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大白菜高产的栽培技术分析
一、选择优质高产抗病品种
不同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不同,根据种植计划、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优质品种。
二、适期播种
一般在8月上中旬播种。
三、精细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拾净根茬,深耕25~30cm,耙细耙匀耙透。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50kg,如果有条件,每667m2再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5m3。起垄栽培,垄背宽25cm,垄高10~13cm,垄间距根据品种而定,大型晚熟品种行距65~75cm,中小型品种60~70cm,畦长8~10m。
四、适量播种
直播,每667m2播种量为150~250g,采用条播或穴播。
五、科学管理
(一)发芽期管理
重点是水分管理。要求土壤含水量15%~25%。白菜播种后,土壤干湿适度,一般不浇水;如果天气干旱,注意浇水。“三水齐苗”:一般在白菜播种后当天浇1次水,供给种子发芽所需;幼苗顶土再浇第2次水,湿润土壤促使幼苗出土;幼苗出齐后再浇第3次水,密封土缝,保护幼根。
(二)苗期管理
1.浇水。一般在间苗后浇1次水,在定苗后浇1次水。2.中耕。间苗后及时中耕,目的是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扎根,促进肥料分解,防除杂草。一般中耕3~4次,深度4~10cm,在间苗后或雨后或浇水后进行,提早进行,“干锄浅,湿锄深,开头浅,中间深,开盘以后不伤根,深锄垄沟,浅锄垄帮”。3.查苗、补苗。全田苗基本出齐后,及时查苗补苗。4.间苗、定苗。采用3次间苗法。第1次在播种后7~8d,幼苗拉十字时进行,苗距4~5cm;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苗距7~10cm;幼苗长出5~6片叶时进行第3次间苗,苗距10~12cm。当幼苗长出8~10片真叶时定苗。株距依品种而定,大型品种株距50~53cm,每667m2留苗1700~2000株;小型品种45~50cm,每667m2留苗2000~2200株。间苗、定苗一般在中午高温时进行,一些弱苗、病苗此时显出其病态,比较容易鉴别弱苗、病苗、劣苗。5.追提苗肥。底肥充足,一般不追肥;如果底肥不足或幼苗发生病害时,在第2次间苗后,在幼苗株旁趁浇水或下雨追肥,每667m2追施尿素2~3kg。
(三)莲座期管理
1.追肥。大白菜进入莲座期(团棵时)后,重施1次发棵肥,以尿素为主,配合适量的磷钾肥。每667m2追尿素6.5~8.5kg,过磷酸钙10kg左右,硫酸钾5kg左右。距植株8~10cm处开沟施入,尽量不要伤根,以免影响根系发育。2.浇水。施用发棵肥后及时浇水,之后,见干见湿浇水,保证白菜生长用水,又保证白菜植株徒长。
(四)结球期管理
1.浇水。白菜心叶向内弯曲生长时,浇1次大水,隔2~3d浇第2次水,避免土壤发生裂缝而使侧根断裂、细根枯死,以后每5~6d浇1次水,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收获前7d左右停止浇水。2.追肥。在结球前期,结合浇水,每667m2追施尿素6.5~10kg,每667m2追硫酸钾15kg,过磷酸钙10kg;对于生长期长的大型品种还应在“抽筒”时施用适量的补充肥;在结球后期,为使白菜壮心和防止早衰,可以再用少量的化肥。另外,在结球期,叶面喷施氯化钙溶液,连喷2次,预防白菜“烧心”。
(五)防治病虫害
1.地下害虫防治。采用毒饵诱杀法。每667m2用90%晶体敌百虫50g,拌炒熟的麦麸5kg,制成毒饵,于播种时撒在畦面诱杀。2.病害防治。大白菜病害主要有猝倒病、软腐病、病毒病、霜霉病、黑斑病等。猝倒病可用75%百菌清等进行防治;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喷雾防治;软腐病在发病初期可用72%农用链霉素防治;病毒病可用盐酸吗啉胍、病毒灵等进行防治,并结合防治蚜虫,减少传毒媒介;黑斑病可用64%杀毒矾或58%甲霜灵锰锌等进行防治。3.菜青虫、小菜蛾、蚜虫。可用4.5%氯氰菊酯或1.8%阿维菌素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进行防治。
六、适时收获
天气转凉,大白菜包心紧实后,要及时采收,最好在霜降前采收完毕。收获前10d用麦秸或稻草等材料将外叶扶起包住叶球。
刘志虎 巩义市鲁庄镇农业服务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