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头鲶人工养殖技术论文
一、鱼苗培育
1饲养管理
鱼苗入池后的几天中,可以暂时不投食,让鱼先食用池中的浮游生物。但要注意经常观察,如发现池塘中的浮游生物不够,就要及时添加事先准备好的水蚤进行投喂。等到5天以后就可以投喂水蚯蚓、鱼糜等了,要根据鱼苗的吃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
2鱼苗出池
一般经过10天左右的培育,鱼苗将达到4~5cm长,就要考虑及时分池,开始进入下一阶段的饲养了。
3防治鱼病
在鱼苗培育期容易患斜管虫病,要注意观察,及时治疗。治疗一般分两种方法,一种是向整个池中泼洒硫酸铜与硫酸亚铁的合剂,每立方米水可选用硫酸铜0.5g,硫酸亚铁0.2g;另一种治疗方法,是向整个池中泼洒福尔马林,每立方米水用量为100g左右。
二、成鱼养殖
怀头鲶成鱼养殖一般可分为大中水面增殖、池塘套养和池塘主养三种方式。
1大中水面增殖
在一些湖泊和水库中,由于小型低值的野生类杂鱼的含有量比较丰富,很适合怀头鲶的养殖。因为这些丰富的小型杂鱼是怀头鲶最好的饲料,而且通过怀头鲶的养殖,使湖泊和水库中的低值类小型野杂鱼转化为较高价值的怀头鲶,从而提高了水面的经济效益。可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至7月初进行养殖,每公顷水面可放养规格在4厘米左右的怀头鲶下花80~150尾,到当年秋季可收获尾重1千克以上的怀头鲶60~100kg。以此计算,通过养殖怀头鲶,每公顷水面可增收800~1500元。
2池塘套养
池塘套养怀头鲶最好选择小型野杂鱼较丰富的成鱼池,不允许在种鱼池内养殖,否则会损失大量的鱼种。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初,每公顷最好放养8~10厘米左右怀头鲶200~300尾,至少不应低于6厘米,以防因规格太小,生存能力差,被其他鱼类摄食。据测算,到秋季可收获尾重800~1500克的怀头鲶150千克左右,每公顷可增收1500元左右。
3池塘主养
(1)池塘条件池塘的面积从数百平方米到数公顷均可。保证池底平坦不渗漏,并清除所有杂物。放养1周前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每公顷用生石灰1.0~1.2t,或漂白粉90~150千克。每公顷还需施充分腐熟发酵好的粪肥2~3t。
(2)鱼种放养放养当年夏花或1龄鱼种。放养夏花应在5月初,每公顷投放尾重在150~200克的鲢鳙鱼种1300~1500尾,相互间的比例应为2:1或3:1。到6月下旬至7月初,每公顷投放体长3~5厘米怀头鲶鱼种2500~6000尾。放养的怀头鲶鱼种必须规格基本一致,以防之间相互残杀,造成损失。一般情况下,到秋季出池时,怀头鲶尾重可达800~1500g。通常怀头鲶成活率在60%~70%之间。如果放养1龄鱼种,每公顷放养规格1千克左右的鱼种350~450尾,放养规格也要整齐一致。同时,搭配放养1~1.5千克的鲢鳙鱼种400~600尾。到秋季出池时,怀头鲶每公顷产量可达1150~1500kg,平均规格可达4kg左右。
(3)饲料投喂饲料可选择野杂鱼、鱼苗、鲜冻海杂鱼等低值鱼类,也可以饲喂猪肺和鸡肠等,较大的饲料要经过绞碎后再行投喂。选择在池塘内搭建一个4~5m2的饵料台,或是定点投喂。在投喂时间上,6月和9月,每天选择傍晚投喂1次,日投喂量约占鱼总重量的2%~4%。7~8月,每日投喂2次,早、晚各一次,早晨喂少,傍晚喂多,日投喂量约占鱼总重量的7%~15%。每次投放量以鱼2~3h吃完为宜。
(4)水质调节饲养期间应随时补水,并将水深保持在1.4~1.6m之间。7~8月,每隔两星期向池内撒放一次生石灰水,每次用量为每公顷300~350kg。
(5)鱼病防治鱼种放养前,必须对鱼进行消毒,消灭其鱼体上的各类病菌。可选用每升30mg浓度的食盐水浸洗鱼体,浸洗时间大约8~10min。投喂的饲料必须要保持新鲜,决不允许饲喂变质饲料。每隔18~20d,投喂一次大蒜素药饵,数量为每100千克饲料加入大蒜素80~100g。也可选择投喂其他抗菌类药物,以防治鱼病。
作者:张海东 单位:黑龙江省方正县天门乡人民政府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