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设施农业发展思路
摘要:通过对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果蔬设施农业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发展对策,提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果蔬;设施栽培;现状;对策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是地处三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全乡没有工业建设项目,农业生态环境较好,没有大气、水源、土壤等污染,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理想场所[1]。果树和蔬菜已成为三元区中村乡的主导产业,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发展果树和蔬菜设施栽培是提高土地产出率、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和种植效益的有效措施,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村乡果树和蔬菜设施栽培实现了零突破,现有果园设施栽培面积5.2hm2;蔬菜设施栽培面积13.3hm2。虽然总量不大,但对全区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本文通过对三元区中村乡果树和蔬菜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对策。
1发展现状
三元区中村乡地处三明市区的水源保护地,不宜发展工业项目,三元区政府确定中村乡重点发展生态农业项目来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三元区中村乡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大力实施农业强乡战略,致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重点发展设施农业,果树和蔬菜设施栽培实现了零突破,已建立1个果树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和1个蔬菜设施栽培示范基地。
1.1温室调控蔬菜设施大棚示范基地
位于中村乡米洋村,2013年,由福建省三明市华兴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与米洋村签订16年土地流转承包合同,建立13.3hm2标准化温室调控蔬菜大棚,配套建设1套自动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引进种植圣路易斯圣女番茄、东升南瓜、冬春55黄瓜、美浓甜瓜、黑眉2号长豇豆、黄子金玉香瓜、台湾桃改2号地瓜叶、圆叶白花芥蓝、顶峰菠菜、泰国双椰树空心菜等新品种;示范推广台湾无土化、立体化栽培技术、自动水肥一体化技术等。
1.2葡萄新品种设施栽培示范基地
位于中村乡中村村,2011年,由三明市三元区中村洋头家庭农场与中村村签订18年土地流转承包合同,建立5.2hm2葡萄新品种设施栽培大棚(其中标准化大棚3.3hm2,简易大棚1.9hm2),配套建设1套手动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引进种植夏黑、醉金香、红乳、寒香蜜、巨峰、金手指、香悦、美人指、波尔来特、摩尔多瓦、着色香、红芭拉多、状元红、黑芭拉多、A07等十几个早中晚熟、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风味的优质鲜食葡萄欧美品种和欧亚品种;示范推广南方葡萄设施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
2存在问题
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时期,三元区中村乡的果蔬设施农业发展已初具雏形,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2.1设施栽培面积不大
全乡果蔬设施农业面积还不及设施农业发展较好的村的发展面积,仅18.5hm2。
2.2装备水平不高
全乡果蔬设施栽培装备水平仍然低下,还有1.9hm2简易大棚;自动控制水肥一体化系统仅在蔬菜设施大棚示范基地应用,葡萄设施栽培基地还应用较落后的手动水肥一体化系统;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程度也不高,目前仅有简易的耕作机械、喷药设备推广应用,施肥灌溉实现一体化,还没有实现耕作、田间管理、收获全程机械化。
2.3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2个设施栽培示范基地内排、灌沟渠,机耕路等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抵御冰雹、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力差,不方便机械化耕作。
2.4保险机制不完善
目前,各级政府只为水稻种植和母猪养殖投保,还没有为果蔬等设施农业建立自然灾害保险机制,2014年全乡2个果蔬设施栽培基地都受到较严重的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农户和企业损失惨重。
2.5财政投入不足
由于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市、区、乡财力薄弱,发展资金严重不足,虽然也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是,各级财政不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扶持设施农业的发展,从而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
2.6人才紧缺
目前,全区只有一名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员,中村乡没有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员,不能为设施栽培基地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3对策
3.1落实政策,项目带动
要认真落实中央、省政府出台的扶持设施农业发展的惠农政策和《三明市建设农业强市的若干意见》、《三元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设施农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主动对接国家、省市刚出台的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策划生成符合扶持设施农业政策导向的项目,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以项目带动果蔬设施农业的发展。继续按照“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民和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原则,充分发挥政策支持和利益导向机制的作用,整合资金发展设施农业[2]。
3.2抓好平台建设,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通过建设区级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及乡镇信息中心,抓好服务,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解决发展果蔬设施农业土地连片建设的瓶颈问题。
3.3完善保险机制,减少投入风险
果蔬设施农业投入资金大,遇到冰雹、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损失也大,因此,急待国家出台完善设施蔬菜、设施水果等保险机制,通过各级财政出资一点,项目业主出资一点的办法解决保险费投入,减少项目业主果蔬设施农业投入风险。
3.4优先扶持,加大设施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在土地整治项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省级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规划建设中优先考虑设施农业用地建设,完善设施农业排、灌沟渠,机耕路等基础设施,提高抵御冰雹、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能力和机械化耕作水平。
3.5引进人才,搞好全程服务
设施农业是科技含量要求较高的产业,要积极引进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至少保证一个乡镇有一名这方面技术人才,从政策宣传、引导、设施建设、栽培管理、销售等环节,为农户和项目业主搞好全程服务。
参考文献:
[1]谢卫华,黄定祥,马小华,向群,肖功平.靖洲县杨梅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中国果业信息,2013,30(12):12-16
[2]杨伟.闽候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福建农机,2012,(1):9
作者:罗源树 邓孝祺 单位:1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2三明市三元区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