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效益农业发展策略
摘要:不同于以往单纯以追求产量为首要目标的传统农业,效益农业的核心在于优化农业结构与品质,并注重技术与管理创新,最终实现高效益目的。其内涵主要表现为院一是品质优良;二是结构优化;三是高效益。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手段,在不降低质量标准的前提下,不断改变农产品内在机理以及外界环境,进而使得农业生产不断顺应人们的主观意识,在自然面前变被动为主动。因此,效益农业已经逐步成为福安市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趋势,符合福安市农业经济的发展要求,是实现福安市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效益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工作措施;福建福安
效益农业的内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院一是品质优良。品质优良的农产品在营养价值方面更优,在食用口感与外观形态方面更好,更易被消费者所接受。二是品种结构优化。为了适应农产品市场的发展需求,品种结构优化事关重要,要尽力做到名、优、特、新的不断更迭与发展。三是生产结构优化。生产结构优化是指从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从原料农业向成品农业不断转型优化。此外,通过降低单位产品所使用的人力、资源成本,提升资源利用率,最终实现小投入获得高产出的高效益目的。四是科技和管理创新。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使农业生产不断顺应生产者的主观意志,在自然面前变被动为主动。因此,发展效益农业是促进福安市实现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的有效途径。福安市发展效益农业、实现农村经济稳步增长是摆在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道新课题,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内福安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从效益农业的品质、结构、效益、科技和管理这几大内涵要求来看,福安市具备发展效益农业的良好外界环境以及内在基础,主要体现为院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福安市地处亚热带湿润性地带,常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非常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与生长;在内在条件基础方面,福安市早在几年前就布局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已经逐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群,已成功建成八大优质农业产品生产基地。除此之外,市委市政府大力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全市现代化农业已经初具规模。因此,福安市发展效益农业大有可为,市委市政府应不断转变发展观念,坚持以效益第一的理念,不断调整发展思路,狠抓工作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布局工作。
1培育优势产业,夯实发展效益农业基础
发展良好的效益农业,需要有优势产业为根基。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目标,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优势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目前,全市已具有八大主导产业,分别为生姜、葡萄、茶叶、水产、水蜜桃、家禽家畜、芙蓉李以及无公害蔬菜。但由于地域、资源、气候等条件的差异,具体落到乡(镇)时优势产业就不尽相同,如沿海平原地区与内陆高山区海拔差距大等,各县(镇)对于其他兄弟乡(镇)的成功案例,不能盲目模仿照搬,应该因地制宜,以实地优势为契机,确定自己的产业重点。各乡镇选择1~2个优势产业为突破口,围绕1~2项主导产业,创建一批龙头企业的思路,通过基地的辐射作用,带动整体经济不断发展,真正形成区域块状经济带[1]。
2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为发展效益农业提供动力
农业的研究和创新,要从四色支柱产业,即绿色农业(种植业)、蓝色农业(水产养殖业)、黑色农业(家禽家畜养殖业)、白色农业(食用菌业)中深入开展研究,并从中筛选出适合福安市地理、气候特点的高效农业项目进行推广应用,取代传统低效农业项目,使农业生产获得高效、农民增收。其次要进行示范园区的推广与建设。不断完善、提高现有农业科技园区,其中溪柄农业科技园区要力争成为省级科技园,穆阳观光农业科技园区要着眼于与白云山冰臼、溪塔葡萄沟及穆阳水蜜桃结合形成适度规模的亲水游态势,把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结合起来。再次各乡镇要根据产业需要,抓好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引导农民用科学技术改良种植、栽培方法,提高农民的科学技能水平。另一方面,要抓好农产品深加工的技术创新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曾有报道院海南槟榔经深加工,效益增加40倍,产值达40亿元;椰子经深加工,效益增加6倍。福安市农产品基地不少,如何进行深加工增值增效,大有文章可作,必须开展创新研究。此外,进一步推动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的建设进度,标准化优势产业产地环境、生产操作规程,以及产品安全监督体系,建立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体系,以及产地标志管理规范,实行从野土地到餐桌冶全过程质量监控,树立绿色品牌形象,加速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步伐。
3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是发展效益农业的关键
首先,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依托福安市良好的地理交通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在交通枢纽地带建设一批高质量农产品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如目前福安市已建的野闽东特产OAO冶示范街;并大力发展电商业,进行网络销售。其次,建立完善的产业中介体系。以发展民间流通协会以及专业技术协会为契机,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及大学生回乡创业力量,把具备现代化高素质的人才选派到协会的主要岗位中,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以农民利益为本,建立起一个服务农民、利于农民的民间流通组织。最后,将营销放在重要位置。农产品市场构建的同时,要注重品牌宣传的重要性,通过在沿海大中城市积极参加和举办大型农产品展示推介会,如茶叶推介会、葡萄推介会、水蜜桃推介会等,提升全市农产品在全国范围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2]。
4把扶持高效农业的奖励政策作为发展效益农业的抓手
福安市委市政府要制定一些发展高效农业扶持政策,鼓励发展茶叶产业、葡萄产业、生姜产业、水蜜桃产业、水产养殖产业、家禽家畜、无公害蔬菜、芙蓉李种植与加工等八大主导产业的特色基地,引导农户进行连片开发、集约化经营,提高效益。重点扶持带动农户能力强、技术开发能力强、市场开发能力强的种植大户、养殖专业大户、营销大户、致富带头人,依托他们多年来的生产技术、生产基地,帮助青年农民掌握实用技术的操作要领,带动青年农民走科技致富之路。特别是可以以福安市现代农业企业协会为依托,以现代农业企业为载体,对于新发展茶叶产业、葡萄产业、生姜产业、水蜜桃产业、水产养殖产业、家禽家畜、无公害蔬菜、芙蓉李种植与加工等八大主导产业,能连片形成集约经营的现代农业企业或专业大户,分别给予不同档次的奖励或补助;对其水产养殖产业、家禽家畜养殖专业大户也制定奖励扶持措施[3]。
5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发展效益农业保驾护航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不断适应经济发展趋势,为全市农民提供全方位便捷服务,可从以下几方面布局具体工作院一是做好政策性服务建设。首先,积极探索集约化生产环境的营造,建设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利于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其次,制定公平、公正的农业经营发展规则,提倡并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建立最低收购保护价、风险基金、按农户出售产品的数量适当返还利润等方式,使农产品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良好、紧密的利益关系。再次,提升法制法规的法律效力,从政策上降低单方毁约或卷款逃跑现象的发生。二是提升农业科技技术含量。加大对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健全、延伸农业经济信息网,将有价值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农产品企业及农民,使其第一时间了解农业发展动向。探索与创新农技服务机构的改革,通过多种鼓励、刺激方式,让专业人士加入到农技服务机构中,增强农技服务机构的技术能力,为全市效益农业长足发展提供动力。三是做好农业金融保障服务。建议市委市政府与多家金融企业协商、签约,对市场效益、前景好的龙头企业、生产大户给予一定的金融扶持;完善信贷机制,为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小额贷款添加鲜活血液[4]。
6参考文献
[1]周海玲.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4)院3-4.
[2]李奂莹.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J].现代化农业,2015(11)院37.
[3]张国维.浅谈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14)院5-6.
[4]朱小林.浅析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5(13)院3-4.
作者:陈卫娜 单位:福建省福安市科技开发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