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赋能农机和农业升级发展探析
“农机和农业要抓住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等颠覆性新技术发展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建议,用新技术赋能农机和农业的升级发展。
一、助推农机和农业升级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取得了显著成果,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0%,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不过,农机与农业领域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及问题。“农机装备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尚处于起步阶段,新技术在装备和农艺上的融合应用滞后,农机与农业的融合发展不足。”詹纯新认为,这些问题制约了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亟待破解的难题。据了解,截至2020年,我国智能化高端农机在农机总体规模中占比不到10%,高端农机不足制约了农机装备的产业升级,也制约了智慧农业等新型产业的发展,农机装备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农艺科技方面,也存在着基础研究和应用模式创新不足、数据采集运用相对落后等问题,农艺科技含量亟待进一步提升。此外,从农机装备端到生产应用端,再到管理平台端,还没有实现端对端的打通,尚未形成全程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农业体系,农机装备企业、智慧农业企业、工业互联网企业之间的融合创新也有待增强。当前,我国在电池电机、工业互联、人工智能、5G通信等领域已形成新的技术产业优势。詹纯新建议,加速将新技术应用至农机装备和农业生产,可有效突破传统技术不足的瓶颈。同时,詹纯新从市场端、制造端及顶层设计端提出了助推农机和农业升级发展的具体建议:在市场端,优化农机购置和应用补贴政策,完善补贴兑付方式,要削减对低端农机的补贴,加大对智能农机、大型联合收获机、动力换挡拖拉机等先进农机的补贴;在制造端,大力支持企业的高端农机研发,从立项、试制、试销到批量上市,要有相关支持政策引导,增强企业研发动力;在顶层设计端,将农机农业融合发展,纳入到乡村振兴总体战略。
二、科技赋能现代农业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加强农机装备工程化协同攻关。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据介绍,近年来,作为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的中联重科,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全面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不断推广智慧农业,“智能农机+智慧农业”板块迅速发展,已成推动中联重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新兴板块。目前,中联农机已形成北方旱田作业机械、南方水田作业机械、经济作物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四大系列产品体系,并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拓展智慧农业、农事服务等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业务已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联重科表示,未来,中联重科将继续加大对人工智能技术、新能源电驱技术、电液技术的研究,紧抓关键技术创新,全力推动农业机械向“大型化、多功能化、智能化、能源清洁化”转型升级,以科技赋能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夏子航 上海证券报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