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哈密瓜露地滴灌栽培技术研究
吐鲁番地区秋季晚熟哈密瓜栽培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出苗期高温和膨瓜期遇冷,大面积缺苗和早衰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保证秋瓜正常生产,现将秋季哈密瓜露地滴灌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地与整理
1.1选地
瓜地宜选中等以上肥力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1.0%以上、碱解氮50mg•L-1、速效磷10mg•L-1、速效钾150mg•L-1以上、总盐分0.5%以下、土壤pH值7~8。瓜地土地平整,轮作倒茬2~3年,前作以小麦、高粱、棉花等作物为宜,以及3年未种植过葫芦科及茄科作物的地块。
1.2地块规划
将地块沿等高线分割为多个条状滴灌带区和秧苗区。每个滴灌带区宽0.5m,由2条滴灌带(间距0.5cm)组成,经施肥、铺滴灌带、覆膜、盖土等操作,滴灌带之间盖土后既可成为人行走的道路,又可降低苗期滴灌带区的湿度,减少死苗率。秧苗区宽2.75m,只用来放置拉直整理好的枝蔓以及果实,枝蔓铺满以后禁止随意行走。
1.3施肥整地
在滴灌带区犁地深30cm后,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2.5~3m3、复合肥40kg,用旋耕机将底肥旋入土中,深约25cm。铺设滴灌带、覆宽1m左右的地膜,播种前3d浇足水。
2品种选择与播种
2.1品种选择
本地主栽品种为‘西州密’系列、‘伽师瓜’等,未经试验切勿大面积试用新品种。
2.2播种
晚熟品种一般在7月上旬播种,早熟品种7月中旬播种。穴距0.4~0.5m,播深2~3cm。为防止死苗多,最好播2粒种子,种子播在湿土上,播后在滴灌带区和播种带覆一层土形成过道和出苗带。667m2保苗800~1000株。
3苗期管理
出苗后查苗补种,每天11:00滴2h水。1~2片真叶时间苗,间去弱苗及病苗。瓜苗有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定苗后蹲苗7~10d。甜瓜出苗后要围土、挡土块。
4伸蔓期管理
瓜苗蔓长20cm时,将土块压到瓜蔓基部,每隔4~5节压1次。压蔓的同时将蔓往同一方向拉直放整齐。滴灌栽培采用单蔓整枝法,5~6片真叶时抹去茎基部侧芽,摘除基部子蔓,6节以上到留瓜节位的子蔓留2片叶摘心,留瓜节位保留在9~11节,坐瓜后停止打杈。始花期要适时浇水。
5坐果后管理
在留瓜节位上选择一个发育最好、外形标准的幼瓜作为最终的商品瓜,将其余的幼瓜去除。上网纹初期,将瓜套袋,套袋后每个瓜用长11cm,宽15cm的垫瓜塑料盘将瓜垫好,以保证瓜的品质。果实膨大期在下午翻瓜2~3次,每次轻轻的将瓜顺着一个方向翻转1/3。果实发育期2~4d滴水1次,每次4h,采收前7d左右停止滴水。果实膨大期用施肥罐分3次追肥,每次667m2施氮素为主的氮、磷、钾复合肥6kg,瓜网纹形成期每667m2施用10kg钾肥(K2SO4)。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做好田间普查,及时防治。红蜘蛛和蚜虫防治:每667m2可用0.3%印楝素乳油30g,对水30~40kg喷雾。烟粉虱防治:播种前彻底防治瓜田周围棉田上的烟粉虱。
6适时采收
当果实含糖量达到15%以上,全网纹时采收,留“丁”字果柄,轻搬轻放,严防任何碰伤,并尽快套上塑料发泡网袋销售。
作者:李良友 刘淼 单位:托克逊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