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中绿化栽培技术浅析
【摘要】盐碱地大多分布在我国的沿海地区,盐碱地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盐类,严重抑制植物的生长,造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掌握盐碱地绿化技术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沿海地区盐碱地的研究分析,提出相关的土壤改良及绿化技术,希望能对盐碱地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盐碱地;土壤改良;绿化
1盐碱地概念
盐碱地是一种含碱度或者含盐量过高的土壤,大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土壤里可溶性盐类的成分居多,由于盐分的不断累积,会引起土壤的结构及化学性状的变化,致使土壤结构板结硬化,土壤的透水透气性差,随着时间推移,会加剧土壤的盐渍化程度,导致土壤内部微生物活动能力不断下降,土壤性质不断恶化[1]。盐碱地的土壤成分不适宜大部分植物生长,导致该地区植物存活率低下。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壤改良及绿化才能改变盐碱环境,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提高植物的耐盐碱能力,才能保持当地的生态平衡,实现盐碱地的可持续发展。
2盐碱地对于植物的影响
2.1水分流失
盐碱地因为含盐量大,土壤中的水分逐步降低,植物根系严重缺水,无法耐盐碱,长期持续下去,植物必然会因为缺水而枯死[2]。
2.2生理干旱
盐碱地中的可溶性盐分过多必然会造成土壤出现硬化与板结,植物根系无法发育,加上无法渗水保湿,植物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及养分,植物生长停滞或萎蔫,再者高盐碱土壤会促使植物的水分从根细胞外渗,加速植物的死亡。
2.3降低植物生存活力
土壤中的含盐量超过植物所能吸收的限度时,会造成植物根系的活力大大下降,植物会停止生长,出现烂根现象,从而严重阻碍了植物充分吸收水分与养分,因此,植物会慢慢死亡[3]。
3土壤改良
要在盐碱地进行绿化,满足苗木生长需求,改善盐碱地的生态环境,应先进行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的系统工程,要系统科学地分析,综合使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与提供水利设施等措施进行改良。
3.1用物理方法进行改良
物理改良主要是客土及隔离盐碱。一是通过换土或客土抬高绿化地面,铺设防渗膜,防止盐碱反渗;二是在种植植物时,开挖大型树穴,底部铺设卵石或粗砂,确保铺设高度满足盐碱反渗要求,再铺泥炭土及有机肥后覆土,种植后应开挖树沟,以此促进植物的正常生长,保证植物的良好发育,满足植物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3.2水利改良
水利改良有以下几种方式:蓄淡压盐、灌水洗盐、下部设隔离层和渗管排盐,盐碱严重地块可综合采用。一是在盐碱地周边修筑围挡进行灌水蓄水,促使土壤脱盐,这种方法一般使用坡率小或平坦地块。二是雨量充沛地区,可开沟整垄,根据水盐运动原理,灌水蓄水排盐,加快土壤脱盐速度,必要是应对沟底的盐碱进行清除。三是排水条件差的绿地,下部铺设隔离层,防止盐碱反渗,隔离层铺设高度应控制在地下水位临界高度以上。四是在地下适宜深度挖暗沟,沟内铺卵石、粗砂或石砾,可铺设多层,渗管排盐[4]。
3.3化学改良
通过对盐碱土增施化学物质,以此滋生化学反应来达到降低土壤中的含盐量与含碱量的目的。一是根据不同土壤的化学结构使用不同的化学物质,改善土壤的PH值,使土壤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二是通过施入矿物肥,来增加土壤中的其他微量元素(如氮、磷、钾、碘等)比例,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需要,而且有助于增强植物的抗性[5]。三是施入草木灰、泥炭土、腐殖土以及有机肥等足量的有机质,以此降低土壤出现板结的比例,疏松土壤,提高土壤内部的透水性与气密度。
4绿化及养护
4.1苗木选择
根据盐碱地土壤中含盐量的不同,选取合适的抗盐碱植物进行种植栽培,对于盐碱地的生态环境有较大的改善,能大大提高植物的存活率,从而使园林绿化有效稳定的发展。在选择树种时,应选择高耐盐碱性的植物。沿海地区一般风力较大,应注意苗木的抗风能力,选择根系发达的健康的植物,防止倒伏。绿化选用适生的品种有:椰树、加拿利海枣、台湾相思、马占相思、木麻黄等。
4.2绿化栽培
栽培耐盐碱的绿化植物有助于改良土壤条件,可以先培养一年生的绿肥以及及固氮植物,多年以后,土壤条件也得到了适当改善,有机质有所增加,土壤肥力也得到了提高。此时,可以施入更多的有机物质,以此缓解土壤板结现象,加强土壤的透水功能和透气性,起到保湿保肥的作用,并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优化土壤结构,营造植物生长的良好环境。盐碱地园林绿化中,植物的栽培技术大致分为三种:生根粉辅助生长、打泥浆栽植、整大穴栽植。其中使用生根粉是为了让苗木在种植后可以快速发育根系,从而提升苗木的存活率。打泥浆栽植是在苗木种植时,在树穴中搅拌约三分之一的泥浆,再进行填土种植,让苗木能快速与土壤接衔,有效促进根系寻找土壤养分,避免出现种植后苗木不能及时吸收水分,导致死亡。
4.3绿化养护
盐碱地绿化是后期管养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对养护技术的要求非常高,管养周期更长,要时刻关注苗木的生长情况,及时检测土壤的PH值,测试各营养成分,科学追肥,合理用药。首先要视情况浇水,浇水必须浇透,要保证树苗能够充分吸收,有条件的可设喷淋系统即可排盐又能确保苗木对水分的需求;其次就是土壤的疏松,在降水之后,土壤可能结板,影响树苗吸收养分,要及时进行土壤疏松;再有就是合理施肥,多利用有机肥进行施用,有机肥在腐烂过程中能产生酸性物质,从而与土壤内的盐碱进行酸碱中和反应,降低盐碱度,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
5结语
盐碱地的园林绿化一直是影响生态系统的主要问题。有效利用科学手段进行土壤改良,选用适宜苗木,加强管理与养护,循序渐进,逐步有效地改善盐碱土壤,合理栽培绿色植物。为了优化生态环境,改善土壤条件,要对盐碱地绿化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科学系统地形成一种行之有效、可持续发展的绿化生态模式。
【参考文献】
[1]董立新.枸杞在轻度盐碱地改造造林中的栽培管理技术[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4(06).
[2]胡建华.浅谈山西北部盐碱地改良利用与造林技术[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5(01).
[3]张相伟.轻度盐碱地新建小区的绿化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16(04).
[4]卢成名.盐碱地园林植物的栽培养护技术――以连云港“西湾锦城”绿化项目为例[J].现代园艺,2015,(12):41-42.
[5]许孝刚,田美芳.探讨盐碱地园林绿化栽培技术与应用[J].现代园艺,2015,(08):53.
陈丽生 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