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7-01 00:59:00人气:316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主力军之一就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可以说这一模式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改变了社会发展模式以及人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有效地融合互联网和新兴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非常好的指引效果,当今社会农业的发展已经高度信息化,这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鉴于此,文章对当今社会“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关键词: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
“互联网+现代农业”主要是对互联网和大数据与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与传统农业的有效结合,对农业生产管理方式进行变革,使传统农业在线化,数据化、机械化、自动化、网联化加快推进。考虑到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诞生出的一系列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以及新业态,“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必将成为农业现代化进步的主要抓手。一、“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途径分析
(一)加强对于新时期职业农民的培育
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下,由于农村受教育情况仍处于较低水平,保守的思想观念,落后的生产规模以及匮乏的网络技术人才等问题,导致我国农民对于互联网信息进行接受的能力非常弱,并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在人员素质方面的整体要求,直接制约了网络信息等新兴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一是急需提升农业生产人员信息能力与互联网应用的素质。运用远程教育等现代化农村信息化技术,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交流方式,缩短互联网和农民生活之间的差距,促进农民互联网意识不断提高;二是加强新型职业化农民的培育,对“互联网+现代农业”领域下新型职业化农民培训的虚拟化网络教学氛围进行构建,建设智慧型农民云平台,在智能终端的基础上建设在线课堂和互动课堂等教育平台,使得职业化农民培育向移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培育出集聚文化和技术与经营于一身的新型职业农民团体,给予农业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让农民成为新时期的高科技职业。
(二)在“互联网+现代农业”基础上发展农村建设
一是建设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现阶段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达不到30%,仍不能达到标准的城镇化水平,同时,深受设备高额费用和使用习惯所带来的影响,农村并没有广泛地应用互联网。所以,建设农村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并营造一个“互联网+现代农业”良好的发展环境,普及农村宽带网络,这是“互联网+现代农业”深入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二是加强农村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基础设施配置,进一步推进完善农村物流体系,降低农产品的物流成本,有助于农村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和快速发展。
(三)加强政府的顶层设计
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确定“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地位,尽可能地对“互联网+现代农业”进行战略性的研究。站在国家层面分析,对“互联网+现代农业”进行顶层设计,并研究“互联网+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意见;不仅要颁布“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划及相关制度,避免出现信息孤岛,进一步推动经济各个领域的开发以及利用,同时也要制定“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图,在基础领域以及关键技术领域中实现突破,并对“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好立法工作,促进农业数据能够更加有效地开放,使“互联网+现代农业”充分的渗透到现代农业的产业链中。此外,政府还需要加强地方性特色农产品的扶持,形成龙头企业,打造区域品牌。二、把握好“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一)大数据和资源数据库的有效融合
有效融合互联网与农业,比较重要的就是对互联网充分利用,实现产业和市场与资源的采集与整合以及分析。对全国农业的数据资源合理整合,建立一个包括农业各领域在内的云平台。第一,采集并分析基础资源,例如畜禽水产和林业、水利资源等,构建一个农业数据的资源平台;第二,建设综合服务型的信息平台,结合产品监测和标准化技术以及产品质量等信息进行实施共享,为受众主体提供不同的客户端,针对相关的信息进行采集和推送,促使电商、物流、传统销售商等多方领域的互联互通,推动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发展。
(二)农村电子商务趋势的发展
对于“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而言,主要对产业链的资源和销售与采购以及定价等环节进行整合,进而构建一个“互联网+农产品”发展的电子商务平台,使得农产品电商可以由比较容易储存的农产品,比如坚果、茶叶等逐渐转化成生鲜农产品的电商方向发展,进而打造农场到家庭的F2F和O2O的直销模式。打造如同淘宝一样的农村电商平台,按照不同的品种和品质与品牌进行分类,营造线上市场,拓宽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同时通过电商平台的线上销售,建立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形成品牌效应,由此为农产品销售规模带来质的飞越。
(三)对农业模式进行创新
将“互联网+现代农业”基础上的新创意元素添加到农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对农业的产业模式、经营模式、生产模式进行创新,实现精准化农业生产及智慧农业。截止目前为止,农业生产的效率还比较低,导致很多资源与劳动力出现浪费现象,严重影响了土地利用率。一是要利用互联网信息、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对土地进行合理配置实现高效和节约,比如工厂化育苗、农田数据采集和监控等;二是要加快农机装备的技术创新,比如无人机播种、喷药,实现农业各个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数字化创新,重构农业的生产模式。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业产品都是在产业链的最低端,其单位价值量比较低,所获得的利润比较薄弱。要把农产品营销作为发展的主要突破口,利用互联网创意为优质农产品打造充分展示的舞台,比如,可以利用互联网+休闲观光,融合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思路,和城镇居民之间有效融入,让农业不只是单一化的生产基地,由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变身为旅游观光的好景点,从而焕发出现代农业经济的勃勃生机与活力。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加之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已成为当下农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相信“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深入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破解“三农”发展难题,因此,对于相关人员来说,需要结合实际继续加强这一新模式的研究创新,分析研判其发展方向,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新理念,依托互联网这个大数据平台,有效地使新兴技术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深度融合,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动能。参考文献:
[1]唐巧.中国共产党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1978-2016)[D].西南交通大学,2017
[2]石燕.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D].安徽大学,2017
[3]张琪烽.河南省精准扶贫方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7
[4]苏明.“互联网+”在农业企业组织中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赵宇 山西省经济信息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