造林的时间选择也是不相同的。对于北方地区,移植造林多选择的时间范围是每年的春季三月至五月,而南方移植造林的时间则相对较早,通常为二月至四月。在春季进行移植造林,此时苗木幼苗尚且处于发芽状态,而春季的地温开始回升,土壤温度较为适宜,满足苗木移植与生长的温度条件,也可以进一步保障移植造林成活率,也是移植造林工作的最佳时间段。
2.2明确苗木规格与造林规格
在进行苗木移植造林作业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苗木规格,明确造林规格。基于苗木规格来分析,一般情况下,林场所选择的苗木幼苗,要求幼苗胸径4厘米左右的三叉幼苗,幼苗高度一般要求在40厘米上下。苗木品种通常应用的是小型乔木,如在实践中应用的是大型乔木,其幼苗高度需要控制在120厘米上下。基于造林规格来分析,通常我国林业移植造林规格是通过公式来计算的,计算比例设定为1U20,即1公顷苗圃可以为20公顷的林业工程提供移植造林苗木。此外,还有一种计算方式,即依据移植造林的面积来界定苗木所需要的数量,要求在移植造林面积达到一万平方米时,苗木数量应控制在500株左右。
3林业苗木病虫害防治举措
3.1把握问题,采取针对性防治举措
对林业苗木生长构成影响的病虫害问题是多样的、复杂的,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过程中,需要切实深入研究,把握住实际问题,然后针对不同病虫害的类型,采取针对性科学解决对策。通常而言,针对食叶类苗木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通过喷洒400倍液乳剂,可以将这类病虫杀死在萌芽状态。针对腐烂病虫害,选择应用2000倍液的911乳剂进行喷洒处理。还应对害虫袍子核作进一步处理。喷洒乳剂时,可以选择在阴天或夜晚时间段,可以对林木病虫害进行有效杀伤,需要避免在高温条件下喷洒杀虫剂,高温会降低杀虫剂的作用效果。在进行病虫害防治的环节,还需要分析病虫害类型与差异,选择不同的杀虫剂。如病虫害是以食用树木枝叶为主的,在防治过程中则需要把握住这个特征进行杀虫。如一些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是虫卵时期,则可以提前进行药剂喷洒,以增强病虫害防治效果,保障苗木健康成长[4]。
3.2选择好防治时间,做好季节防治工作
针对季节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只有选择好病虫害防治的时间段,才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初级幼苗发芽的过程,是病虫害防治作业主要阶段。按照虫害繁殖时间与成长过程,来编制针对性的春季病虫害防治举措。尤其是春季幼苗萌芽期,此时是虫害繁殖尤为突出的时间段,也正因此,在病虫害防治作业时,需要切实做好幼苗萌芽期虫害防治工作,提前采取对策,避免病虫进一步生长、扩散。也可进行冬季病虫害防治,冬季环境温偏低,此时对苗木喷施一定的杀虫剂,可以有效避免苗木受到细菌伤害,且可以将一些虫卵消灭。
4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科学开展林业育苗培育工作与移植造林工作,是保障林业造林效率、效益的关键。这也就需要林业工作人员深入了解林业育苗培育技术、移植造林技术。当下,林业育苗培育技术的要点主要体现在育苗地选择、苗种选择、苗种优化处理、苗种播种与施肥等方面,要想做好移植造林工作,需要选择好作业时间段,明确苗木规格与造林规格,做好保障工作,应用成熟技术等,同时还需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切实提高苗木成活率,实现更好的林业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希刚,詹亚光,张桂琴,等.施肥对水曲柳生长及开花结实的影响[J].植物研究,2017,37(2):298-303.
[2]李啸宇,梁中银,边秀举,等树木化感效应及应用[J].分子植物育种,2017,15(11):4681-4687.
[3]常馨月,赵垦田.浸种温度对巨柏种子萌发的影响[J].种子,2018,37(7):93-95.
作者:张宇 单位:汝南县宿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