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生态学论文 > 红豆杉生态学论文

红豆杉生态学论文 

日期:2018-12-08 16:15:56人气:1294

1试验材料

1998年秋季,从云南腾冲引种产自缅甸境内的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ChengetL.K种子15kg,在昌宁县大田坝乡新寨村芭蕉河进行育苗,开展南方红豆杉引种育苗种植试验示范工作。引进种子后,于秋季在苗床上播种,2009年3月初(惊蛰节令),种子发芽出土,6月,苗高达6~7cm时,将苗床小苗移植到营养袋上继续培育,2000年在昌宁县大田坝乡新寨村芭蕉河造林13.3hm2,在文沧村后山造林6.67hm2,在田园镇九甲村造林5hm2。引种种植的南方红豆杉结果后,用引种种植结果的南方红豆杉种子做为试验材料。

2试验方法

2.1红豆杉生物学特性观察

开展不同海拔,坡向种植红豆杉,连续观察红豆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生长情况研究。

2.2红豆杉育苗造林试验

2.2.1两段式种子育苗

(1)采种、制种在昌宁县,红豆杉育苗种植6a后开花结果。种子在9~10月成熟,成熟时种子由黄绿色变为深红色,分批次采种。此时采下种子,用竹篮,筲箕等通透性好的容器盛装,在水中混细沙搓揉,出去外种皮,搓揉至大部分种壳出现毛面,后用清水漂洗,用簸箕滤去水分,阴干种子表面水分;或将采下的种子放入浆果脱浆皮中,冲水搅动脱去外种皮,再用簸箕滤去水分,阴干种子表面水分。

(2)种子储存方法一:种子采集后于秋季末冬季初种子潮湿时播种,随采随播,不储存。方法二:在通风阴凉处或室内滤去种子外皮的水分,用湿细河沙作为保湿材料,以4U1的比例,将种子与河沙拌匀,底部和周围垫1层4cm厚河沙,混沙储存13个月后播种。储存容器需既透水又保温、保湿,最好为泡沫箱,在低部和周围间隔5cm打1个直径0.3cm的通气孔,每间隔30d检查1次,浇水置换箱中水分;每60d翻动1次。方法三:将种子阴干后,在阴凉处保存,春季播种。

(3)整地作床选择平整、有浇水条件的沙壤地块为小苗培育地。于旱季清除苗圃地上的杂草杂物,将地挖起,挖地深度15~20cm,在阳光下暴晒30d以上,然后在上面铺1层厚30cm以上的干草、干树枝等易燃物,燃烧高温消毒,捡出未烧尽的树根,在圃地中撒西维英粉进行杀虫,30~45kg/hm2。后翻挖敲细土块,做1m宽低床。在播种前,先将发酵过的厩肥捣碎与沙土、复合肥混合在一起,搅拌后均匀洒在苗床上,作为种子的基肥,厚度约为1cm左右。

(4)播种在床面上铺1层2cm厚的无菌红心土,在红心土覆盖层上进行播种。播种采用条播,行距10cm,株距控制在3~5cm。方法1:第1批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行距5cm,株距2cm,每m2播种0.2kg,播种后用筛子筛细火烧土覆盖,厚度为种子的2~3倍,墒面用青松针覆盖,松针上面再用遮阳网覆盖,浇透水,每20d检查1次,保持湿润,并严防鼠害。至翌年1月,将覆盖揭除,进行墒面松土,然后再用青松针覆盖,上面再次用遮阳网覆盖,经常检查,根据土壤水分情况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至3月底4月初,苗木发芽出土。方法2:第2、3批成熟种植成熟后,随采随播,播种方法同一,播种两年后的1月份,将覆盖揭除,进行墒面松土,然后再用青松针覆盖,上面再次用遮阳网覆盖,经常检查,根据土壤水分情况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至3月底4月初,苗木发芽出土。方法3:先将采下的种子沙藏13个月,催芽后播种。3月初,雨水至惊蛰节令间沙藏种子萌芽见白时播种。株行距同方法一,播种后墒面用青松针覆盖,浇透水,后每天傍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60d后(清明节令)小苗出土。方法4:干藏播种。翌年3月初,雨水至惊蛰节令间将干藏种子播种,方法同上。方法5:第1批种子成熟后采集,沙藏3个月后播种。

(5)小苗管理5月底6月初,胚根顶着被种壳包着的子叶出土,种子出土60%后在傍晚分2~3次揭去墒面覆盖物。用遮阳网搭高架凉棚,此后认真浇水,除草。

(6)培育营养袋苗6~7月,苗高达5cm以上时,将小苗移植至营养袋中培育,营养带选用20cm×15cm最佳。首先配制营养土:配方为肥土85%,草皮火烧土15%,复合肥0.1%,充分混合消毒后使用。营养土要求有粘性、肥沃,才能既保证苗木正常生长,又做到造林时营养土不会散。小苗移栽在下午16:00太阳光线减弱后进行,移苗时用水将营养袋内的土壤喷湿,用尖木桩打洞栽入苗木,根系太长可以进行适当切根,移苗时用手轻压土壤并保持根系舒展。移苗后及时浇水,并用3层遮阳网将苗床盖住,视土壤水分状况适时浇水,并及时除草。裸根地苗转移后20d,每10d揭1层遮阳网。此后认真管理,至第3年6~7月,苗高达15cm以上,可出圃造林。

