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后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一、烟后稻机插秧发展态势
(一)烟后稻面积大,插秧集中。
近年来浦城县烟草种植面积大,效益好,呈上升趋势,很多农户一户就种植了2烤-3烤,面积在2.7公顷-4公顷,多的达7公顷-8公顷,而烟后稻插秧都集中在7月15-25日之间;时间紧迫,需推广机械化插秧,就以2zs-4H型6行步进式手扶插秧机计算,一天可以插秧1公顷-1.5公顷,大大地缩短了插秧时间,有利于烟后稻的高产栽培管理。
(二)降低劳动强度。
手工插秧劳动强度大,往往是腰酸背痛的,而机插秧只要一名机手操作,一人运送秧苗,极大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三)机插秧提高产量及经济效益。
根据近两年进行机插秧与手工插秧试验示范比对,机插比手工插秧增产34.05千克/亩,增收105.34元/亩。手工插秧每亩需140元,机插秧每亩工资80元,节省成本60元,实现了省工、省本、省力、增效的目的。
二、机插秧推广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空穴。
秧盘泥土中含杂草、草根、小石块等,播种不均匀,特别是秧盘周边播种不匀以及种子发芽情况,秧田肥力管理不当等原因都可能造成机插空插,出现空穴。
(二)秧苗质量差。
由于育秧时期强日高温的天气,加上播种密度大,使得秧苗生产迅速,高度过高,秧苗细嫩柔软,造成秧苗素质差,影响了机插。
(三)秧苗损耗较多,用量大。
由于机插田块不方正,大小不一,机手驾驶技术不熟练,给机插增加了难度,或重复插秧,或空格过宽,需要大量人工补苗。
三、机插秧栽培技术要点
(一)培育短龄壮苗
1.选择良种
烟后稻一般选择感光性强的双晚品种;在浦城一般在7月15日-25日插秧,浦城历年来秋寒都在9月20日左右,因此选择秧龄弹性大,生育期较短,抗逆性强,产量高的品种,如天优华占、天优3301,泰丰优3301、秋优125等,是种好烟后稻的关键。
2.种子处理与浸种催芽
(1)晒种。播种前晒种1天-2天,确保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且有较强的发芽势。
(2)精选种子。用清水将饱满粒与半饱满粒分开进行催芽。使用药剂浸种,杀灭种子携带的病菌。方法是用25%咪鲜胺乳油2500倍-3000倍液浸种5小时-6小时捞起,用清水洗净滤干进行催芽,催芽掌握高温露白,每天淋水1次-2次,大约30小时-40小时种子全部露白,种子达到芽色白,无异味,即可播种。
3.秧畦和软盘准备。选择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的田块做秧地,播前3天-5天,精耕细作,按畦宽1.4米,沟宽0.6米做畦,秧畦做到畦直面平。播种前亩施撒可富水稻肥(20:12:14)10千克,全田撒施,然后在秧畦中间用绳子拉出中间线,线两边各横放一排300毫米x600毫米软盘,盘与盘之间边缘紧靠,沟中留浅水,将沟中泥搅拌成泥浆,去除草根,小石子等杂物,用容器将泥浆装入盘中,用竹片等将泥浆抹平,待泥浆沉实到一定程度(半籽入泥,约4小时-8小时)即可播种,每亩大田准备20片-22片软盘。
4.播种及秧田管理
(1)定量播种。播种量应按每畦面积大小称重,每盘播种50克-60克(谷芽70克-90克),播种要来回播种2次-3次,力求均匀。播种前用木板横在秧盘外缘以便播种时谷种全部落入秧盘且保证秧盘边缘密度与盘内一致。
(2)秧田管理。一是肥水管理,秧田秧苗生产处于强日高温期,因此肥水管理要科学合理,播种到秧苗1叶期,保持满沟水,此后阶段保持畦面湿润即可。插秧前3天-4天排干水,以便插秧时起秧、运秧。肥料管理:2叶期,亩施速效复合肥5千克-10千克作断奶肥,移栽前3天-4天亩施尿素5千克作送嫁肥;二是化学调控,喷施多效唑控高,提高秧苗素质,增加秧龄弹性,机插秧秧龄小,苗密度大易徒长,必须在秧苗1叶1心时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千克喷施一次,控制苗高不超过20厘米;三是病虫害防治,移栽前3天-4天结合施送嫁肥施送嫁药,做好稻飞虱、叶蝉的防治,以防水稻病毒病的发生。
(二)适时插秧
机插秧一般要求苗高不超过20厘米,烟后稻育秧期气温高,秧苗生长快,一般在播种后13天-18天就要栽插,机插稻田在机插前2天施用撒可富水稻肥15千克/亩作基肥,并用旋耕机旋耕整平,让泥浆自然沉实,便于浅插,机插一般采用密植规格为17厘米x30厘米,每丛插2粒-3粒谷,确保浅插1.3万丛/亩以上,基本苗3万丛/亩-4万丛/亩,尽可能做到插匀、插直。
(三)大田管理
1.及时补苗。在插秧后1天-2天内应及时补苗,将机插漏插空穴及时补齐,确保大田有足够的基本苗数。
2.加强肥水管理。施肥要做到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巧施穗肥。因前期烟草施肥量较大,应适当降低施肥量,根据测土数字,烟后稻亩施纯氮6千克,氮:磷:钾为1:0.3:0.5,具体施肥方法为基肥:碳铵12.5千克/亩,过钙15千克/亩,氯化钾3千克/亩;分蘖肥:碳铵8.5千克/亩,穗肥在孕穗第二期施下,每亩施尿素5千克,氯化钾2千克,灌水基本以湿润为主,干湿交替,成熟前10天断水。3.病虫防治。根据病虫情报和田间调查情况,合理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细条病、稻飞虱、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及粘虫,以专业化统防统治为主。
四、分析与讨论
(一)机插秧虽然存在一些小缺陷,但能有效地解决时间紧,插秧进度慢的问题,缩短了插秧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
(二)机插秧有省工、省本、增效的作用,插秧工资每亩就可节省成本60元,每亩可增加收入105.34元,增加产量34.05千克。
(三)农民易于接受,以2zs-4H型6行步进式手扶插秧机为例,农民购买时扣除财政补贴只需花4000多元,且可现场培训,农民一学就会,是农民乐于接受的新农机具。在浦城稻作区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文清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临江农技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