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讨
摘要:彰武县是农业生产大县,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紧密围绕“三农”工作,加强全方面建设,推进了彰武县农业生产发展,现对彰武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浅谈。
关键词:彰武县;农业;发展现状;发展建议
1农业概况
近年来,彰武县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升级,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收入逐年递增。一是,总产值逐年提高。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据统计,全县人口为4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3万人,占总人口的80%。彰武县农业人口所占比例较大,农业生产占有重要地位,是彰武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2农业结构分布
目前,彰武县已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基地”的发展模式和思路,立足区位优势,围绕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专业乡镇。现初步形成了以苇子沟、西六、章古台、东六、五峰、两家子为主的花生基地6.67万hm2,以五峰为主的保鲜玉米基地666.67hm2,以满堂红为主的青贮玉米基地3333.33hm2,以四堡子、哈尔套、丰田为主的杂粮基地1.33万hm2,以大冷、冯家、四合城、后新秋、大德为主的水稻基地5333.33万hm2,以哈尔套、后新秋和公路沿线为主的蔬菜产业基地6666.67hm2,以满堂红、前福兴地为主的烤烟基地1333.33hm2。同时建设了以大冷、大四为主的果品基地,以双庙为主的甘薯基地,以双庙、大四为主的红干椒基地,以冯家为主的金盏花基地。目前,各基地的建设规模、质量及效益不断提高,即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已基本形成。
3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3.1加大了“三品一标”的认证力度,提升品牌效应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彰武县产地及农产品品牌效应的有效途径。截至到目前,全县“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1个,面积13.12万hm2,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2个,涉及企业4家,面积10.74万hm2;绿色食品16个,涉及企业7家,面积3160hm2;有机食品7个,涉及企业1家,面积666.67hm2;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认证品种为彰武黑豆和彰武花生,涉及企业1家,面积7.33万hm2。建设绿色食品原料基地2个,其中绿色食品原料黑豆基地6666.67hm2;绿色食品原料花生基地1.67万hm2。
3.2依托基地建设,增强企业的主力军作用
按照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积极引进农业产业化、深加工企业,依托花生、水稻、金盏花、保鲜玉米、果品、蔬菜、烤烟、干椒及薯类等特色、优势农业基地,引进并扶持了阜东花生、阜新苏鲁克米业、金谷实业、申博生物有限公司等27家加工种植企业,并有9家企业被评为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4农业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4.1人员及机构设置情况
全县24个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为一乡一站发展模式,即每个乡镇设置一个农科农机站,隶属于所在的乡镇政府管理,24个乡镇农科农机站现有人员258人,其中全额编140人,自理编118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文化程度均在中专以上学历,基中本科14人,大专91人,中专153人,分别占总数的5.4%、35.3%和59.3%;就职称而言,其中副高级农艺师3人,农艺师76人,助理农艺师96人,技术员83人,分别占农技推广人员总数的1.1%、29.5%、37.2%和32.2%。乡镇农科农机站均为全额拨款单位。
4.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目前,24个乡镇站中9个乡镇站有自己的办公用房,但有7个乡站办公用房需要扩建维修,15个乡镇站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各乡镇站均缺乏开展工作必要的办公、试验、培训、通讯、交通等设备,没有用于开展试验示范的试验田和试验经费,由于培训经费不足,农业技术人员参加进修培训和知识更新的机会很少,严重制约了新技术、新品种在彰武县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大差距。
5农业科技推广情况
5.1选育推广优良作物品种
彰武县积极在选育、引进、推广优质高产的作物新品种,并做了大量试验示范工作。目前,彰武县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达到95%以上,2012年推广了辽单565、良玉66和东裕108等密植高产玉米品种6万hm2,占全县玉米总播种面积的75%,年增产玉米7万t。推广了阜花12号、唐油4号等花生新品种5.33万hm2,占全县花生总播种面积的78%,年增产花生5万t;推广了辽星20、锦稻104、锦丰1号等水稻新品种4333.33hm2,高产新品种增产效果显著。
5.2集成推广高产栽培技术
彰武县重点推广了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单粒播种、花生地膜覆盖、病虫害综合防控及机械化作业技术。大力推广了增密种植技术,实现依靠群体增产,玉米已由2004年的种植不足3000株/667m2增加到了现在的4000株/667m2以上;花生已由原来的14000株增加到了现在的2万株。自2006年以来,推广普及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12年已覆盖了全县24个乡镇近10万农户的17.67万hm2耕地;推广了玉米机械单粒播种技术6万hm2,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9.33万hm2,花生地膜覆盖面积2.33万hm2,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2666.67hm2;同时还推广了机械化作业技术,大型玉米收割机收获面积1.33万hm2;推广了滴灌节水技术1.2万hm2。
