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栽培技术论文 > 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技术论文

马铃薯机械化栽培技术论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1-25 12:49:00人气:374

1肥料选择

通过测土选择相应配方的马铃薯专用底肥与追肥,一般底肥为N-P2O5-K2O∶12-19-16,每667m2用量80~100kg左右,追肥为N-P2O5-K2O:20-0-24,每667m2用量30~40kg,配施微量元素肥料。滴灌系统追肥采用易溶于水的肥料或采用液体配方肥,防止肥料堵塞滤网、滴口。

2技术措施

2.1整地

翻地作业深度30cm,整个地块一致,沟少;深翻前测土,每667m2施用配方底肥60~70kg;平整土地使用驱动耙、旋耕机使土层松软,平整,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新地需成夹角深翻不低于两次,以实现粘土与沙土的充分均匀混合。

2.2切种

人工切种时切刀用75%酒精消毒,每人2把刀,种块大小为每块35~40g,且均匀一致,去除病、烂薯;可选用甲基托布津、科博、农用链霉素等药剂配以滑石粉包衣拌种,使用木锹拌种,拌种在种薯库进行注意劳动保护,避免中毒[4];机械切种时种薯选择不宜过大,以减少种薯浪费。

2.3播种

4月底5月初地温适宜即可播种,播种深度为种块距地面10~12cm,密度为商品薯3000~3300株•667m-2,微型薯5000~6000株•667m-2,其他繁种4000~5000株•667m-2。应用GPS导航播种,可有效提高效率节约用地。

2.4起垄

起垄时具备85%种块发芽,每667m2用配方底肥30~40kg,土壤有足够情的条件。每隔4垄操作一次,每垄三边周长105~110cm,种块上表面深度17~19cm,垄上土壤紧实。

2.5灌溉

前期灌溉(播种至开始结薯)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60%~70%,灌溉均匀一致;中期灌溉(开始结薯至落花)田间土壤相对含水量不低于60%,总体保持在65%左右;后期灌溉,灌溉量控制在10mm以下,提高灌溉频率,每次灌溉后不引起薯块表皮生出白点。6.6追肥叶面追肥结合灌溉施肥,喷灌机以100%速度喷水行走,肥料充分溶解通过喷灌与滴灌均匀施入,根据长势多次施入,实现水肥一体化,每667m2追施专用肥40kg,其它肥料20kg。生长前期氮肥为主促苗,后期钾肥为主结薯。

2.7防病

土传病害采用甲托拌种、沟施阿米西达与锐胜;地下害虫喷施甲基异硫磷、撒施辛硫磷颗粒;蚜虫等虫害防治应用功夫、福戈等杀虫剂;疫病防治采用杀菌剂与治疗剂综合施用,封行后每周喷施一次,收获前两周停施,遇雨水冲刷后及时补施[5]。

2.8杀秧

植株枯萎变黄达到收获要求,在收获前一周进行机械杀秧,标准为留残茬5~8cm。产量与市场情况好需要提前收获的,可配合采用药剂杀秧与机械杀秧。

2.9收获

产量形成后进行田间测产,弄清楚大小分布,质量分布以指导收获与销售。收获前10d必须停水,确保收获时薯皮老化,收获时田间持水量50%~65%。马铃薯商品薯收获分选标准一般为单薯大于125g、无病害、虫害、变绿、机械伤、严重畸形的马铃薯,种薯只去除病薯、烂薯、杂薯即可。收获期间应杜绝薯块在田间过夜,防止冻伤。

2.10贮藏

入库贮藏的马铃薯采用网袋、麻袋等透气性较好的包装,马铃薯入库前需对薯库进行熏蒸消毒,薯库温度控制在3~5℃,湿度为80%~90%,薯库内存储量不超过容量的2/3,需经常检查注意通风控温。

作者:李增伟 方玉川 单位: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