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套种绿肥油菜栽培技术探讨
摘要:油菜作为十字花科绿肥作物,具有鲜草量大、养分含量高、生育期短、适应能力强的特性。林下套种油菜,将其作为绿肥适时翻压,可以有效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升土壤有机质和耕层有效养分,减少化肥使用量,是当前最为实用、投入最省、见效最快、管理最为简单、农民最愿接受的果园套种绿肥模式。
关键词:套种;绿肥;油菜;栽培技术
为适应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要求,阿克苏地区大力发展林下套种绿肥作物,油菜作为十字花科绿肥作物,不仅鲜草量大、养分含量高、生育期短,而且具有很强的抗寒、耐旱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一、林下间作绿肥油菜种植优势
1.绿肥产量高
油菜茎枝直立生长,株体高大,光合效率和生长发育的速度均比较高,肥用生物学产量高。翻压时,鲜草667米2产量一般可达2吨,干草产量能够达到300千克,套种两季油菜生物学产量翻倍。
2.抑制杂草效果明显
由于播后油菜出苗快、生长迅速、生长势强于杂草,能有效抑制果园杂草,密植情况下无需人工锄草。
3.绿肥油菜生长期短
播后生长速度快,春播进入盛花期大约需要50~60天,是翻压的最佳时期。因油菜生长期短,果园套种绿肥油菜可种2季,第1季为早春顶凌播种,到5月下旬~6月初可翻压,随后播种第2季,于8月下旬翻压。
4.田间管理简单
油菜作绿肥栽培,机播或人工撒播后,只需与果树同步给水管理,翻压前无需其它田间管理。
5.生产成本低
肥用油菜对品种要求不严,可用自留种,667米2果园一般用种量为0.4~0.6千克;为抑制杂草,密植667米2播种量为0.7~0.8千克,种子费用一般为4~6元。绿肥油菜生长需肥量小,种植前667米2基施尿素15千克、磷酸二铵7.5千克,667米2肥料费用为37.5元。
6.植株养分含量丰富,肥效高
油菜植株养分特点是磷钾肥多,是少数可以吸收利用矿物态磷素的作物,能活化土壤中的矿物态的磷素供给土壤。其中,油菜茎秆中含有1.5%左右的氮素、0.37%左右的磷素、4.3%左右的钾素。据测定:盛花期将茎秆全部还田,每667米2可提供氮素8.8~11.3千克,相当于尿素19.0~24.6千克;磷素3.0~3.9千克,相当于过磷酸钙16~20千克;钾素8.5~12.7千克,相当于硫酸钾17~25千克。油菜的根系不仅含有较多的氮,而且根系分泌有机酸作用于土壤,对提高后茬作物产量有良好的作用。此外,油菜翻耕入土后,可以有效活化土壤,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并能长期作用于土壤,对一些劣质土壤具有很好的改良作用。
7.增加果树产量,提高果品质量
通过绿肥油菜翻压,供给果树营养,减少林地化肥施入,提高果品产量与质量,长期翻压可种植绿色有机果品。
8.增加蜜源,美化乡村环境
油菜花枝繁茂,花数多,花期长达1个月,是很好的蜜源作物;每667米2可产蜜2.5~3.0千克;油菜花开时,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可为现代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开发增加新亮点。
9.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
油菜对生长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它不但可以生长于排水不良的低洼地,还可以生长在干旱地,同时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和耐阴性。由于油菜属于喜冷凉作物,在林下生长时,林地对其具有一定的遮阴效果,在树龄10年核桃林下也可较好生长。
二、林下间作绿肥油菜不利方面
1.无固氮作用
由于油菜植株中无固氮菌,故不能把空气中的氮固定下来形成氨,变成植物可以利用的氮素。所以与其他绿肥作物相比,固氮作用差。
2.茎秆不适宜作饲草
由于油菜植株中含有一定量的芥酸和芥子碱、单宁等化学物质,作为饲草适口性较差,食用后不易吸收,且这些化学物质都有一定的毒性,不适宜做饲草。
3.复播生长量降低
油菜喜冷凉环境,夏季气温高,苗期生长期短,开花前生长量会受到一定影响,应适当加大播种量,依靠群体优势增加单位面积绿肥产量。
三、栽培技术要点
1.把握好种植模式
油菜作绿肥,主要有果园套种和麦后复播2种模式。果园套种油菜种植模式,1年可播种2季。第1季在早春顶凌播种;第2季在第1茬油菜翻压后,紧接着再复播1茬油菜。麦后复播油菜模式,是在果园小麦和大田小麦收割后,抢时复播一茬油菜,既可在麦收后常规整地后机械条播或人工撒播油菜,也可在麦收后留茬免耕机械条播或人工撒播油菜。这种模式不仅能通过前茬小麦获得直接经济收入,也可借助复播油菜改土培肥、提升地力。
2.把握好播种期
早春套种油菜,最好在2月底前顶凌播种,即在林下地表2~3厘米土层日消夜冻时抢时播种,可以有效避开春季缺水问题,也迎合了油菜的生长习性。没有条件顶凌播种的地方,也应最迟不晚于3月底~4月初完成春播。夏季复播油菜,应在前茬油菜翻压或小麦收割后,抢墒、抢时播种;因高温干旱、蒸发量大的季节性气候特点,会导致复播油菜播后出苗率低、生长量小,播种时应适当加大播量,通过群体优势弥补个体生长量降低而导致的生物产量损失。
3.把握好播量
大田单播油菜,常规667米2播量一般在0.8~1.0千克;果园套种油菜,林下播种净面积只有果园面积的50%~60%,理论上每667米2播种量应掌握在0.5千克左右。油菜作为春播绿肥种植,需要体现生物产量最大化,加上林下油菜生长环境不十分有利,应适当增加播种密度,以提高生物产量,实际播量应加大到每667米2果园0.7~0.8千克;林下复播油菜绿肥,应针对夏季高温干旱引起的出苗率低、个体生长量不足的问题,播量加大至每667米2果园1千克,以更好地发挥群体优势,以增加单位面积生物产量。
4.把握好播种环节
果园套种油菜早春顶凌播种,应把握在地表化冻2~3厘米、日消夜冻、尚未翻浆、机械能进地时进行,采取机械条播方式带种肥播种,以加快幼苗期生长;3月下旬春播,要按照正常整地、播种作业程序要求,机械条播或人工撒播;因油菜种子小,播种不宜过深、覆土一定要严。第2茬复播油菜,应掌握在前茬油菜翻压或小麦收割后,抢时、抢墒旋耕后,立即采用机械条播或人工撒播,播后及时耙耱,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避免种子悬空,影响正常出苗;墒情不足时,有条件的,可在播后补跑马水出苗,条件不具备时应尽可能与果树同步灌水、助苗出土。
5.把握好翻压时间与方式
①翻压时间油菜盛花期茎秆内的养分最为丰富、碳氮比和含水量适宜,茎秆木质化程度比较低,最适合旋耕翻压;过早翻压、生物产量降低、干物质积累少、养分含量还未达到峰值,培肥作用降低;过晚翻压,茎叶有机养分向籽粒转运、碳代谢过旺,导致碳氮比增大、茎秆木质化程度增大,不利于小型机械旋耕粉碎、翻压入土和快速腐解。②翻压方式用小型旋耕机将油菜茎叶旋耕入土,旋耕深度15厘米左右,翻压要严实;对翻压旋耕质量差的地块,必要时进行二次旋耕。
作者:叶新华 单位:阿克苏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