2.2.2营养袋直播种子育苗于冬季末春季初,直接将经过13个月湿沙储藏催芽的种子点播在营养袋中,每袋点播2粒种子,6~7月小苗长至5~6cm时,用竹签撬起每袋双株中的1株,移入空袋,补齐苗木。管理方法与两段式育苗相同。3.2.3扦插育苗秋季,选择1~2年生的木质化实生红豆杉侧枝,将插条剪为10cm长的小段,在剪枝时要求切口平滑、下切口马耳形,2/3以下去叶,以行距8cm、株距3cm在苗床上进行扦插,苗床土为砂土与腐植土混合基质。用遮阳网搭建凉棚,圃地四周用遮阳网围严,翌年春季,80%的扦插苗萌芽,但未发根,5~6月,70%的扦插苗木从马耳形切口发出新根,苗木成活,此时将成活小苗移植至营养袋中培育,第3年6~7月,苗高达15cm以上时,可出圃造林。

3结果与分析

3.1红豆杉生物学特性

3.1.1生长特性和鲜叶产量植株开花后于春季发叶生长,每年春季、夏季、秋季生长3次。种植10a内,平均年高生长35cm。种植第10年修枝,平均株产鲜枝叶43kg,平均年产4.3kg;第11年株产鲜枝叶17kg,第12、13年平均每株20kg/a。

3.1.2生理习性2005年,种植的红豆杉开花结果。2006年,采集成熟的红豆杉种子,在水中搓去外种皮后,将0.5kg湿种子于秋季播于苗床上,2007年出苗195株,2008年出苗4200株。因有未经沙藏催芽的红豆杉种子随采随播后第2年即发芽出苗,2012年将第1批成熟种子和第2、3批成熟种子分开,做随采随播试验,各播种1万粒,结果第1批成熟种子随采随播后于2013年出苗7800株;第2、3批成熟种子播种2013年出苗320株,2014年出苗7600株。红豆杉雌雄异株,在文沧点。调查215株,有雌株200株,有雄株15株;在新寨公路下试验点,有雌株710株,有雄株95株;在新寨罗家试验点,调查30株,有雌株26株,雄株4株。种植后第5年出现雌花和雄花,均为12月开放,花期50d。雄花先开20d,雄花开放中后期雌花亦开放。农历8月下旬果子外种皮由黄绿色变为深红色时种子成熟,同株树果子先后成熟,延续60~70d,不同坡向阳坡先熟,阴坡后熟。果期270d。

3.1.3枝叶干物质含量的变化不同季节红豆杉枝叶干物质含量。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F>F0.05,即不同季节红豆杉枝叶干物质含量差异显著。4.2在不同海拔坡向生长情况在海拔1400、1900、2200、2500m的不同坡向,分别造林,造林6a后测量高生长情况。

3.3不同储藏方式种子育苗情况

根据对3种不同育苗情况的观察,红豆杉种子干藏5个月后播种育苗,苗木发芽率仅5%。随采随播和湿沙藏种子播种育苗苗木发芽率均在75%以上。随采随播秋季有极少种子发芽,在观察中在芭蕉河,观察到4m2的苗床上有出苗6株,但主体出苗要到初夏。所以,秋季随采随播,实质是利用含沙量较高的土壤为介质进行种子湿藏。

3.4种子育苗与扦插育苗情况比较

种子育苗和扦插育苗时间相同,从育苗到出圃造林均需3a时间,红豆杉扦插9个月后有70%的苗木发新根成活。扦插育苗解决了红豆杉种子稀少的问题,对在种源稀少情况下发展红豆杉有积极的意义,但在育苗和育苗后的造林中观察到,所有的扦插苗木均出现侧向生长的现象,无明显主干,顶端优势不明显。为尽一步研究扦插苗的顶端优势,对200株扦插苗造林后仅行截干,截口下196株苗木所萌发新梢侧向生长,仅有4株截口下萌发新梢直立生长。

4结论与讨论

(1)从发芽至开花,南方红豆杉的生理成熟期为7a。红豆杉雌雄比例约7∶1。

(2)根据不同海拔、坡向的造林试验结果,红豆杉在1400m海拔以上均能较好地生长,但在干旱的阳坡,生长较差,说明红豆杉对湿度的要求高。在低海拔地区种植,必须有较高的土壤湿度条件。

(3)鲜枝叶含水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在3月2.25kg鲜枝叶可生产干叶1kg;7月(雨季)3.6kg鲜枝叶可生产干叶1kg;10月(雨季)3.41kg鲜枝叶可生产干叶1kg;12月(旱季)2.21kg鲜枝叶可生产干叶1kg。

(4)红豆杉扦插育苗操作简单,但红豆杉播种育苗与扦插繁殖育苗造林后生物量差异较大,生产种植应选择播种育苗造林。在育苗造林中,种子的采集批次和保存方法比较关键,红豆杉混采种子在常温下必须进行湿藏保存13个月后再播种,第1批次采集的种子采集后沙藏3个月,即可播种,可缩短1年的育苗周期;营养袋直播育苗,和先在苗床培育小苗,再将小苗移植到营养袋中的两段式育苗出苗率相近,但营养袋直播育苗苗木质量较好。

(5)在营养袋直播育苗中,由于种子入土(覆盖)浅,苗木出土后出现胚根浮于营养土表面现象,根据调查,种子覆土厚度以2.0~2.5cm为佳。在种子出土后,蝗虫、蟋蟀等对出土不久幼苗的危害较大,危害率最高达50%,因此需加强出土不久幼苗的病虫害防治。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