5.3加大培训指导与服务力度,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本着“面向农村、立足农业、服务农民”的宗旨,彰武县开展“百人包百村”科技服务行动,全面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年举办科技培训班期以上,培训农民10.5万,编印并发放《农作物栽培技术知识问答》《彰武县粮油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手册》《农作物膜下滴灌种植技术讲义》及各作物明白纸等科技资料10万份以上,确保了全县农业高产高效实用技术落实到位。
6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
6.1建立和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关注,彰武县积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县级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为农业局内设机构,并于今年年初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隶属于农业局,副科级事业单位;乡(镇)级农科农机站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牌子。
6.2积极开展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及农产品定量检测工作
自2008年以来,彰武县开始承担市省农委下达的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工作,全年检测样品2000个。截止2012年,共检测蔬菜样品9500个,检测合格率达99.1%,通过开展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为彰武县的蔬菜产地及广大群众的食用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同时,彰武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将于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在开展速测的同时,可以完成定量检测的任务,这将使彰武县的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进入县级乃至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前列。
7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
7.1产业链条短,农业产业化发展不均衡
农业是一个产业链,农业产业化要形成产业龙头,没有龙头企业就谈不上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目前彰武县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处于发展初期,带动能力有限。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围绕产业优势,大力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营销、技术服务等多种类型的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实现多环节增值,提升产业开发效益。7.2经营规模小彰武县人均耕地面积少,而且不集中,经营规模小,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制约了农业机械化进程,进而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建议实施土地合理流转政策,引导农民转变传统发展模式,转向产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全面推进。
7.3农民基本素质低,急待提高
目前,彰武县农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偏低,导致目光较短浅,科技创新意识淡薄,对新的品种、技术、政策不能理解到位,因此出现好的技术推广困难、好的政策实施不畅,严重影响了彰武县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必须加大培训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素质,才能真正实现彰武县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7.4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彰武县农业发展的突破口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生命线,农产品的质量和内在品质已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现如今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话题越来越敏感,作为沈阳的米袋子、菜篮子、后花园,农产品质量安全无疑是彰武县农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建议彰武县重视并利用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这张牌,利用彰武县环境优势和现有检测条件优势,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大检测力度,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及早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准出,一方面控制外来农产品质量,保证本地群众的食品安全;一方面加强本地产地管理,让彰武农产品成为公认的放心农产品。
7.5农业基层服务体系薄弱
农业的发展在于科技的推广,农技服务体系是农业科技推广的路径和保障。目前彰武县农业基层服务体系较薄弱,主要体现在办公条件差、办公基础设备短缺、工资待遇较少、工作经费少、工作人员知识能力水平有限等问题,导致出现工作受制约、农业技术服务不到位的局面。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资、工作经费的金额,加大农技人员的科技培训。
参考文献
[1]王惠英.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5,(7):238,241.
[2]和建英,唐庭芬.浅谈香格里拉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8):9.
[3]杨进新.浅谈彰武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0):4.
作者:姜钧武 单位:彰武县五峰镇农科农机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