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南北方都有大面积的种植。因此,利用适宜的条件,在环境适宜的地方推广原生态水稻栽培,对提高水稻质量、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原生态水稻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水稻;栽培;要点;分析
1整地
秋收后即进行平地,如秋收后没有及时进行,要在早春尽早进行平地。平地后进行深翻,深度要达到20厘米以上,避免漏翻。深翻后在播秧前还要进行1~2次浅翻,然后做好田埂。插秧前2~3天灌水泡田,盐碱较重的地块要加长泡田时间,一般需要达到5~7天。
2肥料的使用
原生态水稻种植,是为了生产出口感好、品质佳的水稻,会减少甚至不使用化肥。而使用各种有机肥,包括牛粪、鸡粉、猪粪等,也会在每年秋收之后,将稻田秸秆铺撒在土壤之上,让其自然腐烂,增加土壤肥力。在使用各种有机肥时,要将有机肥沤熟之后,经过检测无有毒有害物质后方可使用。施肥一般分基肥和追肥。基肥是在插秧前,结合整地施入土壤中。追肥则是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根据生长时期对肥料的需求,及时施入,一般在分蘖期和长穗期施入,可以促进分蘖和穗肥粒满。
3科学灌水
灌水管理是原生态水稻生产的关键因素,具体灌水时间参考下表,当土壤表象达到灌水指标时即需要灌水,灌水后自然干即可.
4病虫害控制
原生态水稻种植的关键点是在不使用农药的前提下,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控工作,这对原生态水稻种植提出了关键的挑战。一是要选择抗病抗虫能力较强的品种,这是基础条件;二是选择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例如利用驱虫灯、加强田间管理等方式;三是选择生物药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另外,通过改变种植方式也可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例如在稻田养鸭,鸭子可以吃稻田里一些害虫,包括飞虱等,也可以吃稻田里的一些杂草,同时鸭子粪便可以增加土壤肥力,鸭子在水田里游动,可以增加水中氧气量,饲养鸭子也可以增加收入。因此,通过完善种植方式可有效控制病虫害。
5收获
完熟期及时收获。收割的特征:当稻穗全部失去绿色,水稻植株最上部存有1~2片绿色叶子,95%颖壳变黄,米粒转变成白色,用手挤压不变形即可收割。一般稻米含水量在19%~22%时收割较为适宜。从齐穗到收割的时长为45天左右。要及时收割,完熟一块田地收割一块,不能待所有都成熟之后再收割。
6运输及贮藏
运输工具要保持干燥、卫生清洁,要具备必要的设施,例如防雨、通风等。禁止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有腐蚀性的物品一起运输。贮藏地点要具备常温、干燥、避光、干净这四要素。同时也要避免鼠害、虫害,同样不能与其他有毒、有害、有异味、有腐蚀性、易吸湿发霉发潮的物品放在一起。防鼠害、虫害时,避免使用化学制剂。
7结语
原生态水稻种植,即是以自然的环境、生态的理念、传统的文化、现代的技术、健康的品质为目标,运用生态循环经济理论和系统方法,打造融合原生态环境、原生态文化、原生态农产品于一体的原生态农产品品牌。然而,利用传统的水稻栽培模式,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但目前全面推广种植原生态水稻种植,还不太切合实际。应该根据地区特点,对一些生态环境好、需要继续保护的地域,或者生态环境很差、需要改善的地方推广种植原生态水稻。虽然产量低,但是品质好,广大消费者认可,单价较高,从某种程度讲经济效益甚至比种植普通水稻还要高,同时还可以依托原生态水稻生产开发开展其他项目,例如,生态旅游等。另一方面,从长远考虑,也要重视起原生态水稻的生产,加大研究力度,通过改变种植方式或者提高种植技术等方面,使原生态水稻产量得到提高,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原生态水稻种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信文,孙晓惠.中国水稻生态化种植方法[J].北京农业,2013,(11).
[2]周美燕,黄令军.鲁北地区原生态水稻种植技术―――稻鸭混养有机水稻种植模式[J].农家科技,2014,(09).
[3]黄金泉.原生态水稻的栽培技术[J].新农民,2012,(10).
王秀波 周亚荣 邢艺露 陈雷 长春市双阳区农村新能源开发服务中心 长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中心 长春双阳区农村新能源开发服务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