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华菊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关键词:硫华菊;引种栽培;甘肃天水;秦州区
硫华菊为菊科秋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黄秋英、黄花波斯菊,原产于墨西哥。硫华菊多分枝,叶为对生的二回羽状复叶,深裂,裂片呈披针形,有短尖,叶缘粗糙,叶片比波斯菊更宽。花为舌状花,有单瓣和重瓣2种,直径3~5cm,颜色多为黄色、金黄色、橙色,红色,瘦果总长1.8~2.5cm,棕褐色,坚硬,粗糙有毛,顶端有细长喙;春播花期6―10月[1]。硫华菊因其适应性强、易栽培管理、花色艳丽、花量繁多、花期较长,目前在花坛布置、庭院绿化、道路绿化、打造花海中均有应用。但株形不很整齐,最宜多株丛植或片植,也可利用其能自播繁衍的特点,与其他多年生花卉一起,用于花境栽植,或草坪及林缘的自然式配植。
1引种前准备
引种前,充分了解硫华菊的适宜栽培条件,原产地、国内引种栽培成功地的各种气候因子,包括自然环境、气候、温度、降雨、光照等生态因子,然后将这些因子和天水市秦州区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确定天水市秦州区具备引进栽培硫华菊的基本条件,适宜引进栽培。
2栽培试验
2.1发芽率测定
2018年4月8日,此时室内正常温度为7~19℃,平均温度为13℃,保护地温度为10~24℃,平均温度为16℃,选取50粒颗粒饱满、颜色纯正的新鲜种子,分别在这2种环境条件下进行发芽率测试。先在试验容器底部铺垫1cm厚的棉花,将种子均匀摆放在上面,种子上再覆盖4~6层卫生纸,加水,水量以刚好没过棉花层且卫生纸表面湿润为宜,每天进行观察记录。室内试验组86h发现第1粒种子发芽,保护地试验组38h发现第1粒种子发芽,随着时间的推移,发芽的数量越来越多。室内试验组9d后发芽种子数再无增加,此时发芽种子数量为16粒,种子发芽率为32%;保护地试验组6d后发芽种子数再无增加,此时发芽种子数量为42粒,种子发芽率为84%,为栽培试验取得了第一手宝贵资料(表1)。试验证明,硫华菊最适宜发芽温度是15~24℃。
2.2栽培试验
2018年春季,在秦州区玉泉镇皇城村选择了土壤肥沃、背风向阳的耕作地为试验栽培地块,4月20日,此时外界温度已达13~23℃,播种较为适宜,播种量为3g/m2。4月26日清晨观察,发现少量种子破土,5月4日绝大多数种子发芽,发芽出苗整齐;之后进行拔草、间苗、浇水、施肥、摘心、病虫害防治等综合管理措施,精耕细作[2],6月25日清晨发现第1颗花蕾现蕾,6月30日开放,当地霜期来临后花朵开始凋零,11月15日花期基本结束。
3示范推广
2019年春季,按照上级的有关指示和安排,在全区所有重点公路(天江路、徐礼路、皂华路、刘什路、汪大路、稍平路、西关路等)两旁大面积种植波斯菊、百日草、硫华菊、蜀葵等草本花卉,其中硫华菊栽培面积6万m2左右,由于有较为成熟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硫华菊的各种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特性表现都相当好,生长健壮、观赏价值较高,为全区打造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4栽培技术
4.1种子和栽植地选择
种子选择上年秋季所产,籽粒饱满、分拣干净、无霉变、无杂质、颜色纯正的种子。栽植地根据观赏需求宜选择海拔在1000~1800m之间,避风向阳、疏松肥沃、酸碱适中、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栽培。
4.2整地
整地最好在前一年夏季进行,也可在当年春节进行。先深翻25~30cm,再去除杂草、杂物、石子、砂砾、垃圾等,立地条件太差的需外调置换25cm厚的熟土,最后用耙子耙平,待播种用。
4.3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当年4月20日前后,平均气温达到15℃左右、土壤湿度较好时方可播种,播种时先疏松土壤,用耙子耙平,先将土壤和种子混合均匀,再进行撒播,播种量为2~5g/m2,视土壤熟化和耕作程度而定,最后覆土、耙平、压实,覆土厚度为0.5~1.0cm,一般不宜超过2cm,5~14d发芽,在发芽之前需保持土壤表面湿润而不板结,保证新芽能破土而出。
4.4中耕除草、间苗、摘心
待草花长至2~4cm高时拔除杂草、间苗,留苗数量以120~150/m2株为宜,且长期跟踪管理,避免杂草和花卉争水争肥;在株高10cm时可进行多次摘心管理,以促发分枝,增加花量,让植株快速健壮生长[3]。
4.5浇水 浇水必须采用洒水方法,不能大水漫灌。第1次浇水宜在出苗后浇灌,浇足浇透。此后可根据自然降雨情况进行,每隔10~20d浇1次水,以始终保持土壤表面湿润不板结为宜,直至6月中下旬;进入雨季后,如雨水较为丰沛且分布较均匀,则不必浇水;如果降水较少、天气干旱,则应适当浇水,浇水不可过量,以免造成徒长,降低开花数量和质量,以土壤保持湿润而不积水为宜[4]。
4.6施肥
充足的肥料是植株生长旺盛、抗病力强、花大花多、花色艳丽的重要保障。早春种植前施用一些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等基肥,进入开花期后,应每月结合浇水或喷雾追施1次磷酸二氢钾液肥,可使植株花色鲜艳、着花量增多,并能延长花期,防止植株倒伏。
4.7病虫害防治
硫华菊病害较少,常见病害有白斑病和褐斑病。白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有褐色的小斑点,随着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展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呈灰白色,外缘呈红褐色。在湿润环境下,病斑上可着生灰褐色霉层。防治措施:及时将病叶摘除,注意枝茎密度,使植株保持通风透光;多施磷钾肥,少施或不施氮肥;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颗粒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颗粒12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每10d喷1次,连续喷2~3次即可。褐斑病,病斑初期为灰褐色斑块,斑块边缘为淡黄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状,边缘黑褐色,中部黄褐色。防治措施:及时清理病叶;雨天注意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颗粒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颗粒800倍液进行喷雾,每10d喷1次,连喷3~4次,可有效控制病情。危害硫华菊的虫害较多,常见的有蚜虫、红蜘蛛、金龟子、小地老虎等,可喷施25%高渗苯氧威可湿性颗粒300倍液等杀虫剂进行喷杀。4.8花后管理开花后要及时剪除枯残枝和病虫枝,并妥善处理,以利于植株健壮生长和促生花蕾、增加花量。待整株干枯后进行全面清理,整地深翻,为明春种植做好准备。
5参考文献
[1]朱强,周媛,田丹青,等.浙江省花海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9,60(9):1617-1619.
[2]王占锋,黄科文,练华山,等.嫁接对硫华菊及凤仙花后代生长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1):112-115.
[3]陈少萍.硫华菊栽培管理[J].中国花卉园艺,2013(16):21-23.
[4]唐小敏,齐鸣.一、二年生草花新品种的选育初报[J].中国园林,2001(3):80-82.
作者:白春雷 秦瑞珍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林业和草原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